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超级生物改造系统 » 第66章 种子引来关注

第66章 种子引来关注

    “不对呀费老,这种小事还需要您给我打电话吗?”

    张寒芸可不信,费辙身份特殊还是个上了年纪的长辈,肯定不止打电话通知她取钻石首饰的事情,肯定还有其他事。

    “小丫头鬼精鬼精的,哈哈我费老头托富察博远大公子的邀请,想让你过来参加钻石拍卖会,不知道你有空没?”

    张寒芸微微一笑:“什么时候啊?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过去一趟。”

    费辙对富察博远挑了挑眉,意思是有戏:“丫头日子定在7月8日上午十点开始,有时间吗?”

    张寒芸算了一下,还有一周时间,正好带着一家人都去魔都转转,一家人在魔都玩一两天也可以,反正沙漠农场这边自动灌溉系统已经装好了。

    现在绿源农场的农作物基本都种上了,田间管理也聘请了几个长期上班的人。养殖场也聘请了有养殖经验的乡亲专人负责,基本上也没啥问题。

    树屋树每天浇水和施肥也安排了二号生物机器人负责。总体来说绿源农场基本能保障正常运转。

    张寒芸沉思了一下回道“好的,那我会准时出席。”

    两人又聊了一些家常,张寒芸这才挂了电话。跟父母说了一声自己的安排,给奶奶也打了个招呼,让她那天不要一大早跑出去串门打麻将了,要不然找她老人家也费劲。

    当然张寒芸还不知道,现在省农科院里刘伟刚正在接待着华夏农科院派来的专员,里面还有几个特殊部门的人员也在随行跟着。

    一个四十来岁眼里闪着精光的男人盯着刘伟刚,似乎想从他哪里知道所有的秘密。

    这个询问刘伟刚的人正是这次负责安保工作的特殊部门的负责人赵和志,一个不折不扣的特种兵王的王中王。

    赵和志三十来岁在特殊部门也呆了近十年,为人精明强干,很得上级赏识,年纪轻轻变成了国安部龙组的队长。

    赵和志这次表面上是担负着保护华夏农科院这几个国宝级老科学家的安全工作,其实暗地里是接到上级另一个任务,那就是调查两个月前开始出现的外星飞船的案件。

    飞船这件事,似乎和这些忽然出现在农科院的逆天一般的农作物种子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多,而且几乎都指向了那个飞船几次闪现的地方,所以国安局指派了赵和志带队负责调查。

    “刘院长,这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真的是你们农科院培育出来的品种?一种高产作物已经很让人不可思议,一次出现两种实在是太逆天了。”

    刘伟刚心里一突,难道他知道了什么?可是也不可能啊,如果知道了什么应该是直接找小张去了,而不是在这里跟自己耗时间。

    “赵队长,这有什么,科学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运气,以及偶然性的。我们这次能培育出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主要靠的是这三样,而且我们也掌握了一定规律,以后再出现优秀的农作物种子也不会太远。”

    刘伟刚已经为张寒芸送来的豆薯一号和豆薯二号找好了借口。反而是张寒芸送来的其他一百多种优化的经济作物种子反而并不是特别明显,虽然作为一个专业的科学家他其实非常吃惊,但是外行却并不会当回事。

    大不了不开新闻发布会,有了这些优秀的种子,省农科院完全可以深入研究培育出更加优秀的物种。

    赵和志意味不明的紧紧盯着看了他几秒,转头去找正在专心致志用显微镜观察金麦一号胚芽的袁平院士。

    袁院士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因为他几十年的无私奉献才养活了十几亿华夏人,所以在国内农业科学界,甚至是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优秀科学家。

    这次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出现,别人怎么样袁平不知道,但是对于培育出高产水稻和高产小麦玉米的他来说,却是真正的震惊。

    要知道农作物的培育,除了运气,最重要的还是耐心和毅力,而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的,尤其是小麦和玉米这种主流农作物。它们的培育需要几代十几代人工干涉优选,才能提高产量或者优化它某方面的性状。

    比如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比如需水多寡,生长期多久之类等等,这些性状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单纯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要缩短生长期,可能抗倒伏抗寒抗旱的性状就不会很高。

    这两种作物同时出现,不得不说是跨时代的科研成果,所以老人家不顾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毅然决然乘坐专机到达了华夏这个一直名不见经传的陇省农业科学院,就为了切切实实看看这两种作物是不是真的。

    “小刘,你过来。”

    袁平没有理站在旁边的赵和志,招手让刘伟刚过去。

    “袁老,您有事?”

    刘伟刚可不敢托大,颠颠小跑了过去。虽然他这个院长新官上任,但是以袁平的地位,叫他小刘妥妥的没毛病。

    “来给我说说这金麦一号的一些事情,看这里它的胚芽比起一般的高产小麦的胚芽强壮了很多。。。。。。”

    “是的,您看这里,这也是它那么高产的原因,金麦一号只要温度不低于零下十度,有点水汽她的胚芽就能发芽,根据温度不同最快可能十二个小时就能长到两寸长。。。。。。”

    两个科学家这次纯粹的就是科学术语的交流,渐渐地一些随队来的几个生物学家和五六个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围观了上来,一个个热烈的讨论着,甚至还提出了优化和杂交的建议。

    赵和志一脑门汗的挤了出来,这些科学家太疯狂了,一旦研究起学术来,根本就是六情不认。

    刘伟刚和这一干华夏植物学家和农学泰斗聊的真的是很嗨,自己也是收获颇多,甚至一时口快提出了要去张家村看看现在正在生长的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田地,以便更好地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