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挂剑曲之江山如画美人娇 » 第九章通缉

第九章通缉

    不几日,沈知远和长宁公主已到达青石峪,远远望去,只见守军比来时增加了很多,至少一个千人队,寨门外面间隔布置了好几道岗哨,往南去的行旅都被拦住,路上一时聚集了不少人,几个猎户模样的汉子穿梭其间。只见一名年轻的猎户来到二人面前,打量一番后对沈知远说,他知道一条小路,只要价钱合适就可以带他们过去。沈知远掏出一锭元宝给猎户,又让他帮着买了一匹马。于是沈知远和长宁公主二人弃车骑马,跟着猎户飞奔打马,约莫两个时辰,方才绕过青石峪。

    沈知远和长宁公主一路策马狂奔,卷起阵阵烟尘。到达魏国境内的武川时,天才将黑。在一处小河边,沈知远和长宁公主纷纷洗去脸上的易容物,露出本来面目。稍事休息,两人就朝着武川城徐徐前行。

    快到城门口时,只见一列列军士往来巡逻,城门口的士兵对来往行人严加盘查,生怕漏了什么错过什么似的。城墙上的守城军士军容严整、刀枪出鞘,如临大敌。城门两侧各张贴几张文书告示,其中隐约有悬赏通缉,各有一群人在围观议论。两人来到人群后面,从间隙中看到了告示内容。果然是悬赏通缉的告示,前两张悬赏找人的画像是女子,正是长宁公主和宫女绿萼,找到长宁公主赏银十万两,绿萼赏银五千两;另外两张画像是男子,却是沈百川和沈知远父子二人,分别悬赏五万两。不过不同的是,前两张是悬赏找人的,这两张却是悬赏通缉的,“沈氏父子,愧对皇恩,写反诗,杀士卒,挟持公主,阻碍邦交,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国法难容,天理昭彰......”不待看完,沈知远一阵天旋地转,站立不稳,长宁公主连忙扶住他,并趁着人们不注意,弯腰抓了把尘土,在两人脸上胡乱抹了抹,这才扶着沈知远往回走。辛亏天色将晚,没人在意着风尘仆仆的两人。

    到了僻静之处,系好马后,沈知远一屁股坐到一块大石上,双手使劲揪着头发,不停地道:“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爹爹是侯爷(礼部尚书)娘亲是长公主,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而且深得太后老祖宗的宠爱,就连当今圣上也对他青睐有加,可以说沈知远是一个典型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无忧无虑的官二代。家学渊源的熏陶再加上聪慧好学,沈知远各科学业在太学院数百生员中也是一枝独秀,可谓文武双全。不出意外的话,顶多再过一年毕业,根据大魏律法,无需参加科考即可实授官职,毫无疑问,又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本来顺风顺水的美好人生,突遭此飞来横祸,平添坎坷波折,前途未卜。沈知远心头如遭重击,脑中一片空白,一下子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禁悲从中来。

    “这其中肯定有误会。那些歹人怎么可能是姑父指使的,他不可能分不清我和绿萼的呀?要真是他的话,发现绿萼是冒牌公主,肯定会派人四下搜查的。我们一起回京,向父皇禀明,父皇定会还姑父和你清白的。”长宁公主坐在沈知远身旁劝慰道。

    “可那首反诗的确是我写的。”沈知远懊恼地道。

    “你写反诗?怎么回事?”长宁公主震惊且疑惑。

    沈知远苦笑着把之前的事情一一道来。

    “‘遣女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蛾眉却解安邦国,肉食何人能报君’。反对嫁女和亲,暗讽父皇昏庸,讥笑满朝文武无能。嗯,的确是一首反诗,字字诛心,堪比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我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冲冠一怒为红颜’。知远,姐姐没看错你,姐姐现在好开心。”长宁公主很兴奋又很开心地道。

    “可是这一来,你不仅触怒了父皇,还把大魏文臣武将得罪个精光,往后的日子真不好过。”短暂的幸福喜悦随即被淡淡的忧愁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代替,长宁公主担忧地道。

    “不过,你凭着保护公主周全的护驾之功,到时我再央求母后和皇奶奶向父皇求情,功过相抵,父皇肯定会原谅你的,那些人量他们也不敢对你怎么样。所以,还是跟我一起回京吧。”长宁公主虽然对结果是很乐观,言语之中还是能感觉到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应该是她自己能想得到的最好的结果吧,毕竟生杀予夺的权利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看着心上人濒临绝境,自己却无能为力,没有办法为他做得更多,也无法帮他摆脱困境。但是这时只能鼓励他,激起他他的雄心壮志,必要时奋起一博,事情或许还能有转圜之机。想到这里,长宁公主在心里长长叹了一口气,同时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前路如何未来怎样,自己都要陪在沈知远的身边,和他共进退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