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32方寸山

32方寸山

    心高气傲,恒乐安定,嫌贫爱富,如来觉得也可以一试这石猴。反正不是送到了你跟前了,难不成还可以“退货”回去?于是传音入耳,隐隐唤他至西洋大海边,结果这家伙安然渡过了大海。

    对,南赡部洲和西牛贺州之间,都属于西海,南瞻部洲和北俱芦洲之间就是北海了,南瞻部洲南边是南海,东边儿自然是东海。南瞻部洲不在南方?南瞻部洲不在南方,南瞻部洲是相对方向,其实是在中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唐叫东土,那是相对于西土而言,而再东方,就不成土了。

    同样道理的还有紫微星,它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的,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但是紫薇大帝却叫“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对,北极是中天。

    不过,这和石猴没有关系,他能安全登上西牛贺州,全靠如来护佑。不过这一次,并没有风,他是飘过去的,自然走最近的岸。

    如来要人么?非常需要,问题是这石猴是莫名送来的,这就不好办了。石猴是一路西行,翻山越岭,不觉已出花果山十年。如来是开园种花,剪修草坪,铺路造像,圈围山林。

    每一个皇帝统一后,都要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宫殿。如来把西方统一了,表面上至少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品牌形象,也就是面子工程。直到石猴的到来。

    不到一年,那猴子上得好山水,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一樵夫。没办法,现在的猴子其实好糊弄,虽然在南赡部洲十年,明白人间的勾心斗角,问题是,没有实际经验,也没有被人给“实践”了“经验”。于是对于这个樵夫,居然就没有看出什么破绽。这个樵夫破绽居然如此之多,简直就是经验包啊。

    不然,什么头箬笠是新笋初脱之箨,布衣是木绵捻就之纱,环绦是老蚕口吐之丝,草履是枯莎搓就之爽,甚至是衠钢斧,火麻绳其实皆是给“我们”看的,那孙猴子其实是根本看不到的这些的。正如某剑长三尺七寸两分,净重七斤六两三钱什么的,打架的时候双方记住它做什么呢?

    所谓诗歌者,不外言志咏怀,尽皆夸耀三分乃是常事,正如要如何判别谎言,先就得了解得更多。石猴是来求真的,可是怎么分辨这真假呢?现在的大地之上,可谓是尔虞我诈,根本不似以前一般纯洁。

    老话儿说得好,解释等于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要了解真相,基本点之一就是破“饰”,饰者,修辞,一个专做好事的坏人和一个专做坏事的好人,你分得清么?正如电影,给观众看的东西,其实和给剧中人看的并不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要看的无非是主谓宾!那樵夫的诸多不合理,其实只在一样,那就是有钱人的架子,做起了穷人的事。穿戴的不合理,才有了这拿金饭碗要饭的场景。

    很明显,这个引路人就是如来故意弄出来的,目的其实是试一试猴子,分得清么?既然分不清,那刚好上得山来,要知道,其实这整座山,都是幻化。但是分不清也让如来很纠结,也不知这猴子是不是自己希望的人。

    如来希望的是谁呢?正是须菩提。须菩提是如来的弟子,也他最喜欢的弟子。可惜的是十年的慧眼观遍,如来也只得了个“相似”而已。如来十大弟子,阿难迦叶在身侧,为何就偏偏幻化成须菩提之相呢?不仅仅是因为观察了十年,还因为前者须菩提智慧过人,活泼好动,谁都熟识。

    也就是说,如来猜到了,却又猜不准石猴的身份,却又不敢以真身相教,只得先坐以须菩提之相,慢慢试之。这第一试,樵夫说出了须菩提祖师的名号,那石猴却是完全无动于衷。须菩提者,前世之名,须菩提祖师,既须菩提的祖师,正是如来。现在的如来确实就不知道该拿石猴怎么办了。

    灵台山上石牌高,心为谜底不敢敲,斜月灵台画方寸,石猴只在树上稍。好就好在不妄如来的一片好心,把那石碑做得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七米的对联儿两米的脚,把个猴子哄得一愣一愣的,如来还以为,这家伙是不是打破了谜底开了窍。

    哪有这么容易开窍啊,又不是你从地府拉出来的,你又怎么可能全然控制住呢?

    如来抱着一线希望,着童子叫那猴子进了来,面试开始了。菩提祖师的身份原也根本就不用猜测的,正是所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祖相(像)菩提;大觉金仙,不正是佛吗(可自行百度)?而教授菩提的,正是如来啊。第二试,就是见面,结果那猴子居然不认识……

    于是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既然不认识,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自家弟子,别人送来的没干系的人,那还不滚?

    石猴自然是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这个时候石猴其实心诚,响头不断,如来心软么?对于不相干的,自然无所谓,可是这疑罪从无,疑人就只能再确认下咯。

    于是那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其实如来知道一半儿,那就是石猴从南赡部洲来,至于是不是东胜神洲出发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那猴子还在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十数个?十年而已,那猴子却是对于计数不是很清楚,存在夸大的嫌疑,但是诚心。

    如来讲佛,所谓天花乱坠,要的其实就是心诚,说谎什么的,反而不太在意。再说如来只知道那猴子在南赡部洲九年多,来西牛贺州不足一年,那里知道在其他地方待过没有。那就只有继续查探下去,于是问及姓名。

    可这姓名却堪忧。石猴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才是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牛口。但是说者也许无意,听者却是着重,这话分明就是打机锋。

    啥叫打机锋,又作禅机。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

    这不就是解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