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三十八章:事有两难

第三十八章:事有两难

    雁门关头,所有人都看向刘备,等待他对是否救代县做出一个决定,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刘备十分犯难。

    刘备犯难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现在的身份只是掌符节的外交使臣,如果擅自领兵,很容易被朝中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擅专诛杀”,以灵帝对他的忌惮,这件事肯定能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文章出来,更何况他现在还从和连手中取回了麟月刀,这是光武皇帝的宝物,一定要尽早送呈给灵帝,否则便会被视做有“匿宝之心”,这两个罪名加起来,不但刘备自身难保,还会牵连到王允等人,甚至有可能把刘虞牵扯进去。

    刘备的另一个难处在于士兵。现在雁门关上的士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原本驻守于此的兵马,共计四千多人,这是绝对不能调动的兵马,;另一部分则是刘备目下手中的五千兵马,这其中还包括了晋阳借来的四千兵马。

    如果单纯是平定一个地方的叛乱,五千兵马应该是绰有余裕,不过这次显然有些吃力,因为在代县叛乱的不是汉人,而是乌桓人。

    说起来,这次乌桓叛乱与刘备也有很大的关系。刘备与和连最后的商谈结果中有在酒泉、雁门与右北平等地设立边市的内容,鲜卑可以在边市中获得极大的好处。和连迫不及待的要以这个消息向族人表现自己的能力,因此这个消息在三天之内传遍了雁门附近的鲜卑部落。

    鲜卑可以与汉朝共设边市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乌桓和匈奴人的耳中,有“特殊照顾”的南匈奴倒还好,乌桓与鲜卑一向互有攻掠,自然不能指望在边市获得利益,于是几个乌桓部落便想趁机发难,希望刘备在他们的压力下也与乌桓开边市。没想到第一天也就几个部落滋事,到了第二日居然就已经扩大到将近四十个部落,同时一些迁徙到代县的罪徒也趁机发难。按照代县县令在告急文书中的说法,光是围攻代县的乌桓人就有一万六千多人,而城中守军只不过才三千。

    刘备盘算了一下,代县肯定不会只向雁门一处告急,相信云中、定襄、五原、渔阳这些地方都已经收到了代县的告急文书,如果他不救代县,最多拖上几天,一定会有别处派兵去救。

    “莫若君侯回京,代县之事交付云长与公明前去,事毕之后,着二人将兵马还到晋阳也就是了。”戏志才在一旁劝道。

    刘备缓缓摇头,“若今日备不顾而去,日后纵然无灾无祸,备心亦实难安。料想此处去代县不远,未若我等速速前去,平定之后即刻便行,则回京时日也拖不了什么。再者,备若不顾而去,焉知朝中无人说我妄食君黍?先生勿再劝阻,备主意已定。”

    戏志才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微微苦笑一下,“既是君侯决意如此,戏某愿为君侯谋之。”

    刘备大喜,忙道“先生请说。”

    戏志才唤军士取来地图,指着代县道,“代县位于代郡之中,地广而人稀,汉蛮混杂,而尤以蛮为众多。君侯若是率兵前往代县,则无非以城池固守。此时正值隆冬,代县能得粮草几何?若是其他郡县救兵迟迟不到,则我军危矣。兵法云‘敌主我客,唯于直入,务其一处,使敌散而制’,君侯何不直击乌桓滋事之首要部落?如书信之言,此次率先滋事之部落在马城,离雁门不过两日路程,只要将此部落一举成擒,则其众必散去。”

    “好一个擒贼擒王之计,备便如先生所言。”刘备大喜过望,大声传令道,“赵云何在?”

    “末将在。”赵云应道。

    “今派你统帅一千人为先锋,直趋马城,不得有误。”

    刘备又道,“徐晃何在?”

    “在。”

    “今派你统帅一千人为后队,可速调集五日之粮,沿途补给不得怠慢。”

    刘备转头看看关羽,就见关羽嘴唇微颤,分明是心切对自己的分派。“云长便随在我身旁,守护中军之职非轻,云长须倍加小心。”

    关羽听说自己不能独自领军,脸上立刻流露出失望之色,戏志才站在一旁看见刘备脸上似笑非笑,顿时若有所悟,不由也微笑起来。

    **

    大军疾行了两天,终于到达马城之前。

    马背上,刘备正在举目远眺,身后戏志才策马跟了上来。

    “先生找备有事?”刘备这两日一直在等戏志才找他说关羽的安排,没想到戏志才始终不说,倒让刘备有些诧异。

    “君侯深喑用将之道,志才何必多言。”戏志才说完,与刘备相视一眼,彼此都感莫逆于心,不由一起微笑起来。

    “先生以为云长堪大用否?”刘备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志才尝与云长闲谈,我观其才具可堪一郡之任,以其武艺而言,非黄将军不能敌也,不过其人心高气傲,虽御下以宽厚却不得邀其心,日后若不能收敛傲气,恐有大祸。”戏志才知道刘备问得目的,回答的也就十分详尽。

    “先生所言不错,若云长多些磨砺,可为世之良将”刘备长叹一口气道。关羽的傲气可谓“名传千古”,但是有一点:关羽的傲气不是没有资本。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有才能的人狂那是性格,没有才能的人狂那是傻冒。

    戏志才笑了笑,没有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君侯,那是什么?”戏志才忽然指向左方的一片松林。

    刘备循着戏志才的手指看去,就见松林旁的山坡处隐约可见旗帜影影绰绰。刘备不禁一皱眉,召来军曹问道,“前锋可曾派斥侯四下查探过?”

    “禀报君侯,前部赵将军曾派斥侯禀报,说道前方有我军与乌桓兵马麾战,只是不知是哪路人马,眼下正在查探。”

    刘备与戏志才对看了一眼,都对这个消息感到诧异。“我们过去看看,或许可以施以援手也未可知。”刘备说完,当先要向那山坡驰去。

    “君侯且慢”,戏志才连忙叫住刘备,“马城多为乌桓之民居住,此地既有争战,料想乌桓兵马瞬息可至,君侯要去观望,只怕身陷重围。”

    “无妨,”刘备笑了笑,他对关羽、赵云和徐晃三人十分的信赖,凭着这三人与五千兵马,料想等闲的数千乌桓军卒还围不住他。

    戏志才见苦劝不得,只好摇摇头,招呼关羽率兵马赶紧跟上。

    山坡上,刘备与戏志才被山坡下的场面惊得面面相觑,关羽则神情关注,眼中精芒连闪。

    山坡下,大约有两三千乌桓兵马已将数十名汉军团团围住,但是令刘备惊讶的是一员年轻武将正挥动手中的兵刃左冲右杀,乌桓士兵被杀的人仰马翻,竟没有一人能挡住那员武将的一击。

    “此人武艺绝不下于黄将军,或者尤有过之。”戏志才轻声说道。

    刘备心神剧颤,能让一个曾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过黄忠冲阵杀敌的人说出这样一句话,这样的人物天下间能有几人?

    “此人兵刃颇不顺手。”关羽忽然开口道。

    “云长何以知之?”刘备惊讶的看向关羽。

    “此人手中一柄长枪倒也使得风雨不透,只是细看此人常有钩、拖之技,此绝非枪法中所有。”

    “关大哥所言甚是,”赵云带领前锋转了过来,正在山坡上与刘备会合了。赵云见刘备等人都在看阵中那员将,又听关羽评说那人使枪的手法,忍不住接过话头。

    戏志才不知赵云的枪法如何,但是刘备却知道,纵看三国时期中使枪的武将,赵云绝对在三甲之内,他既然同意关羽的看法,可见那武将平日使得便不是长枪。

    “子龙以为此人惯使什么兵器?”关羽转头问赵云。

    赵云微微一笑,“关大哥已知此人擅用何种兵器,何必问我?”

    关羽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也不说话。

    他两人一番对话把身旁的戏志才听的一头雾水,忙问道,“二位将军既知这员将使的是何兵器,我军中若有,何妨为他更换?”

    赵云苦笑道,“先生可知此人所用之兵器非我军中所有,他惯用的乃是方天画戟。”

    刘备心中再无疑问,眼前这个年轻的武将正是日后扬名虎牢关前的无敌猛将——吕布,而他身后那些兵士皆是并州兵马,因为此时吕布已是并州刺史丁原帐下的主簿。

    看着吕布在阵中左冲右突,刘备忽然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是貂禅的丈夫,顿时头疼不已。

    “主公,那将有些不妥,”赵云忽然低声道。

    “为何?”刘备茫然的看着赵云,他脑袋里还装着他和吕布的这笔糊涂账。

    “主公你看那处,定是乌桓援兵赶到了。”赵云手指马城方向,众人果然看见数千兵马正向山坡处奔来。

    “此人勇猛无匹,若是被这些乌桓兵士所杀,甚是可惜。”戏志才叹息道,他摸不清楚刘备还在想什么。

    “救还是不救?”刘备看着山坡下还在酣战的吕布,不由一阵为难。

    **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刀子写的还行,就请高抬贵手,点点推荐票吧,刀子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