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穿越在周杰伦的作品里 » 第30章 蠢蠢欲动的晋王

第30章 蠢蠢欲动的晋王

    李家父子离开后,沈安坐在大堂出神。

    兵部的改革,不敢大刀阔斧,进程很缓慢,几个月过去顶多改善了一半。

    深入兵部才彻底看清,腐败到了何种地步。

    仅仅空饷名头,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一,甚至可以说一比二。

    兵部在册两人,实际只有一人,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以此为推算,京城名义上四十万大军,老弱妇孺全加进去也才二十万出头。

    那全国呢?

    还剩多少?

    沈安脊背发凉,后怕不已。

    若自己强行变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过去几个月,沈安表面上闲着,实际却很忙碌。

    兵部的改革虽然缓慢,却一直进行着,成果也算不错。

    土豆、红薯、玉米三种食物的推广,沈安也安排了下去,相信一段时间后,效果将会显现。

    前几个月高薪聘请天下工匠大师,如今的兵仗局,人才济济。

    无论是轴承的制作,还是燧发枪、大炮的研制,都非常成功,还制作了新的盔甲,冷兵器。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继续研制武器,并减少成本,实现量产。

    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热武器研制的成功,让沈安内心镇定了不少。

    为了兵部改革的成功,沈安于城内修建了四所占地极大的学堂,如今进入了收尾阶段。

    未来将士的后代,将会得到免费入学的机会。

    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士兵卖命,光靠钱是不够的。

    一切都井然有序,悄无声息的发展着,如春雨下的胚芽,只待夏季开花,秋季挂满硕大的果实。

    只要再给沈安两年,借着权倾朝野的掌印太监职位,定能让大明发生质变。

    可惜,时不我待。

    必须要加快进程和速度了!

    “义父,李家父子已入宫,您快些沐浴更衣吧。”沈画好看的眉眼,浮现在沈安眼前,嘟嘴道:“待会您也要入宫了。”

    “不急。”沈安摆摆手,目光望向沈书:“派往山西的锦衣卫,可有新消息传回来?”

    “三日前收到一封,已向您汇报,孩儿暂且未收到新消息。”

    “你把收到的消息,再与我梳理一遍。”

    沈书点点头,思索了一番,开始汇报。

    “晋王朱甸,封地山西大同,现年四十有四------”

    “挑重点说。”

    “其一,晋王以大同靠近鞑靼,长年饱受入侵,自身安危为由,私养护卫兵。”

    “有多少人马?”

    “目前未确定。”

    “继续。”

    “其二,官商勾结,唯利是图,与邻国进行铁器火药等物质运输,销赃套现,甚至可能提供情报与后勤。”

    听到这里,沈安怒气一下窜了上来。

    身为朱家后人,竟干出如此卖国求荣之事!

    压住心中怒火,沈安咬牙切齿问:“可有证据?”

    “正在查探。”

    “继续。”

    “其三,与大同总兵、布政使、按察使-----等关系密切。”沈书魁梧的身体前探,硬朗的脸庞凑近,说道:“义父猜的没错,大同锦衣卫已被收买。”

    “你的意思,山西已经成了晋王的山西,宛若铜墙铁壁?”

    “孩儿不敢妄论,此乃锦衣卫发回消息。”

    “收买官员、养兵都要银两,如此多的钱财,晋王从何得来?”

    “晋王名下土地不比义父少!”

    脱口而出瞬间,沈书惊觉此话太过莽撞,打量了沈安一眼,露出诚惶诚恐的笑容。

    沈安并未在意,示意他继续说。

    “大同乃防御铁骑入侵重镇,长年饱受骚扰。每次战斗过后,物价奇高,张思维等人大发横财。”

    “张思维?”

    “著名的晋商,晋王的人。”

    沈安脑中线索,串联了起来。

    自己对付钱公公,钱公公乃晋王耳目,晋王与邻国做生意,骑兵入侵抢掠,晋王哄抬物价,大发战争横财------

    “之前李家父子说,童焕驻守的大同,年年有死伤,死伤年年持平?”

    “是说过。”看到义父眉头紧锁,沈书试探性的问:“义父,哪里不对?”

    沈安瞬间睁大双眼,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义父?”

    “书儿你说,有无此可能。晋王、童焕、鞑靼,三方-----不不不!”沈安突然站起身,来回踱步,猛地回头问:“会不会,整个山西与鞑靼串通?”

    听到如此结论,沈书直接愣住了。

    别说沈书,连淡漠的沈棋,娇俏的沈画,一同听得脸色微变。

    “义父,这----”嘴唇开了又合,沈书欲言又止。

    如此惊天的结论,他可不敢胡说。

    “战场上的死伤,谁也无法控制,大同却如此精准?年年如此精准?”

    沈安眼神放空,像是说服对方,又仿佛说服自己。

    思索许久也觉得不可能,可义父的推论却有理有据,沈画小眉头锁在一起。

    想了半天,她提出自己疑点:“我朝每年被杀将士、子民,鞑靼被杀将士,死伤人数上千人,如何作假?鞑靼能同意吗?”

    “流民、犯人、俘虏-----”沈安顿了顿,冷哼道:“如何做不了假?”

    “瞒朝廷易,瞒住大同子民却极难。如此多双眼睛,如何做到瞒天过海?”不愿意接受这个推论,沈书又提出一个悖论:“再者说,若鞑靼反悔,直接冲破大同封锁,那童焕等人即便有一百个人头也不够啊。”

    “义父也希望,仅仅是自己想多了。”沈安摇摇头,试图甩开自己脑海中,无根无据的想法。

    言毕,几人陷入沉默。

    “义父,宫里传来消息,让您入宫,于文渊阁议事。”门口传来沈琴动人的声音,她缓缓走近,说道:“公公先回了,让我将消息带给您。”

    寻着声音望去,屋外柔黄色夕阳斜斜,照着她的一袭华丽青衣,凸显出俊朗英姿。

    她右手握刀款款而来,一副唯美夕阳侠客画卷。

    琥珀色黄昏像糖在很美的远方,你的脸没有化妆我却疯狂爱上-----

    蓦然间,沈安想到了这句歌词。

    进了屋,她发觉气氛不对,目光从几人脸上扫过,柔声道:“出了何事?”

    “没事。”沈安咧嘴笑了笑,问:“学堂修建的如何?”

    “禀义父,已初具规模,月底前能完工。”

    “琴儿辛苦了。”

    只要是与钱财有关的事情,沈安全权交由她负责。

    一个女孩子家,要打理如此大的生意和琐事,她确实辛苦。

    转向沈书,沈安叮嘱道:“书儿,记住了。”

    “义父吩咐。”

    “其一,你说的所有事情,都要查出证据。”

    “明白。”

    “其二,山西不可能铁板一块,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我要你查出山西所有官员,相互间的关系,能策反则策反,无论何种手段。”

    “是!”

    “加派人手,不计钱财,缩短调查时间。”目光飘向屋外,沈安叹了口气:“晋王蠢蠢欲动了。”

    “义父从何得知?”沈画小圆脸不解。

    “鞑靼入侵时间为何提前?”沈安反问了一句。

    细细思索一番,她眸中瞳孔放大。

    不敢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晚膳自个儿吃,义父入宫了。”

    说完头也不回离开,身后紧跟着的,是始终未发一言,影子一般的沈棋。

    有锦衣卫的身份,他出入皇宫并没问题。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大门,斜阳把影子拉长,像并排着的两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