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白门楼吕布演义 » 第十四回 吕布一笑十年少

第十四回 吕布一笑十年少

    吕布告别张绣、贾诩,离开宛城,与庞统、徐庶、甘宁、文聘等人汇合后,马不停蹄奔赴孟津。本来,吕布还打算寻找张仲景、华佗等人,但实在是时间紧迫,还有更多关系全局的重大事情等着自己亲自处理,寻人之事暂且以后再说。

    为了路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吕布等人乔装打扮了一番。由庞统扮演富家公子出游,一副“老天爷第一我第二”的神情,又丑又傲,简直就是本色演出;徐庶扮演长随,温文尔雅,又不失智慧;吕布、甘宁、文聘扮演保镖兼打手;其他兵丁扮演狗腿子。一路避开许都,沿叶县、阳翟北上,五天之后,顺利抵达孟津。

    吕布心想,自己只要顺利渡过黄河,整盘棋就活了,才能真正开启争霸之路。尽管从历史上看,当年刘备穷途末路投奔曹操,荀彧劝曹操说,“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但郭嘉认为不可,曹操赞成郭嘉的看法,“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由此推断,当前形势下,曹操既不会也不敢杀自己的。但为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吕布在即将到达孟津时,吩咐甘宁带着几个“水贼”单独行动,先渡过黄河察看情况并以暗号联络,同时就近寻一处渡河之后的整军之所。随后,又让庞统、徐庶、文聘扮作亲兵,吕布一行才前往与陈宫等人汇合。

    此次吕布西进荆襄寻访人才,再折返孟津,行程两千余里,历时整整22天,真可谓是风雨兼程、马不停蹄。从下邳到新野7天,新野到襄阳2天,在襄阳招揽甘宁2天,寻访文聘1天,往隆中寻访孔明不得而偶遇庞统1天,从襄阳赶往新野2天,新野招揽徐庶1天,从新野到宛城并约赌张绣、贾诩1天,从宛城回孟津5天。说来也巧,陈宫等人正好前一天刚刚到达孟津。吕布与陈宫等人见面之后,稍作寒暄,便商量渡河之事,准备相关事宜。

    陈宫问“渡河之后,作何打算?”吕布说:“公台暂不必多虑,某心中已有计较。”陈宫、高顺、张辽等人乃心中大定。

    忙完军中事务,吕布见到严氏、貂蝉等人已是深夜,吕绮玲早就困得睡着了。三人相见,紧紧相拥,虽是小别胜新婚,但如今形势千头万绪,不是寻欢之时,简单诉说相思之苦,即各自沉沉睡去。其实,吕布自穿越以来,与严氏、貂蝉二人尚未有过肌肤之亲,倘若仓促之际草率行事,过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坎。

    第二天,在曹操麾下孟津渡守将张叙的帮助下,吕布率五百步骑及家小渡河。吕布站在船头,留意着甘宁等人打出的暗号,心知一切正常,遂带领部众从容渡河。

    渡河之后,吕布率领全军按照甘宁指引的方向,来到一处土坡之上,命令全军就地休整半个时辰。利用这个间隙,吕布召集陈宫、高顺、张辽和庞统、徐庶、甘宁、文聘等人前来议事,这是吕布自穿越以来,召开的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待众人聚齐,吕布一一介绍手下文武相互认识,而后郑重说道:“诸位兄弟,此次议事,颇为仓促,因此,某长话短说,择其要者简言之。

    某自跟随丁原公以来,伯平、文远常伴左右,情同手足,生死相依。漂泊中原之后,幸得公台相随,某屡屡不听其言,公台却不忍相弃,可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也。公台智谋过人,算无遗策,心怀百姓,嫉恶如仇,以阳谋可一较高下者屈指可数。文远,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所率骑兵,名曰‘狼骑’,犹胜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伯平,刚正不阿,治军严谨,所练步卒,名曰‘陷阵’,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别下邳以来,某轻骑西进荆襄,只为寻得英杰相助。士元,人称‘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有经天纬地之才,虽以客身随我军,某定执军师之礼相待;倘若来日,士元认为某乃‘竖子’,‘不足与谋’,可随时离去,某必为士元牵马送行。元直,当世之智者,虽名声不显,当名为‘隐麟’,与士元、公台伯仲之间,至忠至孝,侠肝义胆。兴霸,人送雅号‘锦帆贼’,长江水战第一人,陆战亦是一员虎将。仲业,少年英才,文武双全,沉稳冷静,大将风度。

    可以说,公台、士元、元直,堪比张子房;伯平、文远、兴霸、仲业,犹胜周亚夫。并非某大言不惭,放眼九州,天下十分文武,我吕某独得三分,不久之后,将得五分七分。承蒙上苍如此垂爱,焉有大事不成之理?!”

    听吕布说完这番话,陈宫激动之情跃然脸上,心里大呼“主公万岁”。高顺如此冷静之人,也有些心潮难平。张辽也是满脸红光,曾经的抑郁一扫而光,心想,主公这是受什么刺激了?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圣明”?庞统摇晃着脑袋,微微颔首,心中暗道“不错!”徐庶、甘宁、文聘三人,庆幸自己得遇明主,壮志昂扬。

    吕布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道:“诸位兄弟,自效仿荆轲故事以来,某是步步惊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侥幸成功,诛杀董贼,虽得王允公赏识,但王允公乃一介书生,朝堂之争尚可,两军对垒不行,致使李、郭谋逆,始有长安之祸,王允公亦以身殉国。

    逃离长安之后,某虽对大汉有微薄之功,却无人知晓;但某背上的‘三姓家奴’骂名,却天下皆知。天下之大,竟无某处安身之所,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盖因名声之故也。然,无人可说,无处可辩,每每仰天长叹,独自苦闷,借酒消愁,自暴自弃。此前,有负公台、伯平、文远,言不听,计不从,还望海涵。

    某无数次深夜独自徘徊,冥思苦想: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民生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何人可证我清白?彼时张杨虽知隐情,但为人忠厚,人微言轻,有口莫辩。思来想去,唯有二人有此声望。一则袁绍。奈何某前往投之,不得相容,反遣人追杀于我。二则曹操。下邳围困之时,公台曾献妙计,某未采纳,何也?纵使解得下邳之危,终不能去除‘三姓家奴’之骂名,吾能逃到几时?负隅顽抗到几时?多年来东奔西走、屡战屡败,算是把某给打醒了!不洗去沉冤,则必死无疑。

    某少时不喜读书,但在师傅的严苛教诲下,好歹硬背下只言片语。某困顿下邳之时,终日回忆领悟这些只言片语,受益匪浅,乃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来之事,诸位皆知矣。祛除此块心病,某不复郁郁寡欢,一日偶然照镜,不觉年轻十余岁矣。”

    吕布这番话,主要是讲给陈宫、高顺、张辽三人听的。那天在下邳分别之时,三人心中就有不少困惑,如今终于有机会解释清楚,为什么吕布一下子变得有勇有谋,口齿伶俐,一夜之间还年轻了十多岁。吕布自己当然知道,是因为穿越的原因。“草原狼”在与吕布融合的时候,身体发生了变化,定格在30岁的年纪。只是当时在白门楼上,吕布满脸血污、披头散发,没有人觉察罢了。当然,同时也让庞统等人明白,为什么传闻中的吕布与现实中的吕布反差这么大呢。(历史上的吕布,出生年份不详,一般多认为是公元156年。如果以此为依据,古人以虚岁论,那么现在吕布已经45岁了。恐怕很多书友不喜欢垂垂老矣的吕布,也不便于将来展现吕布的绝世武艺,因此,作者以穿越为契机,让吕布的身体机能年轻15岁。反正,穿越嘛,一切皆有可能,不是么?如果不喜欢这个设计的书友,可以还把吕布当着45岁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