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浮生如梦白日尽 » 第六十三章 抱膝灯前身伴影

第六十三章 抱膝灯前身伴影

    京中形势危急,依老师性情定不会就此便任奸佞横行,定是会有后续所为,如此对决已至白热化地步,甚至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看当前圣上态度,恐怕是老师危已啊!

    思及此,温彦行已是无暇他顾,日日想要写信于京中,做些对老师有助益之事,甚至开始急切盼望于守孝之期尽快完结,那样便可快马回京,帮助老师行事了。

    而至于与陆婉儿的婚约之事,儿女私情怕是要先放一放,等一等再作打算。

    因此,陆婉儿虽知温彦行与父亲禀明了二人之事,却迟迟不见他这几日来宽慰自己,定是知晓了自己与温老爷因此会面之事,该不是无法面对一个人躲了起来?

    不是故意做有罪推论,而是明明日日都见其在房中,夜夜都有烛光透窗,却就是不见其人,也不见其信。

    这让陆婉儿心中不受控制,生了些不好的猜想,本来近日胃口就已不佳,有了此等心事就更是常觉不甚踏实,夜里睡眠都开始受影响,常常抱膝灯前有些失眠和神经衰弱起来。

    到底是个女子,陆婉儿心里有些瞧不上自己,便更加赌气不愿先行去“打扰”阁楼上的人。

    僵持了半月时间,期间只有温彦行派仆僮送来一封简短书信,信上说京中有大事发生,近来让陆婉儿先行稍安勿躁,等他消息。

    收到书信后,陆婉儿虽稍有心安,却不知怎地近几日不仅食欲越来越差不得缓解,身体还有些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细微变化,而且好像月事也推了许久未至。

    原以为是情绪波动过大,延迟些日子也未可知,可当她发觉见到平日里常用的膳食,也很容易闻到味道就想呕吐之后,便心知许是要找个大夫悄悄看上一看。

    没有让玲儿去请人入温府,陆婉儿私下装扮低调,主仆二人连面容都遮掩起来,陆二小姐去城里医馆寻了一个大夫细细请了脉,果不其然,自己竟然有喜了......

    即便大夫并不知来人是谁,陆婉儿还是命玲儿给了重金,已做封口之意。大夫收了钱财,自是泯了好奇心,不打听亦忘记自己今日有此看诊一事。

    即便玲儿心下也知轻重,陆婉儿还是特意交待了她,此事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尤其是温彦行,丫鬟玲儿虽有些不明所以,却连声对二小姐的吩咐称是。

    许是此事被他人知晓尚需要时机,且少爷还在守孝之期,二小姐向来心有计策,自己定是不能破坏了其节奏才好。

    此时发觉自己有了身孕,陆婉儿是吃惊多过于惊喜,这几年本以为自己是个不能生育的体质,哪曾想突然便有了温彦行的孩子。这突如其来地变故,使得陆二小姐第一反应不是将此消息当做一个惊喜,告诉温彦行。

    而是有些偏执地在想,若要保护好肚子里的小东西,定是先不能让任何人知晓,倘若她与温公子一事到头来也碍于世俗,没有办法善终,那倒不如考虑悄悄地带着孩子离开沂州府,她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将其抚养长大......

    为了避免未来有过多牵扯纠葛,那么温家不知此事,亦不知有这么一个孩子的存在,才是当前最好的处理办法。

    陆婉儿不是不想与温彦行相伴一生,相反她特别想,自从知道自己怀了他的骨肉后,就更想了!只是,她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说出自己怀孕这件事后,可能出现的局面会是怎样的?

    她也从温彦行为数不多的几次谈及朝事中看出,相比儿女情长,他或许更放不下京中朝堂。放不下他的老师,他的百姓,他的陛下,他的抱负,他的理想......

    以前是想过,即便温家不同意,反正只要自己愿意亦可不顾一切随他入京,哪怕是一辈子不能婚娶没有名分,那也认了。

    因为陆婉儿觉得很理解他,因为她明白温彦行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亦不是贪恋其中地荣华富贵,而恰恰相反那好像就是他天生的责任,不可推卸一般。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倘若可以富贵无忧过一生,谁也不想选择在刀尖上跳舞。

    而硬是要留下来的,无非一种是野心甚大,对权利有着近乎变态的渴望;另一种,便是如温彦行和他老师这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誓要凭一己之力而有一番作为。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无私,想要克己奉公,谋利于世间百姓,以此青史名留,也算是一种贪恋吧?

    在不知自己有孕前,陆婉儿心中更多地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打算,结果能求便求,不可求也任其发展;而既已得知自己有了身孕,陆婉儿心里便是有了另一种打算,结果可求或许也不该求,因为代价可能太大,腹中胎儿不一定能够承担地起。

    要不是三月内,为稳定胎儿情况孕妇不好随意奔波走动,陆婉儿或许便已收拾行李,隐居而去了,哪怕独留下温彦行一人伤怀也不能多做解释。

    而眼下走不得,只能等到年后开春过了三月之期,那倒不如趁此时间,暗中安排些生意收尾之事。

    陆婉儿做了这样的打算后,便将丫鬟玲儿的卖身契也拿出来给她,并诚心问其日后打算。玲儿执意要跟随二小姐一辈子,即便此生不嫁人,不再回沂州府也心甘情愿。

    其实思及日后若当真要隐居生产,陆婉儿也是离不开玲儿的,心下感念小丫头愿意追随之恩情,只道日后定会不离不弃,姐妹二人即便相伴一生,玲儿也还是可以找个好人家,随时出嫁的。

    既然有了收拢生意,以备年后离去的意图,店里掌柜那自是第一个瞒不住地人。因此温家老爷那里,也很快得知了陆二小姐近来一些举动,并大概猜到了她的意图。

    不知内情的温父只以为陆婉儿这是想明白了他的话,亦想明白了她与温彦行一事的结果,既然不愿日后为妾倒不如早日斩断情丝,离开此地。

    这倒让温老爷对其甚是刮目相看,心中只觉此女子不仅做事干脆果断,就连感情之事也是丝毫不见其心软,这种快刀斩乱麻之姿态与绝不拖泥带水的魄力,倒是比世间男子们都要厉害。

    若论起来算是没有弱点之人,倘若有此心性在朝中为官,怕是想没有一番作为都不成。

    只希望等陆二小姐离去之后,守孝期过彦行也能顺利回京,亦能从此感情经历一事有所领悟,在这位二小姐身上学到些本领.......

    如此想来,此番经历倒对他那位正直执着地儿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未来一些时日,温家老爷得知陆婉儿动向后便乐得其成,未再过多纠缠,就连温夫人也是一如既往地命人送些吃食补品来,只当做不知这些事发生过,在陆婉儿处理完事情离开之前,继续尽一尽正常的地主之谊。

    近来常常抱膝灯前的,自然还有面临选择地温彦行。其实从兖州回来,他便动了想要给老师写信,打算守孝期后辞官不归地念头;而至于迟迟没有动笔,或只因不知该如何开口,也许是尚未能坚定决心......

    只是不曾想,如今京中事态竟发展成这般局面。

    等温彦行终于忙完京中回信,亦暂时想清楚了,一切还需等到年后再视情况而定。

    若老师迟迟不能起复,只要不会继续受此事牵连,没有更多危险,自己便不如当真向朝中请辞罢了!一来回京怕是也没什么用处了,二来也可不辜负婉儿情意,婚约一事或可提上日程。

    若届时父亲得知老师都已被罢相,思及朝中形势危急,便也不见得会继续认同自己该回京复职,亦对求娶京城世家千金一事,少了许多执着也未可知。

    温彦行彷徨多日,终于觉得自己稍稍冷静了些,世人只道读书人迂腐执着,却也不是一概而论地。

    只是近来婉儿性情有些疏离慵懒,虽已言明不过是受京中变故影响,未能及时顾及她的感受,却好似并未得到真正谅解。

    温彦行觉得,定是父亲说了很多不能接受的话让陆婉儿心中介怀了,可好生解释和细述自己有关未来之想法打算后,仍不见其热情,便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本欲再次寻了父亲,想要提前就如今京中形势详谈一番,却还未开口便被温父赶了出来,只说马上年关已至,请温彦行放心,自己作为府上长辈自然不会再去为难陆二小姐一介女子,一切都等府中守孝之期结束再论。

    温公子听闻却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解释一万句也不如让陆婉儿看自己用行动来证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