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我是公子韩非 » 第一百零五章:定计

第一百零五章:定计

    等到拿下成皋之地和百越之地后,韩非就想要立马为韩国变法,一旦变法真的成功,那韩国才能直面周围的大国。

    如果韩国有韩昭候时的实力,那韩非这次也不会把野王城让给魏国,甚至韩非还能与魏国共分东郡之地。

    可惜韩国实力弱小,在加上已经跟秦国交恶,所以周围的国家一个都不能得罪。

    而且百越之地比较大,以后也能够养更多的百姓,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鸡肋了。

    安陵君起身在原地转了几圈,眼睛一横,脸上出现一副拼了的表情,咬牙说道:“好,现在就出兵,另外我还需要请求我魏国大王的旨意,所以如果要打仗还得等几天。”

    听到安陵君的话,韩非还以为他刚才那副表情已经决定出兵了呢,结果却还是要请求魏王,真是有些稳健啊。

    韩非倒也没有把鄙视表现出来,而是问道:“安陵君,军情如火啊,我们可要在溃兵到达野王等地之前到达野王城,这样才能一举攻破野王。”

    安陵君有些惊讶的问道:“我们不是应该先收服东郡二十一城最后在打野王和成皋吗?”

    韩非盯着安陵君看了一眼,跟卫庄呆久了,韩非早就熟悉了卫庄的思路,这时候突然来一个普通人,韩非还真是有点不适应。

    因为以前无论是张良和卫庄都能一眼看出韩非这样做的目的,可这次安陵君居然看不出来,他还真是不怎么懂兵事啊!

    韩非解释道:“野王和成皋都是大城,而且还是离秦国本土最近的两座城池。

    一旦我们打下这两座城池,那上郡二十一城的北方被赵国包围,南方则是被我们韩魏包围,联通秦国的西面野王城和成皋又被我们攻下,他们只能投降了。”

    听到韩非这透彻的解释,安陵君尴尬的笑道:“原来是这样啊,兵书上也没写这些啊。”

    韩非轻咳一声,明智的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魏国的骑兵多久能出发?”

    安陵君想了想说道:“骑兵和车兵加起来大概一万人,明日就能出发了,另外派出军队的将领我也得好好想想。”

    韩非明白这一万军队是不可能交给他指挥的,所以在谈完了事情就离开了魏国军营。

    这次一旦计划成功,那不只是韩国本身会获得许多好处,韩非本人也会成为韩国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肥地,这本是赵国的腹心之地,可现在却被秦国打到了这里来。

    秦国军队的到来意味着赵国快要亡国了,所以赵王堰不顾一切的把全赵国的军队都交给了李牧,以做最后一搏。

    而李牧也确实没有让赵王堰失望,把秦军给牢牢的挡在了肥地这个地方整整半年。

    李牧是赵国有名的大将,在数年前一战击溃胡人十几万大军可以说是威震赵国。

    相比起其他贵族出身的将领,李牧和白起都明确的说明了什么叫做:“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李牧是一位五十岁的老将,头发和胡子都有些花白,只是眼中的那股气势却令人不敢直视。

    他自十几岁开始进入军队,经历过数任赵王,甚至连邯郸保卫战也曾参见过。

    不过相比起赵奢和廉颇的成名时间,李牧却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他一步步从赵国底层军队升任到现在的大将军位置足足花了三十多年。

    而成名之战也在几年前的那场灭胡之战,他一战消灭十万胡人威震边疆。

    而李牧之前的战绩只能说是还行,根本就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

    只是今天一向沉稳的李牧却罕见的穿好盔甲在帐篷中走来走去。

    看到大将军的样子,一旁看着地图的司马尚说道:“大将军,你的计划虽然有些冒险,可我认为可行,再说不过有我统帅步卒你就放心吧。”

    司马尚的语气中包含着强烈的自信,丝毫一点都不把对面的秦军放在眼泪。

    司马尚:武89,智80

    李牧听到司马尚的宽慰,平静的点点头道:“这次步卒的作用很大,你一定要抗住秦军的进攻,这是这场战争的关键之处。”

    其实李牧自己也只有七成胜算,这还是在他知道司马尚本事的情况下。

    如果换一个人统帅步卒,那恐怕胜算也只有一半。

    李牧本人则是打算统帅赵国最精锐的骑兵,只有这样才能一举击破秦军。

    至于李牧是不是有什么计谋?

    这还真是没有,二十万大军在周围厮杀用什么样的计谋才会有用?

    尤其是是此处是肥地,地形大多都是平原,就连条大的河流也没有。

    而且秦军统帅樊於期也不是笨蛋,或者是能一举围歼十万赵军的人怎么可能是笨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李牧有传说中的大魔导师相助,不然只能跟秦军打一场硬仗了。

    不过李牧敢与秦军打这一仗也不是没有依仗的。

    首先秦军已经在肥地被阻挡了好几个月了,那股消灭十万赵军的气势早就消散的差不多了。

    然后秦军还是劳师远征赵国,这些人自然是有些想家了,军心已经思定。

    毕竟上次这伙秦军上次杀了十万赵军,这些功劳已经足够他们回去得到许多好处,那干嘛还去打生打死。

    秦国的二十级爵位制度李牧还是了解的,上次赵国的十万大军可都是披甲者。

    秦国士卒只要杀死一名披甲者就能得到最低价的爵位公士,然后还能得到一顷田、一栋房子和一个仆人。

    要知道一顷田可就是一百亩,只要杀一个披甲门就足够这些秦人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了。

    而其中作战勇猛的更是杀了几个赵国士卒,说不定到时候还有赵女赏赐给他们,他们干嘛还要拼死作战。

    毕竟一旦在后面的战斗中战死了,这些东西可都没了。

    所以李牧才敢在这时候发动反击,此时的秦军就像是一头吃饱了的老虎,攻击性并不强。

    另外最后一点就是这几个月来赵军一直只守不攻,早就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正是气势最胜的时候。

    要知道赵国覆灭的那十万大军可有许多亲人的,这些士卒看着仇人每天在眼前耀武扬威,已经成了哀兵之势,恐怕让他们跟秦军换命都敢干。

    毕竟赵国的男儿从来不缺血性和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