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来到炼狱之姜维传 » 第十二章:曹袁联合备战

第十二章:曹袁联合备战

    关羽、张飞和姜维率领他们各自的部队踏上了寻找曹操和袁绍的征程。然而,在翠山林的道路上,他们受到了曹操麾下的大将许褚的拦截。姜维以求见曹操和袁绍为由,得到许褚的同意,并被引领至曹操的大帐。

    曹操大帐矗立,庄严雄伟。大帐外的旌旗飘扬,风吹动着旗帜,振奋着前来的将士们的士气。帐篷上绣着金边,闪闪发光,流露出主公的尊贵与权势。

    走进大帐,室内显得宽敞明亮,四周悬挂着华丽的帷幕,绣着龙凤图案的帷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座椅上铺着华丽的绸缎,映衬着主席位置的尊贵。大帐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紫檀木圆桌,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和银器,还有一瓶翡翠色的美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在大帐的一侧,摆放着一排兵器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兵器,闪烁着寒光。兵器架旁边还摆放着一面铜镜,镜中映射出战士们坚毅的眼神和英俊的容颜。

    帐内的气氛庄严肃穆,仿佛预示着重大的决策将要做出。曹操坐于主席位置,神色凝重,目光透露出一丝深思。袁绍则端坐在一旁,表情严肃,目光中透露着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姜维将吕布攻占汉城,以及吕布部队如何骁勇都和曹操和袁绍说了,同时想着和曹操袁绍结盟一起攻打吕布,面对姜维的描述,曹操和袁绍交换了一瞥,他们沉思着这位年轻将领的提议。曹操端坐主席位置,目光如炬,深邃的眼眸透露出对未来的思考。

    曹操缓缓开口道:“姜将军言之有理,吕布虽勇,但孤身一人,固然不足为惧。然而,他的高傲与自大,使其自绝于众,不容共事。这类人,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患。”

    袁绍抚须思索片刻,郑重地说道:“吕布的确是当世一员猛将,但若立刻与其结盟,未免有失大义。我们应善待姜将军的建议,但需审慎对待,免得因一时之快而引来不测。”

    姜维闻言躬身道:“曹公、袁公,吕布乃当世名将,但其行径却令人不齿。军中将士无不期盼着我们的决断,愿公二位斟酌再三,为天下百姓谋划长远大计。”

    曹操眯起双眼,看向远方,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此事关系天下纷乱,不容有失。我们当联合对抗吕布,铲除禍根,方能为百姓谋福祉。”

    袁绍点头附和:“正是如此。我们与姜将军结盟,共御外敌,共筑天下太平。”

    郭嘉则悠然开口:“今日之举,或许能够改变天下格局。吕布虽强,却不过是一人,若联合起来,定能一举平之。”

    曹操的眼神在众人之间游走,询问如何对付吕布。贾诩踌躇片刻后,开口道:“大人,南汉河水流自东向西,若能堵住其源头,可减少水流,使其无法供给充足用水。接着在上游投下毒物,潜移默化地渗入敌军水源,毒害水源,使敌人水源匮乏。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削弱敌军物资供给,还可暂时消耗敌人的体力。”

    曹操略一沉吟,点头称赞:“贾文和之计深远,此计可行。毒物法虽卑鄙,却是战争中常用手段,我们不妨以敌人之法还敌人,削弱其实力。”

    袁绍面露赞许之色:“贾文和所言甚是,此计可行。我们可命将士暗中实施,埋伏毒物于水中,待敌军饮用后,必能见效。”

    姜维抚剑而立,微微一笑:“此计诡谲奇妙,着实出乎意料。敌人未必能料到我军如此手段,必能大为震慑。”

    曹操深深看向贾诩,语气肃穆:“贾文和,此计关系全局,需你精心策划,务必确保计划的隐秘性和执行的精准度。”

    贾诩躬身领命:“大人放心,贾诩定当尽心尽力,为大军尽忠职守。”

    众人商讨良久,最终达成一致,决定采取贾诩所提之计对付吕布。

    随后曹操将关羽、张飞也迎入账中,曹操见到关羽,微笑打招呼:“关将军,多日未见,近来可好?”关羽微微一礼,回道:“多谢丞相挂念,关某一切安好。”

    两人寒暄了几句,谈起了前些日子的战事和局势。就在这时,张飞大步走进帐篷,目光如炬,看着曹操,没有丝毫客气地道:“曹贼,你莫要在此卖弄文辞,我看你还是早早归降,省得免了一场浩劫。”

    曹操虽感张飞态度生硬,却仍保持着风度,微笑回应道:“张翼德,你的豪气我深为赞赏,但此时乱世,英雄当团结共御外敌,方能兴复汉室。”

    张飞听后不屑地哼了一声,眼神中闪烁着不屑和怒火,却没有回应曹操的言语,径直走到关羽身旁,与之并肩而立。

    曹操见状,也不以为意,微笑着对关羽说道:“云长,你三弟脾气仍是这般火爆啊。他虽直率,却也有一股豪气可嘉。”

    关羽听到曹操的话,微微一笑,点头道:“丞相言之有理,二弟性情虽烈,却也忠义之士。望丞相勿怪。”

    曹操摆手道:“岂有此理,英雄人物各有性情,我岂会计较。待时机成熟,或许我们还能并肩作战,共御外敌。”

    文丑与关羽相遇于袁绍帐下,一股凛然之气自文丑身上散发。他面容冷峻,眼中闪烁着坚毅之光,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

    关羽望见文丑,微微挑眉,淡淡一笑,却未等他开口,文丑已转身欲行。袁绍见状,连忙招呼:“文将军,何须匆匆而去?关将军在此,岂可无礼?”

    文丑停步,转身望向关羽,面容不变,却勉力挤出一抹微笑:“关将军,久违了。近来可安好?”关羽微微颔首,和颜悦色:“文将军,多谢问候,我一切还好。”

    两人对视,氛围微妙而紧张。文丑勉力寒暄几句,话语间却难掩深藏的敌意。最终,他找了个理由,含混言辞,欲告辞离去。

    “文将军,待会有空,可共饮一杯。”关羽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透露出一丝坚定。

    文丑凝望关羽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点头:“好,待会再聚。”

    文丑一出帐幕,寒风袭面,他心中默默自语:“斩颜良之仇,怎能轻易忘却?”

    面对风雪飘摇的夜色,他目光如铁,神情坚毅。那场与颜良的生死较量,既是战斗,亦是信念的交锋。颜良的剑法虽犀利,但文丑的铁骨铮铮,终使他化为乌有。

    “文将军,可有所不适?”身旁突然传来细语,是一名亲信小卒。

    文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无妨,心境有些不宁罢了。”他深深吸了口气,脸上的表情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随后姜维派遣亲信向袁城方向寻找诸葛亮,并让亲信将姜维这边的情况告知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