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代往事 » 末日

末日

    石重贵每次碰到各地进献东西,都会用白银换取黄金收入自己囊中,而且还对左右的人说:“黄金昂贵又轻便(金者贵而且轻)便于携带。”有识之士认为石重贵说这话是向北迁徙的预兆。

    当时契丹瀛州刺史写信给乐寿将军王峦,谎称愿意献城归顺晋朝,并且还说城中的蕃军不到千人,请求晋朝派兵偷袭,他自己可以做内应。又说:“今年秋天多雨,山川河泽上涨暴溢,从瓦桥以北,水势漫无边际,契丹国王已经回契丹了,就算听到南方有变,由于路途遥远并且阻隔山水,即使打算救援,也来不及了。”

    王峦也接连上密奏,说瀛、鄚二州可以攻下。之前曾派边将送信给幽州的赵延寿,劝他回到晋朝,赵延寿虽然回信了,但模棱两可,然后又派邺都的杜威写信给赵延寿,转达了朝廷的意思,并且许以厚利,又派洺州军将赵行实带信前往,因为赵行实曾在赵延寿手下打过工,所以派他去。

    没过多久赵行实从燕地回来了,还带回了赵延寿的信,说:“我久陷契丹,愿意回到中原,但请发大军接应我。我就会马上南归。”由于信中用词非常的诚恳,当时朝廷还很高兴地相信了赵延寿,又派赵行实前往地方准备接应赵延寿。

    当时又有瀛州大将派亲信携带密信到京城,说想背叛契丹,献城归顺晋朝。但不久就有人向契丹告密,所以事情没有成功。这时瀛州守将刘延祚得到契丹国王的命令,诈称前来讲和,以此诱骗晋朝的军队,晋朝也相信了,于是有了出兵的计划。

    这个月,北面行营招讨使杜威率领各路大军从邺都出发向北出征,军队就驻扎在瀛州城下,当时贝州节度使梁汉璋战死了。杜威因为梁汉璋战败,便带军退后。走到武强时,听说契丹国王入侵,就打算从冀州、贝州向南撤退。正好碰上了张彦泽带着骑兵,并且还描述了契丹可以攻破的形势,于是大军又向西赶往镇州。

    石重贵下诏命令泽潞、邺都、邢洺、河阳运输粮食赶赴中渡,又收到邢州方太上奏,契丹与晋军在中渡桥展开战斗,晋军失利,奉国都指挥使王清战死。

    并且石重贵还听说杜威、李守贞等人在这个月的十号带着军队向契丹投降了。相州节度使张彦泽接受契丹的命令,率领先锋二千人,从封丘门夺关而入,石重贵得知张彦泽已经到了滑州,马上叫李崧、冯玉、李彦韬入宫商量办法,打算命令河东刘知远起兵救主,谁知到五更时,张彦泽就已经领着契丹骑兵进入京城了。

    这时宫中接连起火,石重贵拿剑驱赶后妃以下十多人准备投火自焚,但被亲校薛超抱往。不一会儿从宽仁门递进了契丹国王给皇太后的信,石重贵才作罢,命令扑灭烟火。石重贵还给契丹国王写了一封“投降”信。张彦泽把石重贵与太后迁到了开封府,并派控鹤指挥使李荣带兵监守。

    当时契丹国王驻扎在京城北面,晋朝的文武百官到北郊去迎接契丹国王,石重贵带着全族从封丘门出来,乘轿子来到郊外,但契丹国王不予接见,让石重贵在封禅寺休息。文武百官穿着素服戴着纱帽,在郊外迎接拜见契丹国王,契丹国王下令让他们起来,并亲自安慰。

    契丹国王下诏对晋朝大臣一切依旧,朝廷礼仪制度也全用汉族礼仪。并且还下诏书,把石重贵降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为负义侯。

    石重贵被马上转移到了封禅寺,契丹国王派大将崔廷勋带兵看守。石重贵与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弟石重睿、皇子石延煦、石延宝准备一起向北迁徙。

    宰臣赵莹、枢密使冯玉、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跟随石重贵前往北蕃,契丹国王也派三百骑兵护送石重贵北去。

    经过各州郡时,迎接石重贵的州郡长官都被契丹国王阻止隔绝了,即使是食物也送不到石重贵那里。

    终于有一天,石重贵与太后不能得到食物,只能杀掉牲畜来吃。石重贵经过中渡桥时,看到杜威营寨的遗迹,感慨悲叹,对左右人说“:我家亏待了谁啊,现在被贼所破”,于是大哭着离去。

    到了幽州,全城百姓列队迎接,看到石重贵如此沮丧,没有人不扼腕叹息的。在幽州停留了十来天,州将奉契丹国王的命令,在州府官署犒劳了石重贵,赵延寿的妈妈带着食物菜肴来进献。从范阳走了几十里路程,经过蓟州、平州,到达榆关沙塞之地,全程无供给,而且每次住宿停留,没有一次不是沿路扎营的,一路上缺少食物,弄得宫女、从官只好采野果野菜来充饥。

    这样又走了七八天到达了锦州,契丹胁迫石重贵与皇后妃嫔前去参拜耶律阿保机的遗像,石重贵受不了屈辱,哭着说:“薛超害了我,不让我死,以致今天受这样的侮辱。”又走了几十里的路程,渡过了辽水,到达了黄龙府,这就是契丹国王安置石重贵的地方。

    契丹国母召石重贵一行前往怀密州,怀密州在黄龙府西北一千多里以外。走到辽阳时,皇后冯氏因为石重贵陷于蕃地,备受煎熬,命令内官暗中找来毒药,准备自杀,只是最后没有成功罢了。

    又走了二百里,碰上契丹国母被契丹的永康王抓起来了,永康王请石重贵回到辽阳城,石重贵派使者带书信给永康王,祝贺他顺利接班,石重贵的马屁拍的好,所以石重贵一行人路上得到了食物的供应。

    永康王到了辽阳,石重贵与太后前往永康王的帐中,石重贵穿着白衣纱帽,永康王阻止他,改穿平常的衣服相见。石重贵趴在地下泪如雨下,自述过错,永康王叫左右的人扶石重贵上殿,安慰了很久。

    永康王帐下的从官以及教坊内人看见石重贵这个以前的老板,都悲痛不已,内人都将衣服医药送给石重贵。当永康王离开辽阳时,取内官十五人,文武朝官十五人以及皇子石延煦,命令他们跟随自己到陉地去,有个叫禅奴舍利的,是契丹永康王老婆的哥哥,知道石重贵有个未出嫁的小公主,就找石重贵求娶,石重贵推辞说公主还年幼,不行。又得知有几位善于歌唱的,禅奴舍利又要,石重贵就给了他。几天后,契丹永康王骑马要走了石重贵的幼女,把她赐给了禅奴舍利。

    契丹永康王离开陉地,太后骑马到霸州,求见永康王,请求在汉人城寨附近赐给一块耕种养殖的土地,永康王答应了,让太后在建州住下。石重贵立刻从辽阳出发走了十多天,经过仪州、灞州,最后到了建州。

    建州节度使赵延晖认真的用礼节迎接石重贵,把石重贵安置在衙署。后来又划出五十多顷土地给石重贵,石重贵便让一行人在这土地上造房耕种,以此来供养石重贵。这年,述律王子派契丹的骑兵到石重贵这里,带走了内人赵氏、聂氏,赵氏和聂氏是石重贵非常宠爱的人,当她们被夺走后,石重贵非常的悲愤。

    随着石重贵被契丹安排在建州当“地主”,传了二帝,立国十一年的晋朝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史书这样评价石重贵,亡国之君做到他这个份上就太丢人了(自古亡国之丑者无如帝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