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问道游诸天 » 第一百二十章 两方会谈

第一百二十章 两方会谈

    张良听完这句话,脑中不由地回忆起了当年韩国的时光,将脑中的影子与面前之人融合。

    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张良好似下了决心,才说道:“先生,你说的希望是什么?”

    “你今天不是看到了吗?”

    “先生是说公子扶苏。”

    “不错,如今的天下虽苦,但是还有一线希望,子房也见过扶苏了,不知子房觉得他怎么样?”

    “的确是一个人杰,只是不知道与他的父皇比起来怎么样?但先生如此看重他,想必他应该有过人之处吧。”

    “扶苏此人一身王者之气,行为做事倒也算得上光明磊落,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仁者之心,这点从他替皇帝检查四方感受到了秦法的严苛就能看到,而且在我之前他也曾经给嬴政上奏,建议嬴政修改律法,只是他那时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所以一直被嬴政搁置。从这一点上,我断言希望就在他身上。”

    “可是我听说嬴政还有一个爱子十八公子胡亥。”

    “这个我也知道,但是我没有见过他,想来子房应该从某人那里具体了解过吧。”

    张良倒是没有闪避,而是直言道:“不错,我从盖聂那里得知了一些情况,公子胡亥可谓是深得嬴政的喜爱。但是我不明白先生为什么觉得扶苏将来会坐上那个位置?”

    “因为我相信子房。”

    “我?”

    “子房的才华我是非常的了解,天生的王佐之才,他若是能够得子房相助,此事未必没有可能。”

    “先生太高看张良了。”

    “不,子房太过内敛了,内敛到自己骗自己。”

    “先生我……”

    “子房听我说完。我知道子房内心还在记恨韩国的仇恨,可当年的韩国是个什么样子相信子房比我更明白。我更愿意相信子房是想完成当年韩非兄的遗志吧。所以我更希望子房能去辅佐扶苏,不管是韩国也好秦国也罢,可是这天下终究还是百姓的天下,子房若是能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我觉得子房都不会愧对韩非对你的希望。”

    “先生,韩非的死跟秦国有关。”

    “韩非的死,我之前也从红莲那里得到一些情报,从分析来看,嬴政只是把韩非下了狱,但对他依旧好生款待也没有动刑,而后还是派人放他出来,以我对嬴政的了解,他若是想杀韩非,恐怕韩非绝对不会到他面前。韩非之死应该与阴阳家有关,毕竟从脖子有奇怪的印记这点来看,除了阴阳家我想不到其他人,因为之前我就在墨家救治一个身中阴阳咒印的小子,特征就是脖子有一个印记。至于李斯在这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我就不知道了,想来也是见不得光的,这点就看子房的了。”

    “先生所说的那个小子可是天明?”

    “也对,你应该见过他了吧,他最近怎么样了。”

    “他成为了墨家的新巨子,现在也成为了我儒家的弟子。”

    “这小子倒是好运到,竟然认识了你。”

    “这小子倒是颇为有趣。不过先生之前所说的阴阳家李斯等人都是嬴政跟前的红人,凭子房一己之力怎可对付他们?”

    “子房应该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做事狠辣无情,与扶苏的理念不合。而且这次刺杀,应该是帝国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子房想一想扶苏一死对哪些人最有利。”

    “先生是说……”

    “不错,从种种迹象来看,这次刺杀应该是罗网所为,李斯虽然也有风险,但是这些风险太恰到好处了,那么我们不妨分析或者猜测,罗网李斯是否已经联系在一起了,而罗网的头目则是赵高,换而言之,赵高李斯与帝国上层已然联手,那么他们的目标就绝对不会是一个扶苏这么简单。”

    “一个是皇帝的近侍,一个是皇帝最信任的相国,比他们还要上层,那么只有……”

    “所以我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他们已经成为了对立面,那么将来不管是谁登顶,对方恐怕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既然如此,子房为何不去落子,若子房胜,子房想要的答案恐怕也能得到。”

    “先生之言很对,但不知先生为何不落子。”

    “我已经在落子了,但是我却不想参与进去,实话跟你说吧,我此行出来就为了几件事情,事情办完后,我也要离开这里了,也不知道将来是否有机会可以再见。”

    “不知先生要去往何方?”

    “当年师祖老子西出函谷关,如今我也想效仿先祖,所以……”

    “先生此举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所以临别之际我还是前来看看故人。子房应该知道我说的那些人在哪里吧。”

    “他们现在都在一处山谷躲藏,先生要是相见的话,请后天清晨在“有间客栈”相会。”

    “时间也差不多了,临别之际我还是希望子房能以天下百姓为重,如此才不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好好活着。”道问心说完,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张良没有言语,只是看着那道身影,最后躬身一礼。

    入夜,道问心的院中,道问心与扶苏相对而坐。看着一脸睡意朦胧的道问心,扶苏无奈,但还是说道:“先生,你对儒家怎么看。”

    “站着看坐着看躺着看都可以,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凉拌。”

    “噗呲”此话一处,旁边刺绣弄玉几人脸颊泛红,想来应该没有憋住笑了出来。

    扶苏脸色都是没变,但是眼神中的无奈还是被道问心看到了,于是说道:“好了,还是回到正题吧。如今天下反秦的势力的确不少,投入帝国的也很多,但是观望者依然不可小觑,所以我建议公子对儒家还是以怀柔为主。今天我看公子是神色,好像与荀况先生认识啊。”

    “那日我独自外出,碰到一伙劫匪,幸好荀况先生与一个少年出手相助,打退了劫匪。只是那个少年我好像在帝国的通缉令上面见过。”

    “有意思,公子才见过那人没多久,后脚就有一份通缉令送到公子面前,公子你就不觉得太巧合了吗?”

    “听先生一说,我也反应过来了,那日我与相国宴会,突然出现几个刺客,若非章邯带领影密卫及时赶到,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我与相国相宴这件事,决定前后也就三天,那些刺客是怎么知道的,而且布置的还那么稳妥。当面对刺客时相国表现得很平淡,好像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先生该不会是……”

    “公子听说过一句话吗?”

    “先生请讲。”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说句不恭敬的话,公子想一想,你死了,对谁最有利。”

    “不可能,我与他们血脉相连,怎么会。”

    “公子的确仁义,但是公子应该明白,皇帝子女诸多,但是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你确定你所有的兄弟都仁义吗?也许公子对他们某些人来说,是一个难以跨越但又必须跨越的障碍。结合此次刺杀,若是成功了,公子应该明白,以那些人的狠辣,必然将公子的死归于那些反秦势力的份上,说不定还要带上儒家,毕竟儒家大名皇帝可是清楚的很。那么公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扶苏没有说话,就这样看着道问心。

    “公子若是死了,以陛下对公子的看重,恐怕整个桑海会被陛下屠城,儒家传承也必定会被覆灭,而那些人为了平息陛下怒火,会不断地给陛下送上一些无辜的人当做反秦势力,进而被陛下千刀万剐。到时候因为公子,天下百姓将又要过上担惊受怕的日子,说不定公子一死,你的那些兄弟姐妹也会出现各种意外。而这些恐怕还不是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