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全球灾变:我暗中推动科技革命 » 第34章宋新态度的转变

第34章宋新态度的转变

    【使用者的待建工程日志更新】

    【拦街水坝】

    【设计评价:因地制宜地设计,使用拱形结构抵抗水流,利用城市中的楼体配合导流泄压,精巧的借力省下了材料消耗。

    使用磁共振无线输电模块进行电流传输,省去了布置电网的麻烦,增加了水电的价值。】

    【输电功率:30KW】

    【当前工程阶段:工程建设完毕,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工程评价:花费了比想象中更长一些的时间,但最终质量基本达标】

    【参与人员评价:大部分工人受到鼓舞,学习效果极好】

    【水坝正常运行,工程竣工】

    【使用者完成拦街水坝工程建设,工程能力得到提升,工程经验+500】

    【工程学:lv0(1010/5000)】

    【使用者获得新的工程学经验,加深了对数学的认知,数学经验+50】

    【数学:lv0(400/5000)】

    核对完所有数据并完成验算,陈远长长呼了一口气--

    成了!

    这次成功意义很大,这证明了暴雨灾害是可以利用的,是可以对抗的!

    认为可以对抗,和实际上迈出了第一步是不一样的。

    就像登月一样,知道可以做到,看到有人做到,和自己亲自做到,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陈远也注意到如果在工程建设期间,对工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甚至可以评定每个工人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

    不过要想数据化还需要更多努力。

    “成了?”

    李家父女在一旁也是激动难耐。

    “成了,一切正常,现在我们能直接从水坝获得电力,当然,电力供给还是有些紧缺的。”

    “你小子...真是个天才啊。”老李赞叹不已。

    在他们的年代,大型工程是真正震撼人心的东西,工程师和工人也备受尊敬。

    不像现在这个年代,设计院猝死一两个年轻人,工地上一两起工伤都很常见,未必能得到正常补偿,也无所谓尊敬,甚至于可能还被看不起。

    所以这句夸奖真心实意。

    “这也太厉害了,我还以为水坝都是那种...规模很大,要很多厉害的人才能修起来。

    我...你能不能把图纸给我看看,我想给它画张画。”

    “照着图纸画画?”陈远笑了,“你也是个天才。”

    “那能怎么办?我又不能实地取材,我倒是想去...”

    “想都别想!”老李立刻打断了自家女儿的异想天开。

    李灵阳吐了吐舌头,然后起身走向厨房:“今天吃点好东西,冰箱里还有点东西,今天一次性吃完吧。”

    吃完?那可不行...

    陈远刚想说什么,李灵阳迅速补充道:“这点食物放在冰箱里太浪费电了,以后吃包装食品就不用那么多电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还有,现在我才是后勤部长,听我的就对了!想要罢免我可是得民主投票的!”

    陈远闻言收回了自己的话,摇头笑了笑。

    “行吧,那就这样吧,老李,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天的任务是不是没完成?”

    “我...你这小子还真是会使唤人。”

    等老李走进工作间,陈远躺在沙发上闭眼休息了一会儿。

    然后手机响了起来,是宋新发来的消息。

    “陈先生辛苦了,能不能把工程状况和设备的详细数据整理发一份给我?比较急,麻烦您加个小班。”

    要数据?

    陈远想了一下问道:“宋先生要这个干什么?只是问一下。”

    另一头回得很快,好像是早就准备好了。

    “这可是大好事,我和区里报备了水坝的事情,暂时应该是没什么事了,上面也认可了我们的努力。

    不过他们要我们施工的相关报告,应该是要做备案之类的。”

    备案?

    陈远心想怕不是备案这么简单,但应该也不是坏事。

    想到这里,他先是搜索了一下网络上的内容--如果其他地方没有开建水坝,那其实自己这做法是有点超前,有点奇怪的。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条最新新闻。

    “为保护居民安全,维护居民财产,经上级部门联合多家大型工程集团讨论,即日起启动‘鲧禹’战略级水利工程。”

    “原南水北调集团公司、三峡集团、方夏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等多家水利公司重组,建立中央水调集团。”

    “鲧禹工程关于居民安全,关乎社会未来,社会各部门各企业积极参与...”

    鲧禹工程?

    陈远一愣,然后在没有看到工程具体描述的情况下,快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全球规模的降雨会导致陆地形成新的江河,当这些江河流经城市,就变成了洪水。

    泛滥的江河湖海又会导致大量土地发生地形、土质等各方面的变化,宜居城市不宜居,良田不再。

    所谓治水,就是让水变得可控。

    在新的材料,也就是成本低廉,性能优秀的各类基础建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出现后,这样的大规模工程出现并不让人意外。

    只是...一年时间内能做到什么程度,又要付出什么代价?

    不过这不是他该担心的事情,技术他已经放出去了,该怎么做到他暂时管不着。

    切回聊天框,陈远回复道:“可以,我现在就能给你。

    不过我们之前说好的,我这里要一批蘑菇,什么时候能到?”

    “太好了。

    蘑菇的事情我现在就能给你送过去。”

    宋新手头确实有那么一些食用菌,不过这之前他不打算给陈远。

    因为数量太少,自己要存一批。

    不过现在,高文牍同意增派物资,那就可以先投资陈远了。

    这家伙是个人才。

    “那好,那就先谢谢宋总了。”

    “还有一件事。”宋新连忙发道,“我们还能修更多水坝吗?”

    陈远想了想说道:“经过这次施工,人应该都有经验了,只施工一处应该问题不大。

    但材料来源肯定是不够了,我之后发一份清单过去,你就明白了。”

    像是混凝土、纤维素这些东西很好找,就算是用于制取碳纤维的特殊胶体,其实也并不少见。

    得到区里的支援很好解决,毕竟这是基础材料。

    关键是用于水坝发电的机电设备,体积大,配件多。

    陈远可以自行组装,甚至可以让老李加工试试看,但也得有合格材料才行。

    要想制造那种规模的水坝,他们要补充一批材料才行。

    陈远

    “好的,那就辛苦您了。”

    陈远忽然发现,这位宋总言语之中好像对自己恭敬了许多。

    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