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起风云归微尘 » 29、孔甲

29、孔甲

    所谓县学,便是将天下读书人,但却又未能当成官的人。集结在一起教书育人,这些教育出来的学子们,大多都前往咸阳进行科考,往往只有前几名能够进入帝国学院学习。这儿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图个有知识,未来不至于被骗。当然,若是真能走那狗屎运,一举中举,成为那官老爷,也是他们心中的幻想。

    这儿读书的人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上至县令子女,下至务农百姓。原因无他,偌大的泗水县只有一个县学院。这个学院取名为青蓝书院,取自于荀夫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寓意颇深。院长名为孔甲,曾修学于小圣贤庄,他自称孔夫子后人。在小圣贤庄中辈分极高,据说称得上是荀夫子的师弟。就连当今小圣贤庄掌门,儒家领军人物,伏念见到他也需行弟子礼,恭敬的叫声小师叔。

    他年仅41岁,本应是事业的上升期,借助小圣贤庄的地位,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再不济也能捞到个地方,大官当当。奈何他气运太差,把曾就学于荀子门下,如今,当朝左丞相李斯,给得罪的死死的。无可奈何,不能为官,便只能找了个地儿,开了家书院。说好听点,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这样做是厚积薄发,修身养性。但说的难听点就是抑郁不得志。

    这间书院包含了整个泗水县的想要读书的孩子。一共分为三个班,分别是基础班,提升班和科考班。基础班教人认字,句读。提升班教人四书五经。科考班教人科举应试。其中科考班人数最多,但孔甲却从不在科考班任教,长期认教于提升班。这三个班之间没有年龄的限制,尤其是科考班,下至12岁学徒,上至60岁老顽童,皆有。毕竟科考是一道门槛,不是一般人能够越过的。

    刘煓的儿子刘仲,打小就聪明,如今12岁,在提升班学习。深得孔甲喜爱,如今,刘季想要进书院学习。但令刘煓和王含始纠结的事,刘季虽不记得曾经的事,但好像曾经学过的读书写字,没有忘。所以不应在基础班学习,但想要直接进提升班就得接受孔甲的考核。

    孔甲道:“我听你哥哥提起过你,他说你早慧,凭借他的教育,六岁便能识得千百文字。真还是假?”

    刘季内心不由得诽谤刘仲,不过还是恭敬的道:“都是哥哥教的好,四说五经吾皆习之。”

    孔甲道:“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五点,你认为应以什么为重?”

    刘季应声道:“此言出自儒家经典《中庸》第二十章,由孔子嫡孙子思所言,意为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接着继续说道:“在道德实践中,知与行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善,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就能达到目的。为了能行,必须先知.儒家主张的博学,首先是学道、学礼,学文。学道便是追求真理,学礼即“六艺”,学文即古代文献,也是博学求知的快捷途径,掌握前人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经验总结。有不懂的问题就要请教别人,并把学来的东西,经过认真的思考,深刻领会,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柝,考察,才能了解亊物的本质,不被现象所迷惑。人学习之后,就明白做人的道理,再把所学的知识去付诸行动,即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努力,永无止境,在道德实践的征途上日益前进。”

    孔甲望着他侃侃而谈,神色从容。大为赞赏,道:“从今天起,你便是我青蓝书院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