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霸三秦 » 第一章 楔子

第一章 楔子

    “道长,劳烦您了”

    “哎~当不得当不得!娘娘这一礼,贫道愧不敢当啊”道人连忙侧身躲过

    “阿羽,还不见过你师父?”妇人扭头斥道

    “阿羽给师父请安”

    “哎呦,小家伙都长这么高了,免礼免礼”

    “阿羽就托给道长了”

    “请娘娘放心,贫道纵使身死,也定会保住他的命的,只是这…”那道人指了指躲在妇人身后的女娃

    “姝儿她…”妇人犹豫了一下

    “她还太小了,怕生,还是留在我身边吧”妇人坚定道

    道人拱手道:“那贫道就告辞了”

    “娘亲再见!”

    妇人看着远去的那道小小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又蹲下身宠溺地揉了揉身后女娃的头,泪眼呢喃道:“姝儿,我的姝儿”

    女娃不知道自己的娘亲为什么会掉眼泪,但她连忙抬起稚嫩的小手在妇人的眼睛上擦了擦,道:“娘亲不哭,姝儿一直都在呢”

    “嗯,娘亲不哭,娘亲不哭”妇人紧紧的将女娃抱在怀里,神色痛苦,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阿羽,是娘亲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姝儿,但…但是娘亲真的没有办法了

    大秦历29年,咸阳城皇宫徵柯殿发生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大火,蓉卢夫人荣氏连带十七皇子赢羽,十八公主赢姝,以及整座宫殿的婢女侍者共一百四十余人命连同大火一起消失殆尽,生不见人,死无全尸,天下震动

    九年后,始皇第一次东巡被刺,昏迷了两个月,此后各种谣言纷纷传说,逐渐形成了一首童谣:

    辛亥徽柯殿,太簇火炎焱

    癸卯四东巡,天下永不安

    大秦历37年三月

    刚清醒过来的嬴政显得更加消瘦,并且脾气更加残暴,只要有不如意事动辄就是凌迟,车裂

    之后嬴政又坚持东巡了两次,劳民伤财,赋税更是增至十税一,再加上去岁时的蝗灾,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金銮殿上

    坐在皇位上的嬴政已经两鬓斑白,丝毫不见当初横扫六国的雄霸,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髦老之年

    但如果你与他对视的话,那犀如星芒的眼神仿佛能活生生将你吞没,尽管显得如此疲惫不堪,大秦仍旧没有乱,天下仍是大秦的天下,没有任何佞臣敢作祟

    这,便是始皇嬴政,这,便是大秦祖龙,那个传说中的男人!

    至于谏言阻止嬴政东巡的忠臣……不提也罢

    嬴政俯瞰着群臣,沉声道:

    “自朕登基以来十数载,自认为日夜操劳,不敢享乐,才有了如今的国富民强”

    秦始皇的声音响彻殿堂,目光游离,堂下的众臣仿佛被巨龙盯上一般浑身瘫软,低头不语

    “但是,朕才不过东巡三次,你们却跟朕说国库亏空,无钱筹办东巡事宜,难不成,这钱,它自己还能飞了不成!”

    “砰!”嬴政愤怒的一挥袖,将面前案桌上的一个玉如意打碎在地,碎玉四溅,其中有一片摔到上卿蒙毅的脚边,一片摔到丞相李斯的脚边

    还有一片好巧不巧砸到一个文官,疼的那文官龇牙咧嘴,但就是不敢出声

    忍住,必须忍住!那文官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打气

    蒙毅站了出来,他是镇北大将军蒙恬的哥哥,如今蒙家军政两把手,不可谓不风光

    他拱手道:

    “启禀陛下,此次筹钱事宜由王内史全权操办,今日王内史抱恙不早朝,定是料到陛下会追问此事,臣以为,陛下应传王内史上朝当面质问此事”

    嬴政道:“可”

    这时一个太监踏着小碎步从嬴政身后出现,恭敬的递出一个新的玉如意

    一旁的小黄门尖锐的声音响起:

    “传王内史觐见——”

    治粟内史,秦朝九卿之一,掌管财政税收

    一炷香后,王佳宝匆匆忙忙的赶到,二话不说立马跪倒在地,尽量将身子紧贴在地面上,哭喊道:“陛下,臣冤枉啊陛下!”

    嬴政只是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没有说话

    王佳宝哭了一会,见圣上没有说话的意思,连忙识趣的止住了哭声,道:“实在不是老臣贪污啊陛下,自从去岁以来灾祸频发,为了赈济灾民,国库支出日益加剧,往年积攒的银两更是如流水一般流出,臣光是看那账目尤自胆颤哪陛下!何况…何况…”

    “何况什么?不要怕,有什么事大胆的说出来,自有陛下为你撑腰”这时丞相李斯看似若无其事的说道

    王佳宝一咬牙,道:“何况公子扶苏在一个月前递上奏折说边军缺粮,此事臣想太尉应是知情的,然后拨款边军五十万石粮食,陛下,臣冤枉啊!”

    嬴政登时惊了,但面不改色,沉声道:“太尉何在?这事朕怎么不知道?”

    国尉缭暗道一声不妙,他站出来道:

    “陛下,老臣并不知道此事,请陛下明察”

    这个回答不可谓不精妙,但也算不上多好,既然李斯敢这么做,那就说明粮仓肯定少了五十万石,至于给了边军,傻子才会信,国尉缭如今只能装作不知道,将皮球踢了回去,况且他确实事先不知道

    这时,王佳宝惊怒道:

    “不可能!陛下!现在去搜太尉府,定能查出臣上交给太尉的奏折,这是不可能有假的,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这下好了,国尉缭再傻也知道这是一个死局,如果真在他府上找到奏折,基本上就凉凉了

    正在国尉缭束手无策时,蒙毅站了出来,道:“陛下,王佳宝的话断然不可信哪,陛下想过没有,去岁刚给边军运过去五百万石粮食,这才不过4个月,那是二十万大军啊,不是二十万头猪!五百万石粮食足够支撑二十万大军半年的伙食,如今才过去不到4个月”

    “王内史,老夫倒想问问你,这时候边军怎么会找我们借粮?况且今年税收本就不高,国库粮仓本就不多,但是却凭空消失了五十万石粮食,这事你该如何解释?”

    “臣…”

    “就算边军真的缺粮,可世人皆知,如今的边军总督军是大公子扶苏,而大公子素有仁义之名,如今尚有十万灾民未哺,以大公子的性格来说,他会同意来找陛下求粮吗?难不成大公子是在假仁假义吗!还是说,大公子并没有来借粮,是你在这里信口胡诌,污蔑大公子的声誉?有道是污人名望,如杀人父母,难不成,今日你将锅甩给大公子,明日你还要弑君不成!”蒙毅指着王佳宝说道

    “那么,如果边军并没有上奏疏求发粮,你又一口咬定你上了奏折给太尉,我是不是可以断定你在污蔑太尉?众人皆知,太尉乃是陛下肱骨大臣,真要是听了你的话,陛下将太尉杀了,那又将我等置于何地?将天下名士置于何地?你这是在打陛下的脸!而污蔑朝廷重臣可是重罪!”

    “还有,你身为治粟内史,却连个粮仓都看管不好,尸位素餐之辈!”

    王佳宝顿时吓得屁滚尿流,想狡辩却不知道该如何辩驳:“我…臣冤枉…”

    不料王佳宝刚想求情,蒙毅继续说道:“就算不治你的尸位素餐之罪,但是你知而不报,此乃欺君!依秦律当斩!此数罪并罚,就算将你凌迟也不为过!”

    蒙毅猛然转身朝着嬴政撩袍下跪道:“陛下!今日臣替河间郡数十万百姓讨一个公道!恳请陛下下旨将王佳宝车裂,悬首于城门!以平息百姓之冤!”

    这惩罚不可谓不重,但要说轻,在这个皇帝酷爱重刑的秦朝,绝对算是很好的了

    这时丞相李斯出列道:“王佳宝罪孽滔天,死有余辜!但让他如此轻易死去莫不是太轻松了,依老臣看可以将他发配边疆,让他感受一下边疆苦寒,也好让他生不如死”

    这个惩罚,乍一听确实比车裂要狠,毕竟谁都清楚生不如死要比死亡更可怕,但…其实仔细分析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刑罚真的太轻了,不说李斯作为丞相,在发配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使点小手段将王佳宝救下来然后给他一些钱财让他隐姓埋名,等风波过去了换个身份又是一条好汉

    就算发配了也就是一两年的事,一两年过后,李斯在皇帝身边再美言几句就又回来了

    所以这个刑罚真的很轻很轻

    嬴政有点头痛,他道:“这件事御史台怎么看哪?”

    御史中丞齐海站了出来,说道:“禀陛下,大秦律第一条明文规定,弑君者以枭首论处

    大秦律第十三条有明文规定,诬告朝廷重臣处以车裂

    大秦律第三条,欺君论罪处以腰斩

    大秦律第八十四条,偷盗国库可以视为叛国罪论处,处以磔刑

    综上所述,王佳宝应处以生戮附磔刑,加之枭首”

    嬴政揉了揉额头,道:“廷尉何在?就按照齐爱卿说的办吧”

    “喏!”

    “等等,顺便将他九族一起诛了”

    “喏!”

    这时蒙毅带头跪地道:“陛下仁慈!”

    众大臣也纷纷跪地高喊道:“陛下仁慈!”

    当王佳宝知道自己要受磔刑后,面色瞬间变得惨白,然后又疯了一般狂笑不止

    “昏君!昏君!哈哈哈!哈哈哈哈!龙障眼兮就木焉,垂死病兮求仙丹,天地反复兮大厦崩”

    “大厦崩!大厦崩矣!!!哈哈哈!嬴政狗贼!你的皇位坐不了多久了!哈哈哈哈………”

    笑声越来越小,直至听不见

    嬴政听到这这句话,整个人都不淡定了,道:

    “这句话是谁说的?”

    堂下无人吱声

    “这句话谁说的!”嬴政猛的一拍桌子,暴喝道

    堂下有人忍不住吓晕了过去

    “谁?在朝堂上尚且不重仪表,堂下又如何?拉出去,枭首!”

    李斯又站了出来,道:“禀陛下,近日城中确有此流言,但臣以为此事不足为惧,给臣四天…不,一天时间,定还陛下耳目清明”

    “朕是说这话是谁说的”嬴政慢悠悠的又重复了一遍

    “这…这个,臣不知”

    “是谁说的!”嬴政又大声说了一遍

    这时国尉缭站了出来,道:“臣亲耳听见,是罪臣王佳宝亲口所说!”

    “朕记得,朕待他不薄吧?”嬴政没来由的说了一句,过了几息,又道:

    “近日跟王佳宝接触的大臣都有谁?”

    “启禀陛下,近日跟王佳宝有接触的大臣有……”姜太仆听闻是他的工作,连忙站了出来,挑挑捡捡十余号人,但并没有提到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重臣

    这不是说李斯,赵高跟王佳宝没有来往,而是说姜嵩并不想得罪李斯和赵高,毕竟朝堂上谁不知道现在李斯和赵高二人最得圣宠,就连蒙家的蒙毅都要往后站

    嬴政挥了挥手,道:“朕知道了,将这些人全部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喏”

    “好了,朕乏了,都退下吧”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是夜,太尉府

    阴暗的密室内站着四个人,赫然是蒙毅,国尉缭和通武候王贲,以及一个面具人

    国尉缭叹了一口气,道:“唉,此事是我大意了,竟让王佳宝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府上做了手脚,今日,还是要多谢蒙大人了,不然我我可能就无缘见到殿下登基了”说着,他不知从哪翻出一封奏折,放在众人面前的桌子上

    蒙毅连忙摆了摆手,道:“哪里哪里,举手之劳罢了,况且你我同是为殿下办事,今后殿下登基还是需要互相扶持才是,到时候莫要忘了我这个老哥了”

    “今日之恩,缭不敢或忘”

    等他们叙完旧,面具人道:“根据最新消息,中车府令赵高决定让王佳宝在第四次东巡时毒杀君上”

    “什么!”

    “什么!”

    蒙毅等人齐齐色变

    等他们消化完,面具人继续说道:

    “情报里有指出,李斯如今已经在准备举家迁移了,至于去哪里还不确定”

    王贲听完,直接否定道:“这不可能!李斯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要财有财要名有名,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面具人冷哼一声,道:“不管你们信不信,这都是事实,相信这几年你们应该已经见识过我的情报能力了,断然不会出错”

    大家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蒙毅叹道:“堂堂一朝丞相啊,真是令人唏嘘”

    “如果皇上再保持几年清醒,可能李斯都不会这么铤而走险”国尉缭感慨的说道

    登时气氛凝固起来,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但事实确实是这样,若非如今嬴政痴迷于仙丹祈求长生不老,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明君之风,不然也不会出现赵高这个地头蛇和李斯无奈的举动,当然他们更不会被面前的面具人拉上叛国的贼船

    面具人道:“你们说,如果让君上知道当朝宰相跟人密谋造反的话,会如何?”

    “会直接被下狱!谁不知道李斯怕死,如今李斯已经被赵高拉上了他的船,再无回头的可能了”蒙毅皱眉说道

    国尉缭和王贲听后,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事怎么这么熟悉呢?

    面具人道:“是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在君上出巡前开始行动,到时候我们以摔杯为号”

    “是!”众人齐声道

    “关于我是谁,等计划开始时你们就知道了”面具人道

    “好了好了,时间不早了,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