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神鬼界 » 楔子 鬼神之说

楔子 鬼神之说

    茫茫浑浊之世,自盘古开天劈地之日起,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浑浊初开而鬼神之说,随之而生.三皇五帝,商纣灭亡,神魔初成,自之后世直到今天,科技之发达,令人上可摘星,下可入地,宇宙飞船,航天卫星,甚至冲出银河系,都不是妄想.然而,对于鬼神之说,却是众说纷纭,权威之士各执一词。

    传说世间本有:佛、神、人、鬼、魔五界。然而五界之中,只有人居住在凡间土地上,饱受轮回之苦。人有修养,也可成神成佛;如若堕入歪道便成鬼成魔。这也是自然形成的亘古不变的规则。

    然而,除五界之外有另外一股力量慢慢滋生,那便是灵.天地间,五界中杀伐自古不断,有诸多冤死的生灵,变成游魂野鬼,不思轮回,肆意飘荡,甚至为非作歹,最后被仙界的神捕擒获,打入十八层地获,万世不得超生。而拒捕的厉鬼,都被打得魂飞魄散。然而魂魄虽散,但意志不灭,无影无形,汇集成精,成为灵异,这灵异受其意志诅咒,故可称之为咒灵。

    虽然有人说这咒灵属于魔界,可是魔界的魔王都受五行的限制,而这咒灵不但脱离五行,而且有很强的五行杀伤力,更与魔界的魔王全不相同。

    这五界之中,佛界佛祖乃是阿弥陀佛,其下有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八百比丘等。

    神界则以天帝为尊,而上古乱神蚩尤不服天帝管辖,兴兵作乱,与天帝乃是一时瑜亮,最终被天帝率领的天兵天将或杀或封印,而蚩尤也被定格为魔界的魔神。

    鬼界用来分管神佛人三界的魂魄,其实属于神界和佛界的分支,由神界和佛界共同管理。

    而人间则时时变更,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里借用前人的一个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商朝末年,商纣王好色贪逸,任用奸佞,最终使得天怒人怨.西伯侯姬昌在西岐起事,顿时东伯侯姜文焕,北伯侯崇黑虎南伯侯鄂顺,以及七十二路小诸侯四处一片响应之声.不久,义军攻入朝歌,纣王只能将朝殿付之一炬,并葬身于火海当中.而这一切罪责,被人完全推到了纣王嫔妃妲己的身上,说是红颜祸水.周武王姬发亲自下令斩杀妲己,以平民愤.妲己受此千古奇冤,冤魂凝聚不散,不思轮回,四处飘荡,竟以童男童女的精魂为食.顿时,天庭震怒,天帝派遣掌管神界刑罚的二郎真君下界将其收服。经过数场大战,已经到春秋战国,妲己食过数以万计童男童女的精魂,已经有些法力,二郎神和妲己展开大战,最后将妲己打得魂飞魄散。

    然而妲妃只觉得冤枉极深,魂魄虽散,怨气聚而不灭,二朗神虽法力精深,对这咒灵怨气却无可奈何。

    此时卫国生有一个奇人,姓荆名轲,武艺精强,颇有胆色,为人慷慨侠义。那时正是秦、齐、楚、燕、韩、魏、赵七国并立,秦王赢政,厉精图治,改革变法,国力强盛,意欲并吞其他六国.其他六国君主人人自危,纷纷割地送钱希望能与秦王结交免与战祸。

    而荆轲被燕国王子丹赏识并拜为上卿,见秦王兵锋直指燕国边界,遂前往刺杀赢政。却不料荆轲被赢政的雄心伟志所折服,想到六国归一可免除后世不少战伐,这对以后的经济文化大有益处,所以放弃刺杀.虽然放弃刺杀,却不愿投降,赢政无奈,将荆轲杀死。

    荆轲人虽已死,魂魄却想看看七国归一后是一番什么景象.秦王赢政工于心计,使用联强除弱、联远除近的手段将其它六国一一剪除,统一华夏,自以为功劳可比三皇五帝,将皇字与帝字相连,便自称为始皇帝。

    荆轲虽为赢政所杀,却并不后悔,正要再次轮回,却听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消息.原来秦始皇爱上一个名叫阿房的民间女子,竟劳民伤财为那个民女修建了一座宫殿,名字就叫阿房宫;为低御外族入侵,而修建长城,更使数以万计的枯骨长埋城墙之内;一些文人儒士作诗写书暗寓饥讽,秦始皇大怒竟焚烧书籍、坑杀文儒

    荆轲的魂魄大怒,竟在秦始皇外出游玩之际,把秦始皇的魂魄撞出体外,携他的魂魄直冲天界凌霄宝殿……

    这是一篇鬼神传奇,一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与我国传说和历史相印证;更有知识渊博的前辈,能见我作品的纰漏,切勿见笑,因为一切纯属娱乐

    本作品只供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