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高考二十次,我重回1998年 » 第62章 门房也有组织?

第62章 门房也有组织?

    接过电话的张珣去了趟园区,装修进度也不慢,自家老爸介绍的挺靠谱。

    随便瞄了两眼,就能感觉到动作麻利,不惜力,细节地方照顾到了。

    杜子爽也和装修队配合蛮好,偶尔也跟在后面帮忙抬抬装修材料。

    生产车间是没啥好弄的,空旷的只等待机器,主要还是别的配套设施。

    找了个空隙,张珣将灰头土脸的杜子爽喊了过来。

    “你这么卖力,辛苦了,我们是包饭的对吧?”

    “还好。”杜子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肌肉,随后解释道:“根据之前谈的,包中饭和晚饭,现在是联系了附近的饭店直接送餐。”

    “加点钱,让饭店弄点硬菜,然后饮水的话,早上提前烧好凉着,有些人爱喝茶,也可以先泡着凉着。”张珣提了一句,反正也花不了太多钱,只是费点功夫。

    一方面这个装修队是老爸介绍来的,做好服务也算给老爸面上多点光,还有就是哪怕能让人多用点心,这也是值得的。

    ......

    离开厂区,张珣心里放不下的是人的问题,又跑了几个地方。

    至少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会操作机器的人,这个是头等大事,机器开不起来,一切白玩,虽然说涂四经理也说,可以安排人员培训。

    不过这事,等到培训人员过来,再培训好员工,那黄花菜都凉了。

    还得找个熟手。

    其次,就是炒制麻辣料子的师傅,这个倒好办,只要找个厨师就好,指望张珣自己炒,这料子十锅要糊上十锅,而且味道也不稳定。

    就是这厨师,最好是个嘴巴紧的,配方不难,张珣也没指望能瞒着外面的人多久,但肯定是越晚越好,先发优势才能维持,占领更大的市场,在后面的竞争中,也能更从容些。

    至于其他的,和别的厂子没啥太大区别,大同小异。

    张珣先是在园区里面晃荡了一下,看看其他的厂子是做什么的,能不能借鉴。

    只是没有想到,开工的厂子还不算多,和食品相关的更是没有,都是些生产竹制品的厂子,梨水县竹林是不少,还有的就是火柴厂和洗衣粉厂。

    火柴,在98年,这玩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生火离开不了,特别是农村地区。

    打火机这时候比较稀罕,还没有沦落到后世男科广告礼品的地步。

    咔嚓一下,火焰燃起,带着奇异的硝烟味道,张珣就有一种奇异癖,爱闻这个和汽油。

    当然了,这两个不能同时闻......

    火柴厂门口忙碌异常,车水马龙,谁能想到几年之后,就凋敝到无人问津,火柴也成为了怀念时代的产物,见到最多的地方就是酒店房间内,为酒店提升一些逼格。

    紧接着张珣又去了县里的人力资源部门,反正就是聊了个驴唇不对马嘴,无功而返。

    可惜自家认识的都是建筑工程的人,离开这行业,就有些抓瞎,也考虑过不行就登报。

    登报肯定有效果,但还是那个老问题,印刷出来,送到看报的人手里,这时间比较长,又不是什么大人物,看的报纸都是当天的,很多人看的报纸,上面信息至少落后一个星期。

    这是最后的办法,眼下还是自己再溜达看看。

    后面又跑了几家挂面厂,生意都不太行,开工的就一家。

    梨水人还是以米饭为主,面条就是个调剂,偶尔吃一顿,或者有急事来不及煮饭,对付下,再就是过年过节,当成随手礼一般的物事,送来送去,红色包装,图个喜庆。

    到后来方便面泛滥的时候,挂面更没有人吃了,谁让方便包料足,味道美,包装也是牛气冲天,牛面大行其道。

    直到几年后,专家鼓吹方便面是垃圾食品,才有点扭转过来。

    诶?

    张珣忽的反应过来,这方便面也值得做。

    这时候方便面一般人家还不咋买,当做好东西,小孩子就盼着这一口,甚至调料包冲开水,也有小孩喝的开心。

    随即他摇了摇头,还是踏踏实实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好高骛远,大忌。

    开工的那家挂面厂,张珣没有愣头青一般,直接找上门,而是另辟蹊径,老办法,找门房打听。

    同样,也是个老头,只是远远不如陈老头敬业,下午四点钟,在阴凉地方弄了个竹制的躺椅,睡的正香。

    哪怕是故意弄出点动静,老头硬是没有醒。

    张珣甚至怀疑,这老头是不是老板他爸,这不就是换个地方睡觉,还拿工资.......

    无奈只能摇醒了老爷子。

    “哎呀,睡的太沉,老毛病了,晚上睡不着,这吵吵嚷嚷的反而能睡着。”老爷子没有生气,打着哈欠解释了一句。

    这下张珣更是不敢说的太细,这怕真就是老板家的什么人,这哪里是来干保安,是治病来着。

    含含糊糊说着,人老爷子却是一下子就听懂了。

    “小伙子,你不是这一行,确实不好弄,这样吧,我们家的你就别指望了。”老爷子顿了顿,吸了一口张珣递上来的香烟:“不过这事也好解决,我给你指一个去处,县面粉厂老董,干门房的,你和他说招人的事情,保准有收获。”

    老董?

    张珣想了想,县面粉厂他去过啊,难不成是那个保安老头,那次可真是吃了个大瘪,差不多是被赶出来。

    有个路子就不错了,没得挑,试试看。

    张珣摇头苦笑的发动摩托车,现在的自己就像是孙猴子来着,西天取经路上,找各路神仙指点。

    等到赶到县面粉厂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西边红霞满天。

    张珣顶着霞光停下摩托车,看着昔日壮观的厂大门,而今已经是破旧不堪,记忆中,面粉厂没几年就被重组,改建成了造纸厂,不是写字的那种,而是很粗糙的卫生纸,效益一般。

    再后面就是被推了,建商业小区,均价创记录来着。

    怕董大爷下班,张珣快走几步,来到保安室门前,却是忽的愣住。

    里面两个老头,董大爷和招待所门房陈老头,正就着一小碟花生米,大口的喝着酒。

    陈老头!

    下午还聊过。

    这门房也能互通有无?

    简直了......

    想了想,张珣悄悄后退几步,骑上摩托车来到附近的一个菜市场,找个了凉菜铺子,称了几斤卤肉,还有点豆制品,额外拿了一瓶老汾酒,拎了回去。

    等他到了,两老头也不意外。

    陈老头喷着酒气:“喝点?”

    张珣拒绝了,指了指摩托车:“等会还要回家。”

    “嗨。”陈老头鄙视了一眼,然后抿了一口自己杯子里的酒:“想当年,我血流了一地,还能开车满山跑,你这......”

    张珣也不理他,只是坐在一边。

    不过有陈老头在,他也放下心来。

    酒喝了半晌,一直没说话的董老头开口了:“小伙子,我记得你上次来过,问机器的事情,你今天要还是为了这个,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