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大航海时代 » 第21章 真想丢他去喂鱼

第21章 真想丢他去喂鱼

    比他见过的任何近视眼镜还要轻薄透彻,这印第安人土著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知识的人跟原始文盲土著差别很大的,对方一看就是一个学者型的呀,

    心想自己这次可能真搞错了。

    不过这什么华人开拓公司,听都没有听过,

    根据教皇子午线划分,从巴西向西整个新大陆都是属于我西班牙帝国的。

    这个什么华人公司也敢来殖民?

    无敌舰队虽然在欧洲败给了英国,但也不是这名不见经传的华人公司也敢来欺负的,哼!

    欧文伊莱:“看在你是一名学者的份上,我允许你们公司缴纳200金币来赎回你们,如果到时候你们还没有死的话。”

    对方已经没有把他们放在低贱的奴隶身份上,总算好一点点。

    王国启叹了口气,心想还是不要把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想得太文明了。

    因为他们现在都是海盗,抢得赢就抢,抢不赢就跑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只希望能活到公司来救他们。

    ...

    就在黄忠他们拼命逃跑的时候。

    新京营地。

    经过了3个月的建设,已经把围墙内的所有的空地方都建满了房屋。

    游轮为了节约,已经全部关机,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开,这是唯一的保命法宝和大杀器。

    现在所有人都搬到营地居住,

    游轮燃烧的是重油,除了给燃气轮机使用,大家也利用不了,也不舍得利用,现在还采了不石油呢。

    之前还能用储蓄电池开着大灯,现在照明都不行了,因为没有电了。

    大家的生活在无限退化到接近农业时代。

    新建了磨坊,造纸厂,车床厂,澡堂,牛棚和印第安人宿舍。

    磨坊有5个石磨,

    由两个平面扁圆的石头做成,两层的结合处都凿有纹理,

    上层石头加了个把手来推动,

    玉米从上层开孔的圆石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在推动中向外运移,在滚动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磨出玉米面来,非常地好吃,有浓浓的香味。

    成熟的野牛不好抓,小野牛拉不了,还得慢慢调教它们,所以就只好先用印第安俘虏当牛来拉磨!

    在一个月前北面探险队就回来了,还带回来200多友好的印第安人跟他们存了不知道几代人的黄金150多公斤。

    只是想他们保证每天有饭吃就给骗过来当工人了,真是好忽悠!

    人多力量大,如此可以开发更多的项目。

    建筑中经常要用得上的,石灰窑,新式砖窑厂要建立起来。

    技术有限,只能搞些简单的立式直筒窑先用着,

    采取顶部投料,底部出料的方式工作。

    配料、粉磨、投料、出料等均由人工完成,所以这个货是相当累人的,只能采取抽签方式来分配人手了。

    石灰窑预计产能为每天产20吨,这当然是在原料供应充足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理论数值。

    而穿越众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短缺,

    尤其是石灰岩的开采,全凭大家手工开,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砖窑厂这边,夏万青骂骂咧咧地。

    “尼玛,真不是人干的。”

    “太热了,粉尘还重,早知道老子还不如跟夏雨他们去南方探险呢。”

    “现在还说那么多干啥?”

    刘明斜睨瞟了瞟说道:

    “等以后警卫队多抓点俘虏来就好了,咱就可以不用干这些粗活了!”

    夏万青:“最好再弄些漂亮的大洋马过来,我还没有骑过大洋马呢,哈哈!”

    两人发出猥琐的歪笑声。

    就在夏雨他们刚遭遇克利夫的时间,

    也就是1660年10月1号。

    机械组终于打造出了第一把燧发枪。

    直接跳过了前膛火绳枪,前膛燧发枪,直接上马后装燧发枪。

    采用螺栓式闭锁弹膛,为了避免每次换弹上药的时候烫手,还专门打造了铁指套。

    相比前膛火绳枪,后装燧发枪射速更快(3-5倍)熟练使用后,理论最高能达到每分钟8发,

    装填更方便(不像火绳枪那样将枪竖起来,倒入火药,然后从膛口塞入裹着毛布的弹丸,然后再抽出通条将弹丸捅进去)。

    而且潮湿天气,大风天,下雨天也能用。

    许国栋心情很好:

    “不错,你们机械组辛苦了,有没有什么难题啊?”

    机械组长徐南英:“就是更难制造,因为一把后装燧发枪要10多个零件。

    现在一个月就只有10支的产能!

    而且都是手工锻打,效率低下,我建议在海湾东岸建立一个据点,那边有河流,我们可以利用水利锻造。”

    许国栋:“这是好事啊,你早说嘛,现在我们不愁吃喝了,要大力支持发展,所有人优先满足机械组,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吧。”

    这一点大家都比较支持。

    打开地图,最后选择了在旧世界野狼山附近,

    这里有一条小支流,距离新京30多公里,就在海湾对岸,有船就非常方便。

    叶强:“在海湾对岸,那岂不是每次都得从我们这边把铁运过去,那边造好枪了再运过来?这不行啊,游轮要节省用!”

    眼下没有其他船,就犯难了,不能每次都动用游轮吧,

    所以就暂时搁浅这个项目了。

    许国栋:“看来得早点造出船来才行。”

    不过穿越众虽然理论知识有一点,但是没有接触过实物,那就只有一点点的摸索,这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对了,这枪命名了吗?”

    徐南英:“华人01式燧发枪。”

    燧发枪其他方面跟火绳枪差不多,最远射击距离300米,但是超过100米就飘得厉害,打准的概率也就比彩票高一点了。

    陈锋开了几发后,对着枪管一看:

    “咋没有膛线呢?有膛线才能叫真正的枪啊,不然就还是打个100来米!而已”

    徐南英:“我倒是想,可是现实情况做不到啊,至少要水利机械上马后才行。”

    燧发枪在1610欧洲发明,但是直到17中叶才开始大规模装备,而后装的燧发枪要18世纪才出来,穿越众的后装燧发枪直接先进200年。

    1635中国明朝的毕懋康也制作出了燧发枪,可是明朝风雨飘摇,没多少年就亡了,愚昧的清朝也没再捡起,直到清末都是装备的火绳枪,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