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门宗师 » 第九十四章 天师敕封

第九十四章 天师敕封

    陆陆续续,384位道门弟子到齐。

    由天师特使宣读法旨,命我为督阵,命神宵,净明,上清三派为护持,其余众位依次排序,按易经方圆图之数,按64卦之384爻组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宫之所处,各自排列布阵。

    易经方圆图,乃是宋朝时陈抟祖师所授,后传至邵雍,而后流传于世的梅花易数,也便由此图演变而来。

    这一图不仅蕴含了巨大的宇宙能量,同时也包含生生不息之巨大能量,效法天地方圆之象,以八荒之气在其中周游流转,便能够源源不断,愈用愈强,愈用愈多,老子形容这种力量,叫圣人不积,既以予人己愈多。在阵中的法师们,不用积蓄自身之力,仅靠气体的运转,便能接通天地,得到连绵不绝的能量。

    果然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壬寅年,丁未月,己卯日,丁卯时。

    年月日时大利,在之前早已选定始祖山前的空地筑坛布阵,只等吉时一到,便各自归位,摧动日月之轮开始流转。

    众人各自身着法袍,按易经64卦方位依次排列,各就各位。

    待到卯时三刻,只听得一声“起!”众人各自掐起雷诀,念动咒语。

    一时间,顶上乌云由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骤风突起,只吹得众位法师的法袍衣角呼呼作响。

    我与神霄,净明,上清三位法师在坛前作法升表,天皇令牌击时,令声响彻山谷。

    “谨召阳明神,朱殷火速奔!”

    “以今恭奉雷霆都司分司雷霆应化坛,当坛焚香下令号召!”

    “三天门下元始殿前,左辟非昌杨大将军速出班来为吾振金钟!”

    36支表筒,逐一点燃,而后表筒在“砰”的一声后,随着一道道金光直达九天应元府,刹那间雷部三十六将均已星火到坛,只待一声令下。

    坚跟着便是宣读檄文,宣读今日所行之事,宣读完毕又是一道金光随着表筒直冲云霄,径达九天。

    只见雷部三十六将收到任务后,由坛上升起,而后合而为一,化作一道极为耀眼之光芒,合拢之时,上方云朵亦随之而动,竟也随着阵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

    这一细微变化后来被众网友捕捉到以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众说纷纭,然而究竟所为何事,却是无人知晓,仅能靠臆测了。

    闲言不叙,三十六将由始祖山出发,不一刻便抵达了倭国穷士山顶。

    这里亦聚集小日子本国的77位黑头法师,靠着一点微末道行,引发当年在中原大地预埋的一些法器物件,以图能够掀起什么波澜。

    但他忽略了一点,我中原大地除了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以外,更加重要的是后方有一大堆神灵,而这些神灵时刻都在守护着华夏大地。虽然有遭逢苦难之时,却总能安然无恙。

    起起伏伏,本是生命的常态。就如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一样。

    有人总在说,为什么有神灵护佑,还会有那么多的苦难,当年被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其实你在被入侵时,他们也在上届争斗,华夏民族的胜利,更多的时候是精神意志的胜利,而这些意志,本质上都是来自于神灵。

    更有甚者关键时刻他们不得不亲自下场,便化身战神,伟人,领袖,军师,从而拨乱反正,使天下回归正常后,又功遂身退,回归天庭去了。

    穷士山上。

    这77名法师正自口中念念有词,召集了许多乌七八糟的精灵,以众多精灵架起了一道鹊桥,直通上海陆家嘴,而后由这道桥来传递运输,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温关王马四将首当其冲,关二爷抡起青龙刀,手起刀落,那鹊桥便轰然倒塌。

    四帅本是中土最受欢迎的守护神,此刻亲眼看见这些丑恶的家伙在对付中土,自是毫不客气,鹊桥已塌,众精灵均被收进乾坤袋中。

    而这几十位法师正不知是何情况之时,被三十六将几十人的魂魄一手一个,丢进了穷士山顶的火山口里去了。

    原本还以为会是一场恶仗,谁想如此轻松就解决了。

    日后那些法师们的魂魄被封印在火山之中,左冲右突,差点引发了沉睡几百年的穷士山的喷发,这是后话了,在此不表。

    经此一战,小日子本国的法师力量几乎全部被屠戮殆尽,料想未来几十年再想以此发动一次上规模的灵异战,怕是不可能了。

    原本铆足了劲要恶战个几天几夜的法师们,这才不到一个时辰,便被告知已大获全胜,高兴之余,却不免有些扫兴,都十分愕然地问道:啊?就这?小日子也太不堪一击了吧!

    事成之后迅速向师父汇报战况,师父亦觉得愕然,竟然如此迅速。

    “师父,我仍有一事未解。”

    “你是想说虽然打败了小日子,剑和印仍然不知所踪是吗?”

    “正是!此事仍不知从何下手才好。”

    “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和你说,前几日你发过来的日语文件,便有关于印剑的内容,我们根据上面的记录,已经完璧归赵了。这又是你的一大功劳!”

    战胜小倭瓜,一雪前耻,天师闻讯后大喜,招呼众人前往天师府,由天师亲自主持为大家举办庆功宴。

    天师府。

    宴会厅里,足足排了几十桌,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忽然一阵欢呼声,天师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各位道友,各位同修,如意吉祥!”

    “鄙人今天在此略备薄宴,一来是恭喜各位成就不世勋功,二来是感谢各位为我华夏民族的安定团结做出的伟大贡献!”

    “我提议,这第一杯酒,敬我们伟大的祖国,愿祖国繁荣昌盛,愿人们幸福安康!”

    “这第二杯,敬我们老祖天师,道脉永续,道法兴隆,永佑中华!”

    “这第三杯,敬我们各位道友,同心同德,共创奇迹!”

    酒过三巡,天师正色道:“我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多灾多难,全赖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得道高人在背后默默付出,为华夏安危奉献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他们,也正如今天的我们,不求名,不求利,有很多很多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去缅怀和祭奠。”

    “今日宴会之前,我已升表焚香,奏请各位都能够名列仙籍,授位仙箓,位列仙班!”

    众人一阵欢呼,天师敕封,是千百年来修行人梦寐以求的最高殊荣。几千年来除皇帝敕封仙号外,便是以天师敕封为至尊。

    “另外,对于此次有突出贡献的天师道三曜,神霄派志诚,净明宗法真,上清派玄竹,亦各有表彰。”

    尔后一块巨长须搭着红布的牌匾,被几人抬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