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超级生物改造系统 » 第69章 震惊的科学家(二)

第69章 震惊的科学家(二)

    吃完饭,袁老和张父张母还有张家村的乡亲们都过去聊了聊,老人家还叮嘱随行人员不能白吃白喝乡亲们饭菜,执意留下了一万块钱。

    张寒芸带着他们去了隔壁村。

    刚种了几天的田地里,袁老一行人正在田间查看金麦和金玉米的涨势,张家村第一茬已经收获,第二茬还没种没法看。

    几个科学界的泰斗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已经明显有些蹒跚的袁老身后,一会儿蹲在田边观察正在开着金色小花的小麦,一会儿又抓起土壤观察湿度和粘度。

    袁老非常激动的赞叹道:“好啊,好啊!这金麦植株茁壮,开的麦花香气馥郁,茎秆比起一般的小麦粗了一倍有余。”

    其他几位科学家也都仔细的观察着麦苗的性状,一叠连声的符合:“是啊,袁老,这金麦比陇省农科院的报告上说的还要优秀,相信我们华夏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粮荒了。”

    “这种麦苗比起一般得小麦麦穗大,植株粗壮,看着麦花都比较大。”

    张寒芸蹲在旁边一起陪着老爷子“袁爷爷,这种小麦的麦秆是非常粗壮的,最起码会长到小指粗细。”

    张寒芸给他比划着“麦秆也会长到最少一米五到两米高,后期如果水肥充足,亩产达到两吨都有可能,就算是粗放式管理,基本也能达到亩产1.5吨,耐寒耐旱,在我们这里甚至可以种三季。”

    袁平欣喜的点头道:“好啊,如果在温暖的南方地区种植,说不定可以实现四到五季。”

    “是的袁爷爷,基本可以实现五季,不过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只能种植四季,最好是每季之间搭配种植为土地保墒的黄豆一号,这样就算连续种植也不会减产,算起来推广的经济价值也很不错。”

    ......

    一行人边走边看,大家有问题不时的询问张寒芸,或者询问刘伟刚。研究员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做记录,有些科研人员经过田地主人的同意,还采摘了几株麦苗做标本。

    金玉米更是让这些人连连感叹,虽然在北方一年种不了三季,但是两季到两季半绝对没问题。

    金玉米的植株一个个都超过三四米高,粗壮程度甚至达到了成年男人胳膊粗细,每个植株上面最少挂着三个男人小腿粗细近半米长的玉米棒子。虽然现在玉米棒子还没成熟,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产量绝对不会低。

    等这些科学家和随行人员从田间地头出来,夕阳已经快西下了。

    张寒芸本打算让他们去她家吃过便饭再去镇上的旅馆,不过随行医护人员不建议袁老再劳累,希望尽快带他老人家去定下的宾馆住下,先喝药做身体按摩是首要任务。

    这一点不得不说华夏政府还是很厚道,对于这些为华夏作出巨大贡献的老科学家前辈们,政府都是很重视的,待遇很不错。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寒芸九点半到了袁老他们下榻的宾馆。果然这些勤奋的科学家们都起床了,自然赵和志这些随行人员更不敢睡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