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一百零二章:武关之前

第一百零二章:武关之前

    刘备勒住马,眼前是武关高大的城楼。

    武关的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是天下有名的雄关。关的西面地势较为平坦,刘备一路行来十分的轻松,不过程昱告诉他,一旦出关东行,就要沿着山腰盘曲而过,不但崖高谷深,狭窄难行,而且时常有盗匪出没。

    “都乡侯当日守此地之时,以何法御之?”刘备转过头来向前来迎接他的张邈问道。

    曹操治理地方的方法别具一格,当年在洛阳使用五色大棒就可见端倪,所以有了这个机会,刘备忍不住便探听一番。

    “都乡侯当日也没有用什么新鲜的法子,”张邈笑着用手中的马鞭一指关前的大平坡,“只是在那里演武三日,并且诏告关内的百姓可以前去观看,至于通向长安这一边的百姓便不许了。”通往长安的老百姓如果看了,武关被占的消息很快就会传进袁槐的耳朵里,所以曹操当时算是区别对待了一下。

    “原来是用了这个法子,”刘备失笑起来。这个“敲山震虎”的法子其实十分简单,不过也相当的有效,毕竟周围的盗匪大多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所组成,所以一向对官兵的态度就是“打不赢就跑”。曹操这一手玩的正是切中了盗匪们的心思,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极佳战例。

    “张将军,宛城眼下情势如何?”一旁的程昱问道。

    “宛城现有马步兵各一万人,弓箭兵五千,粮草可支四个月。湖阳以北的兵马有五千,为曹仁将军所统领,刘表若有异动,飞马可在三个时辰之内赶回宛城告急。”

    程昱本来想问的是宛城是否已与刘表交战过,但张邈给出的信息远比他期望得到的要多很多,尤其是曹仁的这道防线居然可以如此严密,显然布置了不止一天,而且阵容如此完整,看来刘表还安安静静的在襄阳待着,没有给宛城添什么麻烦。

    “为什么宛城兵马如此之少?”程昱有些奇怪。他听荀彧说过当日曹操带领一万大军去攻打袁术,结果博山一战而定胜负,接下来就是切瓜砍菜的打下了南阳全境,后来又计得武关,前后收降的兵马就有七八万之多,结果现在只有区区的三万人,这不免让程昱觉得有些诧异。

    “都乡侯得了宛城之后,便将手下的十万大军中老弱之人挑选出来,分发了数日的口粮之后便尽数遣散回家,只留下了这三万精壮之士。”说起这个,张邈兴致高了起来,“这三万精锐之士确实非同小可,张某也不是第一天带兵,但是这般虎狼之旅确实不多见。”

    “谁为都乡侯练兵?”刘备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原本是阳平的乐进乐文谦,此人果敢无匹,骁勇非凡,不过听说他脾气稍微急噪些。这些日子忙着备战刘表与孙坚,乐将军便到博望一带去了,现在训练新兵的是刚入军的钜平人于禁于文则,此人治军甚严,不过都乡侯曾不止一次的赞许,说他有司马之才。”

    刘备心中一阵黯然。

    于禁练兵的本领惊人,若是就刘备所知道的历史来说,三十万黄巾军精选出八万青州兵之后,于禁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把这八万人打造成了天下有名的雄师,这比陈到练白耳、曹纯训虎豹、曹豹练丹阳都要难得多,因为于禁练的是八万人,而且时间有限。

    当年北海相会于于则府上,这于禁与徐晃、张辽两人共抗颜良、文丑,现在于禁投身曹操帐下,而张辽还在并州高颖那里,音信难通。

    “旧友三四,宇内飘零,”刘备不期然的想起这句话,心中涌上了一股难言的滋味。

    “主公,刘表不知我等前往宛城相助,正可用奇兵以破之。”程昱笑道,“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仲德快说有何良策?”刘备精神一振,忙收拾心情,转头问程昱。

    “主公不妨大张旗鼓进宛城,不过此间人马却须多留在宛城以北的林中暗藏,同时遣人回长安,让文若找一个身形相貌与主公相似之人装扮成主公模样。刘表若知主公到了宛城,心中必生惧意,不过他会想到主公新得长安,未必能有暇来宛城,故此定会遣人往长安哨探。长安既有假主公,则刘表心中定以为主公无暇分身,此时正是攻打宛城之绝佳机会。”

    “说的不错,”刘备眼睛一亮,“若不花点心思,只怕以刘表怯战的脾气,再等几年也分不出胜负来。仲德接着说,之后又该如何?”

    “刘表要攻,必选弱处。许昌有大兵四万,且中牟常有屯兵,刘表不敢正眼相看,都乡侯曹孟德若在宛城,刘表定不敢攻宛城,只会取穰城,徐图商县、西城两处。不过主公只带些许人马进宛城,明是示之以强,实却示之以弱,刘表会以为宛城守将心怯,故定会前来攻打宛城。”

    “先让曹仁将军诈败,再诱之到宛城城下,城外伏兵正可与曹仁将军合兵一处掩杀其归路,将其困死于城下。”刘备接过程昱的话头,一口气说完,只觉得胸中畅快淋漓,不禁哈哈大笑。

    “正是如此,”程昱笑道,“主公还可派人前往许昌,暗调一万大军伏于新野城外。刘表大军被我军困于宛城,必会求救于襄阳,那时救兵不虞有他,则将中我伏兵之计。”

    “妙,极妙,”刘备忍不住赞道。与程昱相处的越久,刘备越发现这个谋士的不同凡响,准确的说,是不同的谋士会有不同的风格。

    戏志才喜欢出奇兵,颇有点“语不惊死不休”的风格;荀彧与荀攸这叔侄二人都有点贵胄气,喜欢在计谋中透出一点泱泱大度的气息来;程昱则是一个标准的心理战策划大师,对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很有一套,从扶风的“空城计”到刚才他提的宛城防守反击策略,都有很明显的个人特点。

    与这些智慧非凡的谋士们打交道,虽然时常得绞尽脑汁的思考,不过刘备倒是越来越喜欢这其中的乐趣。

    “汝南公,宛城有一个人正等着您呢。”张邈刚才一直插不上话,这会见有空,赶紧说道。

    “是谁要见我?”刘备有些好奇。

    “刘晔刘子义,听说是什么问卜于祖的事,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张邈脸一红。即便是他刚才说的这些也还是夏侯惇告诉他的,临了还一个劲的叮嘱他见谁都不要说,可他这会见刘备与程昱谈笑风生的就好象已经规划好了宛城的战事,心里颇觉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就插了句话。

    “问卜于祖”,程昱眉头一皱,旋即脸色大变,“主公速至宛城,务必留下此人,死活都可不计。”

    “什么?”刘备没有想到程昱会做出这么大的反应,顿时吓了一跳。

    **

    晚上有点事,这会就得出门,先把一章发上来。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