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降荧惑 » 第二章 战乱

第二章 战乱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次日天还没亮已经有人在选择土地开始耕作了,大家干的热火朝天脸上已经没有了来时路上的麻木,眼里盯着地里的种子好似散发出希望的光芒。

    老族长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倍感舒心,这时王五来报:“族长人口统计出来有农家三百一十一人,木匠十二人,铁匠七人,妇女两百七十四人,幼童十八人,曹仁乃是奇门遁甲术士未曾算他总计六百零三人”。“好,子孝可曾回来我有事与他相商”王五回:“还没,今早听人说还在入口处鼓捣呢。”“行你先忙去吧。”

    老族长静坐沉思。两个时辰后曹仁来到老族长面前面对这个老者,曹仁很是尊敬他在这一路的逃亡中面前这个王家的族长不曾惊慌不曾绝望,一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向他求救之人说自己只是在追寻圣人之仁。曹仁开口道:“族长您找我。”老族长缓缓睁眼见眼前来人是曹仁开口说道:“子孝啊,我正有事与你相商,八阵图布置的如何了?”曹仁回话道:“我已观察避尘四周,只有南方有口进入,八阵图已经妥当布置在此处。”“嗯,对。此地我也已派人向外查看周围皆是高过膝的茂密草原,可以说是上接天穹,穷尽目力不能望尽也。乃是天生的掩护。但有一事不明在这草原之中怎么会有此世外之地?”

    曹仁开口道:“我也思考过此事,今日仔细观察发现这里乃是斜向地下我们其实处在地下世界。”

    老族长闻言大惊:“什么?为何一路走来不见有下坡之感?”

    “这乃是因为这个斜度很大大到感觉不出来。”

    “那为何会有日出日落星空月亮?”

    “这我实不知,相传上古纪元此地乃是不周山,自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绝地天通以后便消失在人间了。莫不是此处?”

    老族长闻言只觉惊奇权当故事听了,开口说道:“会不会是周朝哪个天子死后埋葬之地?”

    “不像,周天子之墓皆有考证,此地的惊奇绝妙非是有神仙手段不可,绝不可能是人力能为。”

    “而且并无文字记载很难说的明白。”

    老族长想来也是,争论下去也没个意思,换了个话题问道:“我知八阵图是奇门遁甲绝学神秘莫测昨日听你说起已觉不可思议,只是杀力如此之大怎么此图还留有生门。”

    “上天有好生之德,况且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凡事做绝必有天谴。我想求老族长一事”

    老族长笑道:“子孝言重了,我等能过安生皆你之功劳,请说。”

    “若有人能过此图不伤命者,定是命不该绝还请老族长下令境内之人不要伤害能过此图者。”

    “我本不是滥杀之人,想必到此处的人不是逃难也相差不远若能过此图我可答应子孝绝不伤他,但是却再不能出去了,你应该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吧”

    “子孝明白,如此我可安心了”。

    这时忽闻一阵笑声传来紧接着王五走来报告:“族长,冯铁匠有事找您。”

    “请他进来。”

    冯铁匠笑着走了进来行了礼便迫不及待的说道:“族长,此地真是个福地洞天所在俺刚与铁牛二楞他们探查到此地铁矿丰富,不论是农耕用具还是防卫武器都有着落了。”

    闻此消息族长也甚是开心,一连说了几个好。

    “俺来是想找族长要几个人和俺去开采矿石”

    曹仁在旁开口说道:“开采矿石并不容易,我能帮上忙算我一个。”

    “哎呀,能请得到曹大哥帮忙那可太好了”

    “既然子孝愿意,那就有劳了,需要人手你跟王六去要几个做好登记就行”

    “谢族长”

    曹仁跟冯铁匠随后出去往王六处挑人不题。

    春秋末年经过无数战争,强则强弱则亡,大国吞并小国。只剩下了七个实力最大的国家剩下的小国已经没有了争霸的能力于是进入了战国时代,后人称为战国七雄。秦用卫国人商鞅变法以图强国,商鞅废井田制,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秦国日渐强大并有一统华夏之志。传至秦昭襄王时期,更是推动了几场大战几乎将所有对手都赶下了历史舞台,此时秦昭襄王任白起为将对赵发动战争。

    长平。

    随着秦军的到来空气中多了一丝肃杀之气,秦军的旗帜在烈风中呜呜作响白起此刻正坐在账中安排军事。待到人都退出去后白起盯着面前的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脑海中思绪飞舞眼前的景色逐渐模糊突然间好似又回到了出征前的那个夜晚。

    白起正在做出发前的安排突然得秦王召见入宫,来到宫中总管只说是大王正在殿中等候,将军请自行前往。咸阳宫白起已经来过多次可是夜间来此还是头一遭,况且来时总管催的急还不曾卸甲又是宵禁时间还佩剑入宫,白起内心很是不安却不敢有丝毫猜疑这位君主的心思没人猜的中或者说猜中的已然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迹,于是到大殿的这段路走的十分幸苦。

    终于到了殿外白起行礼沉声道:

    “臣,白起求见。”

    只见殿内深处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

    “进”

    白起不敢抬头拱手行礼盯着地面向内走去,殿内此刻并没有点亮灯光只有在秦王周围才有几盏若明若暗好似风一吹便快要熄灭的烛光。

    白起走到距离秦王三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再次跪下行礼道:“臣白起叩见。”

    等了一会儿不见秦王说话白起提了一下声音又说道:“臣白起叩见”

    “寡人听到了”

    “臣该死”

    “汝该死?”

    秦王自嘲的说道:“寡人才该死了”。

    此时身边烛火摇曳,白起不解其意不敢说话。

    “寡人自即位以来,时刻不敢忘历代先王一统天下的大愿,可是谁知那商鞅胆敢以秦国国祚,国君之命为献祭来换取一统华夏”。

    “臣斗胆进言,若要一统华夏没这等气魄何谈大事”。

    “寡人岂会不知,即使要我秦国君尽皆短命又有何妨可那商鞅隐去了一句最重要的话”。

    白起听到此话知道今晚最重要的事要来了。

    “秦统天下,二世而亡。寡人和历代先君打下的天下竟要易主。而且寡人已经命不久矣了”秦昭襄王怒极而笑。

    “大王何必信那流言我秦国所向披靡天下谁能争锋”

    “汝实不知,现今天下之事皆如当初商鞅所言不差分毫寡人怎能无动于衷。”

    “这些年来寡人攻打六国收集灵丹妙药续命至今已到了药石不能救的地步,送来咸阳宫的东西里从各国的战利品里找到了与寡人自祖上相传的一块玉石同样的玉石”

    “各国贵族历史长远,收藏颇丰并不足为怪”

    “汝可曾见过玉石相融?它们放在一起化为一块,寡人百思不得其解一日火起掷在地上用剑劈砍不慎割伤一旁侍女,血滴落玉上异象陡生只听有龙吟虎啸之声金光闪烁之气,之后异象消失上面出现了一些铭文”

    “写的什么?”

    “铭文怪异无比上面写的宫中无一人认识可偏偏就能知道是什么,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寡人看到的是一个故事。”

    “故事?”

    “上面记载了一个可以改变我大秦命运的故事,寡人此次召见你便是为此事”

    白起正色道:“臣定不辱使命,为秦而战”

    “故事的最后它出现在赵地,我要你灭赵,为寡人为秦国找一块石头”

    “石头?什么样的石头”

    “你见必知”

    白起无话可说。

    “你我君臣二人是见一次面少一次了,寡人知你忠国忠君才敢托付你此事秦国的未来交给你了”

    “大王保重”

    “去吧”说完只见秦王身边的烛火都熄灭了黑色吞噬了这最后的微光。

    “报”

    一声传报声打断了白起的思考将白起从记忆中拉回现实。

    “何事”?

    “赵人换下将军现由赵括统率,赵括亲率大军前来进攻”!

    白起大喜“计成也,正怕他不来呢,取我披挂我亲自送他上路”

    “是”

    自围攻长平以来赵军坚守不出赵将廉颇筑起军事防线堵在这里,秦军久攻不破必将自乱届时出击定当获胜。谁知宫中有人散布流言说廉颇将军乃是贪生怕死之徒不敢与秦作战若是派出赵将军秦必闻风丧胆丢盔弃甲而逃赵王不辨真假盲目自信竟阵前换将换赵括为将。

    赵母知其子是个银样镴枪头屡次进言赵王,赵王不以为然。朝中大臣皆悲叹:

    “我等皆要死与小儿之手了。”

    果然那赵括走马上任好不威风一改廉颇将军的战略,命全军将士突击定要与秦军分个生死,

    “那白起不过鼠辈尔,吾视那五十万秦军如同草芥,全军将士不得后退杀白起者封万户侯赏金百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来两军对峙已久早已疲惫不堪,终于可以做一个了结了。

    “呜呜呜”

    随着号角声响起军中擂起战鼓,赵军出发了。

    “杀”

    喊着震天的咆哮声中赵军犹如洪水一般涌向秦军。

    白起横刀立马看着冲来的赵军冷静的发出命令:

    “令各营将士一字排开打开口子放赵军进来,等赵军进阵以后长城营断其后路收口子,咱们把赵军围圆了一层一层给他磨没了”。

    命令一下五十万大军如风一般迅速各自到达自己位置做好战斗准备,赵括此时感觉好像自己在面对不可逾越的大坝一样,敌人盾兵在前枪兵在后,隔得远一枪朔死,离得近了盾兵后闪出两个刀斧手一个砍马一个砍人再远处还有秦弩放箭伤人,赵括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入眼出残肢断臂血肉横飞,传到耳朵里的哀嚎不绝。登时慌了神没了主意大叫撤退。可怜还未见到秦军主将白起已然没了斗志。

    这时后方来报

    “将军我们退路被秦军阻断了”

    赵括闻言直往大军中间而退,手下谋士说道:“将军此时正当死战以求活路将军为何退后?”

    “对对对,言之有理,组织队伍反击我在此坐阵”

    那赵括已吓破了胆只求苟活一时,只叫众人向前。白起见赵军已成困兽随即下令命将士们只准围住有突围者杀之,不得进攻,违令者斩。军令一下各自收兵只防敌人突围不作进攻。

    “将军,秦军停止攻击了”。

    “好好好,不打了就好。”

    赵括惊惧的说到丝毫不在意身边士兵们不屑的眼神。包围已过一周,赵军因为秦军没有进攻得以喘息,可随着时间推移所带干粮已经不足赵军要绝粮了,又过一周饿得发疯的赵军实在受不了了,想要突围可是秦军好吃好喝供着呢那里可能打得过。于是赵军内讧了,开始责怪赵括出兵进攻到后来已经没有办法遏制了认为该杀了赵括以平息秦军的愤怒或许可以放自己一条生路,赵括没奈何只得投降秦军。

    秦军帅营中,

    赵括正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白起,“听说你要我项上人头给赵王献礼今就在你面前为何不取呢?”白起笑着说道。

    赵括跪在地上感觉被一股死亡的气息笼罩胃里不停的抽搐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恶心想吐。这时账外有人报到:

    “将军已经准备好了请将军指示。”

    “走吧赵将军,我给你挑了一处睡觉的好地方看看去吧”。

    赵括哪能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像一堆烂肉般动不了了,被秦士兵如拖死狗一般拖拽前行,只见面前出现了一个大坑里面尚有赵国俘兵在挖。

    “怎么样这个地方睡觉够宽敞吧。”

    赵括突然大声凄厉惨叫到:“将军饶命啊”不住的磕头。

    “饶你容易,可你赵国不灭战争还会继续只会死更多的人,今日你们是俘虏放掉你们他日拿起武器就又是我秦国大敌。”

    “把赵军推入坑中埋了吧”。

    “你别怕,这么多人陪你呢。”

    身边惨叫声求饶声怒骂声不断响起从黎明到黄昏黄昏到黎明太阳再次升起时,此地平白多生出一座山来。

    “将军还有两百多个孩子杀不杀?”

    “放他们回去让赵国知我秦军之威”。一时间长平之战传遍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