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大航海时代 » 第47章 朝鲜扈从营

第47章 朝鲜扈从营

    随即夏雨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华美需要你的支持啊,

    我想在这购买马匹,粮食,和雇佣人手,我们是要去南方支持大明的,你得开个方便才行!”

    有了一瓶可乐的暖开场,又来一回诉衷肠,两方关系迅速拉近。

    对于夏雨要求开商馆贸易和雇人的请求无不答应。

    只是对于华美的身份问题还有待汇报后来认定规格,目前只能安装明人的商贸团处理。

    崔英凯:“贵放要求的开设贸易商栈,我认为问题不大,不过我要回去禀报郡守才能作准。”

    夏雨笑嘻嘻的道:“这是应该的,就麻烦您跑一趟了。”

    “来人。”

    杨志随后进来,放下两个包袱。

    夏雨:“这里两份见面礼,一份是给崔察访您的,另外一份就麻烦您转交郡守大人。”

    50两银子。

    崔英凯眼睛放光,拿起两个包袱拽在手里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

    可是根本就不见他真心有想推回来的举动!

    ...

    会谈双方就沟通得非常愉快,崔英凯还邀请夏雨上岸,他要尽地主之谊,把屋里两个豆蔻小丫鬟让给夏雨伺候一晚上。

    表示那两个萝莉非常棒思密达。

    黄忠听到脸色放光很心动,夏雨一本正经的推掉了。

    搞得黄忠直翻白眼道:

    “你就在那装!”

    济州岛商馆由胡宇元老担任,留下10人配合他就行,后面慢慢的雇佣些朝鲜人,就能搭起团队来。

    从美洲开始,这沿路走来,北海道开拓区,松前港,加上济州岛已经有3个据点,丢下不少从华美带过来的人,现在人手就不太够用了。

    几人商量后决定雇佣260名朝鲜人,成立朝鲜扈从营,这是要跟船去大明的。

    暂由杨志担任营长,并调派几名印第安人老兵过去担任排长。

    这也是着急来东亚移民的重要原因。

    人口结构必须得调整以汉人为主体,不然岂不是成了印第安国家了。

    燧发枪不足,朝鲜营配发本来是准备作为贸易货物的精钢大刀,以及从日本成田家搜刮来的竹片盔甲,

    又花钱在岛上买了布匹,让裁缝做成了统一的衣服,穿着草鞋,衣服样式跟华美陆军差不多,只不过是土灰色。

    看起来精神差一点,有点松垮垮的,不过比起济州岛上的乞丐军队那还是好了很多的,

    而且还有每月1000元的薪资,这待遇让许多本地乞丐兵都心动要来投靠。

    这些新招进来的人全部脏兮兮的,所以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搭起棚子,每个人先给强制洗澡消毒。

    全队在此地又待了一个个月,主要是给朝鲜扈从营整训,

    为了方便训练没文化的士兵,夏雨与黄忠商量后,组建了一支10人的军乐队,

    让他们踏着乐调行进果然效果好了很多。

    交换了一些朝鲜人参,都是些几百年的,和虎鞭之类的名贵药材,这些在南方可是有市无价。

    崔英凯单独送了一支千年人参给夏雨,目的就是为了讨要一瓶可乐,他想到汉城去,进献给王上尝尝,

    同时还会带着夏雨赠送给朝鲜的一门6磅炮,这样大场面的拍马屁机会。

    崔英凯不会放过的,说不定能升官呢。

    ...

    夏雨对刘明说道:“克利夫号准备明天启航吧,我们正式的前往老家地区了。”

    如今明朝的地盘现在已经全部被满清占据了,

    除了重庆跟接连湖北的一带大山里,残存的1-2万李来哼领导的顺军势力;

    和号称拥兵30万,掌握厦门跟大员岛的郑成功,其他就是些地主反抗武装。

    所以满清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消灭郑家了。

    其他的小势力他们完全不担心。

    当下的满清正是疯狂嚣张的时候,

    为了奴化明人,从精神上让明人就开始顺从,直接颁发出了剃发令,

    留发不留头,导致反抗声一片。

    接着又出了了一个迁界禁海令,根本不在乎那些小民的反抗,

    对于大头兵来说,这些反抗反而是功劳!

    满清知道自己的海军弱小,对付不了郑成功的水师,

    就发布南方省份所有沿海的居民全部内迁30-50里,防止郑成功在沿海得到心向大明的人给的补给。

    而且从发布命令到执行只给了3天时间,

    许多住得远的都还没有收到这个通知,满清的骑兵就来收割人头了,说这些人违法禁令,这中间又是多少人毁家纡难啊!

    1661年9月8号。

    挂着星环旗的克利夫号已经到达了东海的长江出海口。

    满清的迁界禁海令对于夏雨他们来说也有个好处,现在沿海几十里荒无人烟,就只有满清的巡逻队和少部分胆大的人出没。

    这个时候去占一个沿海的地方,建立个小基地,慢慢的吸纳人口,是可以的。

    所以在新京的时候就讨论了,选择在上海外的崇明岛建立基地,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这是一个小岛,清军就算发现了,也需要渡河来攻,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了,只要多造炮台,又有海船留守,不管是跑路还是补给都是非常方便,如此就可以在满清心腹打入一颗钉子,慢慢的放他血。

    ...

    夏雨一行从华美出发经过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崇明岛。

    船按搁浅的方式靠岸。

    “先放小船,把准备好的木材和水泥运上去。”

    夏雨:“杨志,带着你的朝鲜营,分成两队,赶快挖掘烧砖的窑炉和收集柴火。”

    “是。”

    “黄忠,辛苦你带人在岛周围扫荡一下了,活人全部带过来。”

    “好的,没问题。”

    一靠岸,就忙忙碌碌的运转起来。

    夏雨估算,清军发现他们到汇报上司,在确定情报,集合队伍来攻击他们,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里必须修建一个能防御的堡垒和码头,很赶时间。

    所以从新京就带了部分水泥过来。

    崇明岛这样的把握长江出海口的地方,满清当然也在上面驻守有军事部队,只不过不是很重视,就几十人的烽火堡性质。

    华美船队是在靠近崇明岛北方登陆,满清的绿营兵在岛的南方。

    崇明岛东西长70公里左右,南北宽10公里左右,所以地方不算小。

    安排了几人骑着朝鲜买来的马匹全岛转悠一圈探查情报。

    没一会就带着10几人偷猎的渔民回来,

    “报告排长,全岛就南边有个墩台,那边的人太松懈,连个望风的都没有,我还凑近了看,估计里面最多只有几十人。”

    黄忠欣喜道:“好,既然这样,我们就快点去把他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