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龙新传 » 第三十一章 周都之约

第三十一章 周都之约

    傍晚,在池塘边,谢不凡等人支起了摊子,架好了烤炉。

    周舟和王楠在火边烤着食物,周薇打着下手。

    “哎,楠楠,你妹怎么不过来呢。”周舟边忙活着边问。

    “叫我妹过来干嘛,我妹又不爱跟你们说话。”王楠一边烤一边吃。

    “嫂子,你一会都吃完了,我们吃什么,哪有你这样一边烤一边吃的。”周薇撅着个嘴。

    蒙毅端着烤好的鱼来到桌前,坐下,“公子,尝尝,这条是我烤的。”

    谢不凡先伸出一筷子,放到嘴里,“蒙助理,手艺有长进啊。”

    如历史般那样,蒙毅,蒙恬都成为了嬴政儿时的伙伴,无论是从后世历史来看,还是当世与兄弟二人相处结果,这兄弟二人都是足以令嬴政信任的人,所以谢不凡等人的秘密,嬴政并未避讳。

    “哎,我说谢先生,您手怎么这么快呢。”

    “确实有长进,来,走一个。”嬴政这些年在后世文化的熏陶下,自然也培养起了喝酒撸串这些生活乐趣。

    几人干了这一杯,嬴政问道,“凡兄,PPT准备的怎么样了?”

    “前天就准备好了。政儿,你想清楚了么,确定要这么做么?”谢不凡略有些担心。秦国这边的历史走向虽然都在掌控之内,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对各国动态的观察也没放松,然而还是感觉这一步不可预知的结果充满了变数。

    “这一步迟早要走的,多亏了你家老爷子的帮助,我祖父身体健硕,免了周国的劫难,但是按历史线,很快赵国就要灭了燕国,让燕国名存实亡了。现下最要紧的是能保存尽量多的诸侯国氏,以及传承。”嬴政说着自己的想法。

    “只是这结果怎样很难预料。秦国气吞天下的气势已成,各国君主人人自危,怕是每一个都担心自己成了亡国之君,一个个又做着临死反扑的动作。我们这样做,在他们眼里,无异于黄鼠狼给鸡拜年,谁信啊。”谢不凡苦笑着说。

    “信或不信,看我们的诚意和努力了。至于后面的事会怎么发展,再静观其变了。这第一步总要走出来的。”嬴政的想法很坚定。

    “这一步走出来,就没有退路了,历史格局恐怕就从此改变。也就再也没有任何后世史料可以参考了。哪怕我去后世去找变化后的历史,恐怕也找不出能真正可以参考的结果。因为变化没停止,就不会有一个固定结果。甚至,项兄的命运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提起项少龙,谢不凡脸上苦涩的表情更浓了。这五年来,项少龙只提供过一次线索,大概是一年前,项少龙发过消息来说发现一个设备。然而这个设备不是从谁那里拦下来的,而是从一个最新挖出来考古坟墓里挖出来的,坟墓断代时间约为宋朝。然而设备被相关部门拿去研究和鉴定,谢不凡和项少龙趁夜潜入进去,用定位仪镭射传送回来。

    “凡兄,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但你也清楚,这是目前推演历史后,成功率最高的策略。如果走其他路线,恐怕很难成功。万事开头难。对历史的改变越大,自然越难,但是影响的结果自然是越大。若是如历史般灭六国,最好的结果无非人类文明多延续一些时间。到时候或许来的不是你,还会有别人。”嬴政知道谢不凡虽心里犹豫,但其实心里有数,但仍然劝慰着。

    对于这一点,嬴政也能理解。毕竟后世之人的肝胆之气不足,面临抉择总会稍显优柔寡断。

    “行吧,来,走一个。”谢不凡也不去纠结了。

    “来,干。”

    一饮而尽后,放下酒碗,嬴政看向蒙毅,“蒙毅,书信都发出去了么?可有回信?”

    “暂没回信。”

    “无妨,我们按计划出发。”

    “公子,要将我哥喊回来么?”蒙毅问道。

    “不用,若是真有危险,你哥一个人也干不了啥,我们也不能带兵去,不然他们更不敢来赴约了。有凡兄就够了,真有什么危险,我们传送回来就好了。”说完嬴政冲谢不凡笑了笑。

    “是啊,有危险的不是我们。是怕历史的节奏变得无法掌握。只要名单上的人都来了,那么事情就成了一半了。”谢不凡幽幽得叹道。

    此时,赵国都城内,公子府中。

    公子偃拿着刚收到的书信,一脚踹在郭开的身上,怒斥道,“信你什么狗屁后世历史。如你所言,孝文王继位三天薨逝,子楚继位后三年薨逝,公子政今年继位王位。当年,你拿来史料时,就已不符事实,你借口史料可能有些许偏差,且观后事,本公子信了你一次。你断言公子政如后世史料记载般定残暴不仁,会报复于我,第一个灭我赵国,害我惊吓了几年到处活动,备战于秦。结果呢,这几年秦国并无任何军事动静,太子政又邀我等赴约议和,你有何话可说。”

    原来,近几年因为积极谋取王位的赵偃,一改从前逍遥玩乐的作风,日日饱读家中藏书,学三韬六略,治国之术,从道家,到儒家,法家无一不读。渐渐取得了父王的信任和认可。同时也因这些年读书的影响,对天下之势有了清晰的看法。

    看清了天下大势的他,觉得抗秦之事,如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但读过这些书的他,却隐隐认为,以嬴政的才学,怕是不会将自己曾经幼稚的行为放在眼里。所以偶尔会生出是否能想方设法建立好与诸国的关系,周旋于秦,讨得几年发育的机会。

    奈何郭开前些年认识了一个自称从后世来的人,带来了后世史料。初读史料,根据局势的发展,赵偃认为这个史料或有可真,唯一不同于史料的是,当时秦孝文王并没有如史料记载而薨逝。若孝文王当真薨逝,以他对历史的推演来看,当世局势很可能如史料记载般发生。但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那自称后世之人,则向郭开讨要了很多当世物品,却也并不值钱。接着,又来了许多他们的同僚,郭开就暂时养着那些人。

    “公子息怒,公子息怒。那个后世的柳总管说,他们的肖经理很快就会过来,会带着最新的后世历史资料。再信小人一次。小人上次听柳总管说,历史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查找变化原因,只知道大概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点关系。”郭开面对公子的愤怒咆哮,胆战心惊得回答。

    “那你怎么不早说。”听到郭开的回答,赵偃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眼下嬴政似乎是向诸国示好,不管中间发生了什么,这是难得能讨到发育时间的机会。

    “前几日不是陪公子去青楼玩耍,喝多了,一时把这事忘了么。”郭开冷汗直流。

    “本公子早已戒掉恶习,若不是为了陪你去见那什么柳总管,也不会再碰这些,你呀,迟早误了本公子。但愿你下次能带点什么有用的东西回来。”提起这个事,赵偃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学道明理以来,赵偃隐隐就觉得这个郭开难堪大用,心术不正,总把自己往歪路上带。只不过从小一块长大的发小,说割舍确实割舍不下,一来他知道自己太多事情,二来自己从小张扬跋扈确实没什么朋友。

    “罢了,你且下去吧,本公子要准备准备赴约。”赵偃终于平息了怒气。

    “公子不可啊,公子不可去。那太子政此番约众人前去,定是要将众人一网打尽。”郭开听到赵偃的决定,赶忙劝住他。

    “何出此言?”赵偃疑惑得看着郭开。

    “公子且看,这书信上邀请的都是些何人?齐王田建,楚公子熊悍,魏公子魏增,燕王燕喜,韩公子安,还有公子你。”郭开提示着。

    “这个名单有什么问题?”

    “这个名单上面都是那个史料上所说,秦始皇灭六国时最后一位国君。想来,他嬴政定是也有后世之人来参谋,不然怎晓得是这些人继承了各国的王位?”郭开自以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赵偃听着郭开的分析,似是想到了什么,“你且下去吧,容本公子斟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