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颂 » 第一百三十章 人都是矛盾体

第一百三十章 人都是矛盾体

    “爱卿虚怀若谷,谦谦恭谨,朕很理解,并且朕也欣赏你这种处事方式。

    但朕先已改变了对董仲舒的任命,现在又要收回封赏,这让朝臣们怎样看朕呢?朕乃一国之君,岂能视诏命为儿戏?

    朕给你的你就受着,不需要有心里面的负担,这都是你该得的不是么?”

    “这……臣,只是臣的心……”

    “朕明白爱卿的意思,你是怕朝臣议论,但这些你是堵不住的,不如让他们说去,只要你多打胜仗,多杀匈奴人,拿战功说话,议论自然就会平息,你就不必忧虑太多了。

    行了,你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不须要挂怀,朕还要批阅奏章,你就先下去吧!”

    “陛下!”

    卫青还要说话,刘彻却已埋头看奏章了。

    “如此,臣告退了……”

    从宣室殿到司马门的这段路,卫青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但是今天,他觉得这路有点漫长。

    儿子们的爵位就像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一想来就有一种负债的沉重。

    走进府门,他看到的是李昭儿热辣辣且殷切的眼光。

    在过去几年中,每当他一身戎装,跨上战马,离开京都之时,这眼神就会追着他走过横桥,时时伴随在他的梦里,让他总觉得欠她的太多。

    可这回,这双眼睛包含着太多的东西,让他有些迷茫和忧虑。

    李昭儿并没有察觉到卫青的情绪变化,依旧沉浸在儿子封侯的欣喜中。

    午膳时,李昭儿特别还煮了酒,她要为儿子们庆贺。

    “二子荣膺封赏,皆夫君战功卓著,请夫君满饮此爵。”

    卫青举爵应和,只觉得这酒爵十分沉重,只浅浅地抿了一口,许多的愁绪都停在嘴边了:“他们都还是孩子,无寸功于朝廷,却要封侯,朝野会怎么看呢?”

    “你怕什么?军功都摆在那儿呢,他们难道还会觉得是作假不成?今日你功成归家,陛下恩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卫青皱眉,“虽说是我的军功,但幼子封侯终归有些不太合适,陛下赏赐我越多,我心里面越不踏实。”

    “你这是杯弓蛇影!”

    ……

    因为幼子封侯一事,李昭儿和卫青大吵了一架,最后的结果便是她气冲冲地回了娘家。

    卫青左右拦不住,于是委托李敢劝她姐回来,李敢没办法,只好向刘涛子允来几天假去做这么一回和事佬了。

    刚回李府,李敢没有休息,同母亲闲话片刻便找三姐去了。

    “卫青让你来的?”

    李敢点了点头。

    “你倒还挺实诚的。”

    李敢笑了笑,“没办法,谁要咱俩更亲呢,弟弟自然是向着你的。”

    李昭儿噗嗤一笑,“三姐以前没白疼你。”

    “那是,弟弟心如明镜呢。”

    李昭儿一乐,顿时话如泉涌,“敢儿,你说说你姐夫,他就是头倔驴,陛下给他赏赐他还不肯要,这不是驳陛下的面子么。

    我那两个儿子怎么不能封侯了?就因为他们年纪小么?年纪小怎么了,当初敢儿你不也是个小神童么?你那时还得了陛下的万金之赏呢!

    他有军功那是他的本事,怎的还怕旁人说三道四,要是觉得烫手的话,这军功拿着还不如不拿。”

    李敢这时候没有选择发言,而是示意三姐继续说下去。

    李昭儿也不客气,喝了口水润润嗓子又开口了,“咱们的大将军之所以能显贵全是因为卫皇后,可他倒好,因为陛下如今很宠爱王夫人,然后她刚刚受宠所以家里尚未富贵,卫青他听信宁乘的话,把陛下所赐的千金都送给她示好。

    此时明显是谬误之为,卫氏皆以自身能力和切实的军功封侯,何须要来虚的。

    早年卫青被馆陶公主绑架获救后才有的‘赏赐数日累千金’,而王夫人那时已封了夫人,家里还只是‘未富贵’)而已,卫青把千金都送去,实在是不合适。

    我知道卫青是一时昏头,想为他姐姐分忧,让卫皇后在后宫中更轻松些。

    此事虽可以排除讨好宠妃,但卫青送金,总会落人口实,这不陛下知道后,当时还询问了卫青,最后呢,把宁乘升为东海都尉调出了长安。

    这是陛下宽明大义才有的大度,卫青却不能好好体会陛下的意思,非要按自己的想法施为,你说陛下做的裁决他受下便是了,为何偏要顾左右而言他呢?”

    李敢应和道:“是啊,姐夫虽然战功显赫,地位尊宠,但从不养士人门客,苏建曾经劝告他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姐夫却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

    说什么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陛下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

    他这么做,完全是不识抬举嘛,干嘛不随大流呢,三姐你说是吧?”

    李昭儿沉默片刻,摸了摸鼻子,“这个,卫青他不养士其实是对的吧?”

    李敢心里偷笑,脸上却是严肃,继续说道:“那有,他这分明是自降身份,你看看哈,早年姐夫多次向陛下推荐过主父偃,在河东买个马还发掘并推荐了酷吏咸宣,这不是吃饱闲地慌么。

    还有,姐夫地位日益尊崇,陛下希望群臣见大将军行跪拜之礼,但那汲黯却依然行揖礼,姐夫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和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很多人,他可是大将军啊,这多别扭,我看姐夫这是太失体统了!”

    李昭儿眼中出现迷茫,“失体统?他有么?这应该不算吧?”

    李敢这时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三姐你既然心里面觉得姐夫是对的,又何必在乎儿子封不封侯的事呢?”

    李昭儿恍然大悟,啐了李敢一口,“好啊,臭弟弟,你居然给姐姐挖坑,好好的批判大会被你弄成了表彰大会!”

    “回去罢,其实三姐你不看实名利的,两个小外甥封不封侯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李昭儿叹了口气,“是三姐犯臆症了,随他去吧,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现在侯位还在,至于以后讨不讨回去……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