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 第31章朱棣震惊!燕云竟已丢失如此之久!

第31章朱棣震惊!燕云竟已丢失如此之久!

    确实,自己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北方已经脱离华夏的统治如此之久了。

    近三百年的时间,不知道多少汉家儿女,都已经学会了胡语。

    不知道多少汉家儿女,都已经抛弃了的华夏的衣冠。

    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他们对这一点,却是浑然不知。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从小说胡语,自己从小穿胡服,也是自然之事。

    朱棣心中思绪万千,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其中一件事。

    “周先生,我懂了。”

    “之前我还不解,元朝要把汉人,区分为北人和南人。”

    “同样都是汉人,为何还要区别成为二种对待。”

    “原来,北人脱离了华夏太久,所以元朝相比南方人,更加相信北方的汉人啊。”

    朱棣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原来元朝时候的四等人。

    把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分开,也是有其中的历史渊源的。

    北方汉人已经脱离华夏统治太久。

    所以甚至胡人都会更加相信北方汉人。

    “你说的没错。”

    “但是这个还不是最为严重的。”

    “我再问你一句,燕云之地,脱离华夏有多久了?”

    周羽继续问道。

    他觉得这个问题,赵四应该更加猜测不出来了。

    “燕云之地,这个我不清楚。”

    “不过,我只记得,当年徐达将军收入收复燕云之时,父亲从未有如此开心。”

    “甚至专门把元大都,改名为北平。”

    “以纪念华夏终于将北方平定之义。”

    朱棣回忆地说道。

    虽然他也说不出来,燕云已经丢掉了多少年。

    但是从当时父亲的反应来看,一定是要比北方失去的时间更长一些。

    所以朱元璋当时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和开心。

    燕云的收复,预示着北方大地终于平定。

    “华夏失去燕云这件事,要从五代十国讲起了。”

    “后晋儿皇帝石敬瑭,甚至认辽国为父,为了自己的皇帝之位,把燕云之地,划分给了辽国。”

    “自此,燕云之地一去不返。”

    “宋太祖本来有机会收复,可惜去世太早。”

    “而宋太宗王武德不足。”

    “宋徽宗时候,曾经能短暂地在名义上收复了燕云,不过根本就没有到手,便被金国拿下。”

    “有宋一朝,都没有收复燕云。”

    “之后,又到了元朝的手中。”

    “直到魏国公徐达攻破元大都,华夏人,终于才终于将燕云能之地,重新收复到了华夏人的手中!!”

    “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到徐达收复燕云,已经过去了五百年矣。”

    “这五百年的时间,想用十几年就中心改变的了吗?”

    周羽之问,再让再次让朱棣怔住了。

    他有想到,燕云已经能已经能失去多年,但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如此之久。

    五百年的时间,又有王朝,可以有五百年的时间呢?

    而燕云之地,已经历经了辽、金、元的统治。

    被三朝胡人政权轮番统治。

    还所以还剩下的得了多少的汉人文化呢?

    朱棣虽然还不知道,燕云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

    但是他觉得,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根本就改变不了的。

    而自己又是作为燕王,朱棣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已经开始变得走来走去越来越重了。

    自己以后履职了燕地后。

    也要大力在燕云进行华夏文化的复兴。

    “周先生的所言极是。”

    “如此看来,北方文脉丧失严重,难怪科举难兴。”

    “加上胡人的统治,更是让北方人口凋零。”

    朱棣惋惜地说道。

    燕地之痛事,让他觉得心中情况语句愧疚。

    ……

    二楼。

    其中朱元璋对于北方的情况,是大到了解的。

    但是今天一听周羽说其中细节。

    他更加觉得,这个过程实在变得更加艰难了。

    胡人蹂躏时间太久。

    他也更加开始怀疑起来。

    北方的科举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兴起。

    “父皇!如此看来,北方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我甚至觉得,如果不再加强对于北方的统治,他们再次倒向胡人,也未可知啊。”

    朱标突然担心地说道。

    他其中有一种冲动。

    也想要亲自动能去北方视察一番。

    看看北方真的的样子。

    “胡说!”

    ‘北方汉人,怎么能可能会倒向胡人?’

    ‘他们才是受害者!当年红巾军打到北方时,多少百姓热泪盈眶、箪食壶浆?’

    “你不可因为胡人曾经统治之事,就开始能怀疑北方汉人的忠心!”

    朱元璋当即是怒斥说道。

    北方沦陷太久。

    是地势的原因。

    而绝非是人心向胡。

    不管什么时候,北方依然还是抗胡的主力。

    把胡人给赶出去,他们比南方的汉人还要高兴。

    ‘父亲,是我失言了。’

    “我对北方不了解,以至失去了辨别。”

    朱标马上自责地说道。

    刚才也是他太过去着急,才说出此言。

    其实,他当然也是为北方汉人感到可惜的。

    ……

    酒楼门口。

    “周先生,我突然觉得,想要从北方找到科举人才,压根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十几年的时间,或许都是快的。”

    “如果真的普及儒学,可能要起码五十年吧。”

    朱棣现在已经能开始越来越泄气了。

    因为他直到今天,才知道北方沦陷得如此之惨。

    “你还算是明白的。”

    “之前你是盲目乐观了。”

    周羽点点头说道。

    “最慢的方法,确实是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

    “从发展北方经济,再帮助把北方的教育提升起来。”

    “当然,也可以一些捷径,比如迁都,比如从南方向北方移民。”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方法,依然还是很慢。”

    周羽提出了两个其他方面的建议。

    比如迁都、和移民。

    这让朱棣很感兴趣。

    “周先生,还有迁都的可能性吗?”

    “能否细说?”

    “这个问题,现在讲还不合适,合适的机会,我再给你讲吧。”

    周羽拒绝地说道。

    毕竟这个方面要是讲的话,那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说得明白的。

    所以今天这个科举也没有时间再说了。

    “慢的方法,你差不多也已经了解了。”

    “那咱们再详细说说,快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