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外企生涯 » 第九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四

第九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四

    一、深圳户口

    来到深圳,公司就帮我们办了深圳户口。当时深圳虽然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但户籍人口也就100万左右。那时候年轻,没有体会户口的优势。

    没多久,我们的深圳身份证就办了下来。那时候还是一代身份证,右上角有个小T,显示我们是特区人土。当时感受最大好处就是入二线关时,走深户的窗口基本不用排队,身份证一晃,窗口的武警就会招手让你过。而拿着边防证排队的人,队伍又长,武警还会拿着你的证件仔细看,生怕你是冒牌的。如果有同伴和你一起进关,你走深户的窗口,而他要排长龙,往往会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

    还有些工厂公司招工,有些敏感岗位,如财务,收银等,如果应聘者不是深户,还会要求找深户的人对他(她)进行担保,我还替人做过担保的活,还好也没发生过什么意外。

    二、小巴车上遇匪徒

    深圳外来人口多,五花八门的人都有,赚钱的办法也是各式各样。经常有人在公交或者路上被偷被抢,如被偷钱包,被开摩托车的人抢手机抢包等,一般丢了钱财,大多数人都是自认倒霉。钱财乃身外物人没事就好。

    我们出单都是坐公交或小巴为主。而小坝上的小偷也都是高手,偷了你的东西还让你完全没知觉。有一次迪叔从小巴下车,他的他才发现屁股凉飕飕的,原来他的钱包习惯性的放在裤子的后袋,有纽扣扣住,但匪徒可以在他不知不觉间割开他裤子后面的口袋,只拿了他钱包里面的800块钱,证件还在里面。看来盗亦有道,知道深圳人没有证件,可能寸步难行。迪叔光着巴掌大的屁股在公司里晃了半天,众人也是一笑置之。D大姐笑完之后,不由评论地玩:“迪叔好可怜啊,每个月大半的工资被公司扣掉,出门坐个公交还遇上小偷……”

    有一次我和兴仔去月亮湾修洗衣机,修完也是中午时分,从月亮湾坐中巴晃回华强北得一个多小时。小巴一般有20个座位,车的左边是2个座位一排,右边是单个座位。我们是始发站上车,我坐在右边售票员背后,兴仔在左边中间那排。中午的时候特别容易困,抱着个工具包,晃着晃着就睡着了。

    走到一半,应该是在深南路深大北门附近。小巴的售票小哥拍了拍我,我朦朦胧胧中听见那小哥说:“注意你左边。”

    于是我一下醒了,转头一看,兴仔也是睡得正浓,脑袋晃来晃去。有两个人,一个在兴仔左边,一个在前面,正在伸手摸他的包前面的袋子。

    我当时手指了一下,不说:“你的干嘛?”那俩人手停了下来,有点若无其事,然后说:“下车。”于是吃一天他们两个就窜下去了。我当时也胆小,不敢拦他们。

    这是兴仔醒来了,有点懵懵懂懂的看着四周,我和兴仔说:“看一下你的包,刚才有两个人在搜你的包。”兴仔仔佃一看,发现包前包后已经被割了两个口子。但我们那是工具包,里面装的是螺丝扳手配件等,一般没有现金,也没有贵重东西。

    兴仔那时刚潮流地买了个西门子S4手机,也有个小水壶一样大,那个年代也是很酷,可以吸引街上美女的目光了。他也醒目,在车上睡觉也是把手机紧紧的拽在手里,我估计那两个人是看他拿着手机才生近去翻他的包,还想趁他睡觉拿他的手机。售票小哥看见了,也不敢得罪他们,估计他们经常坐这趟车,怕报复,所以拍醒我。

    兴仔拿着自已的手机,又摸着钱包,笑着说:“没事呀!手机在,钱包在,他的只割烂了工具包。”

    路上还是有点惊魂未定,车上就那么几个人,匪徒手里有刀,据说是手术刀那种,很快,割东西很利索。如果他们硬来,像我们这种文弱书生也不知如何是好。还好他们也是心虚,只是趁人睡觉的时候动手,不致于明目张胆地抢劫。

    我们似乎是躲过一劫,人安全,也没有钱财损失。回到维修部,也向各位同事绘声绘色地说了这个经过。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行走江湖,尽量坐单人位置,最好是售票员背后,尽量不要在车上睡觉。如果忍不住,也要尽量把钱包放到里面的口袋。

    三、第一次爬出18楼

    安装和维修空调经常要爬出去,也是有点危险。那时候也没现在这么规范,爬出去都要必须带安全带。只是后来由于房子越建越高,这一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大家都会注意,而且也有了相关的行业规范。

    阿Q曾说过以前有恐高症,但由于在这一行经常爬出去,逐渐的把他的恐高症给治好了。小D桑在喝酒时不止一次地说过,有一次中X花园装机时,为了省事爬出去没有带安全带,有一刻的疏忽,身子差点往后仰,好在手快一把抓住窗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一直在维修部,装机不多,有时拆机时也是帮忙抬机,要爬出去的机会不多。

    10月以后天气凉爽,空调变成了淡季。有一个布吉的客户,投诉了好多次,说空调噪音太大了,要求换机。这个客户好像还是跟公司的高层有点关系,所以公司很重视,让杨主任和严主管一起上门,了解情况,如果客户确实解释不过去,就把机器拆了拉回来。这台机器应该是阿Q和阿W装的,但颜却鬼使神差地把我和HGF带上了。

    客户在布吉某花园的18楼,他们上去仔细看了一下,确实是安装的时候没有装好,但室内机也有问题,导致声音确实有点大。经过他们和客户仔细沟通,客户同意我们把室内机拆走,更换一个新的室内机,保证制冷和噪音不大即可,于是当场决定把机器拆走。

    于是HGF拿出螺丝批和板手,熟练地准备拆机,拆铜管前要收雪种,在空调开机对,需要爬出去用内六角,把压缩机出口的阀门拧紧,这样压缩机转个两分钟就把所有的雪种都收到内室外机了里面,然后再把室外进口的阀门拧紧。接着就可以拆铜管把机器拿走了。

    当时没有带安全带上来,HGF在里面干活,杨和颜都是领导。于是颜和我说:“你出去收雪种拆铜管吧。”

    “没带安全带耶,我之前又没有爬出去过。”

    “没事你爬出去,坐在空调上,我手抓着你的腰后面的皮带,我们以前经常这样的。”

    于是我只能硬头皮的从窗口爬出去,颜在里面用手抓住我腰后面的皮带。

    当我脚踩着铁架,拿着内六角趴在室外机上,准备去拧的时候,刚好是低头往下看,18楼有点高不可测。顿时觉得一阵眩晕,感觉自己脚在发抖,两个大腿控制不住,不贴在机器上,不停的来回碰撞,耳朵贴在机器上,明显听到得得得的声音。一紧张,内六甲还没拧进去,手一抖,就从手里滑出来掉下去了。

    大约过了好几秒钟,才听到那六角碰到地下清脆的声音,又弹起来又掉下去,来回几次。好在是这栋大楼凹进去的旮旯位,楼下并没有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起来也后怕。

    颜笑着说:“别紧张,你是不是第一次爬出去?”我已经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说不出话的点点头。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阶段。”他叫HGF再拿个内六角,跟我说:“慢慢来。”

    于是我深呼一口气再趴下去,终于对准把内六角拧进去,感觉到脚还是不停的发抖,但已经能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行动。趴在上面两分钟再把另外一个阀门也拧紧,然后颜一用力,我就顺势爬了进来。

    这一次确实是惊心动魄,但以后再爬出去,却不会那么紧张了。

    但这一场景,在我往后多次忆苦思甜的饭局中,不自觉的说起了很多次。当年,也是经历惊险的人。

    四、安装惠而浦大冰箱

    当年惠而浦,在中国有四大合资工厂。上海和水仙的洗衣机,顺德和砚华的微波炉,BJ和雪花的冰箱,深圳和蓝波的空调。

    故我们维修部,在深圳所有的惠而浦家用电器都要维修。其中冰箱是修的最少的,因为卖得不好。

    但有一张冰箱的安装单却让我大开眼界。

    这张单是从惠而普总部派过来的。而且总部的售后主任荣少(就是第1次跟F部长一起和我们吃饭的那位)还要过来指导,并且指名要阿六(因为他技术好)来安装,我就被派到和阿六一起,也算是个学习吧。

    冰箱还需要安装?有点纳闷,而是阿六还带上一个小的气焊机,这是第一次见。

    那天荣少一早过来,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蛇口。蛇口有钱人多,原来客户是在蛇口的免税商店买的美国进口的惠而浦大冰箱。要二万多一台,听到这个价格我都傻眼了。

    客户是个年纪比较大的女人,见到我们来跟我们很客气,聊着聊着感觉就像老朋友在聊天一样。

    他买的是一个双门的大冰箱,那时是第1次见这么大的冰箱。而且冰箱上还有一个自动制冰机,两个口,一按,左边出冰块,右边出冰水。随机有过滤器,用铜管接过滤器再接自来水。用小气焊焊铜管是个技术活,所以需要阿六这种高手。

    弄清原理再安装倒也不难,只是活要做得仔细,焊铜管时不能让焊闸留在里面,否则影响大冰箱的使用。

    当年的我也算是开眼界了,惊叹于美国佬真会享受。后来才明白,美国佬不管喝什么都是加冰的,所以冰箱需要这样的设计。在中国倒不见得很适用。

    而这一次安装过程,在当年,也是值得吹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