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斩帝录:这些古人过分强大 » 第二十四章 纳信还愿惑人心,大道之后是佛国

第二十四章 纳信还愿惑人心,大道之后是佛国

    承法脸带笑容,瞻仰佛像。

    吴哲心中已是如浪涛翻滚。

    在这些僧众眼里,这尊佛像是有降魔金刚宝杵的。

    而在吴哲先前看到的景象,这尊佛像哪来的降魔金刚宝杵?

    吴哲回望,然而,此时已是只能看到佛像后背。

    背后冷汗直冒,吴哲不动声色,碰了一下承法,说道:“请大师继续带路吧。”

    承法回过神来,脸带歉意,“抱歉,吴施主,让你见笑了,请往这边走。”

    吴哲摇头,示意无妨。

    脑海中,紫书信息再度传来。

    ······

    功法名:《降魔金刚宝录》

    简述:【此佛门大册,是初代韦陀菩萨结合一身降妖除魔的本领,融合佛门经典,以自身十愿为基础创造而出。

    乃是一部专擅降妖除魔,护持心魂,祛病去灾的佛门武学大册。

    内中有一门名唤“金刚宝杵降魔相”的武道神通,可由修炼此功法的修行者一起配合,施展时可唤出降魔金刚宝杵的法相,用以护持己身,降妖除魔。

    施展时人越多,修为越高,则此法相威能越强,虽无法与韦陀金刚宝杵相提并论,但也可得几分威能。

    此门神通乃是这宝录最强之处,可借得韦陀神力,犹如韦陀降临。

    然则,修行者修炼此门功法,需得信奉韦陀菩萨,为韦陀诵经贡献愿力,其中,愈是虔诚,愈可得韦陀神力降临。

    修行此法,最多能修炼至罗汉果位,且终身受韦陀菩萨一脉嫡传武道大册《十愿楼至佛典》所制。

    若是十愿一出,则修炼此宝录之人,其思想、肉身具被控制,一身修为道果只能任由拾取。】

    注一:【自上代韦陀菩萨楼正法寂灭不出后,此功法本该无法施展“金刚宝杵降魔相”,只能化作一门普普通通的佛门功法。

    然则,“韦陀再归楼至佛像”之中,印刻着万灵吞佛印,吞纳愿力之后,又会反哺给这些修行者,以此达成巧妙的平衡。】

    注二:【“金刚宝杵降魔相”神通是基于韦陀菩萨神力而成,若在韦陀菩萨未寂灭之时,则要破除有些困难,需得背靠不弱于韦陀的强者。

    可于如今韦陀寂灭的时刻,却可以破除。

    最强的点,便是最大的破绽。若是击破宝杵法相,便可反噬施展神通的修行者。】

    注三:【“金刚宝杵降魔相”说是神通,却与阵法类同。儒门易书剥卦,道门六甲秘祝,佛门九字真言法印,皆可破此种神通。】

    注四:【自此武学大册创造出来以后,韦陀一脉嫡传未曾使用十愿控制过修炼《降魔金刚宝录》之人,故此大册中的后手尚未被他人发现。】

    ······

    神通名:【纳信还愿】

    简述:【佛门之中,曾有心术不正者,名唤弘策禅师,其人觉得苦修过于劳累,于是创造出这种偏离佛门正道的神通。

    该神通施展后,可惑乱人心,使人盲目崇拜、信仰施术者,为施术者提供愿力,诵念功德。

    受神通影响之人,会向施术者许下种种愿望,而此神通则回以幻觉,影响受影响之人的神智,让其以为所求皆所得,而献上更多的愿力信仰。

    无需付出一丝一毫,神通一出,他人皆为修行资源。

    弘策禅师曾于西北偏远地区,古原省一处居有近千万人的府城施展此神通,使得一城之人皆受影响,不事生产,沉溺于幻境之中。

    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一城之人,尽皆亡故,化作弘策禅师修行资粮。

    此次事件,引发正道震动,佛门震怒,弘策禅师因此逃离佛门,加入邪道宗门四域之一“六道末路”,自此不敢入世。】

    注一:【若是只用于惑乱人心,施加幻觉,而不抽取愿力的话,则对受术者生命没有影响,也不会引起注意。】

    注二:【此神通对武修影响相对凡人而言较低,因为武修所求多为增长修为,幻觉难以影响这些修行根本,一旦修行者察觉不对,必定能挣脱神通影响,除非施术者修为远远超过这些武修。】

    ······

    信息掠过,吴哲心头安定。

    先说那《降魔金刚宝录》。

    虽然还没接触道门六甲秘祝和佛门九字真言法印,但他所修的儒门武道大册《修齐治平秘录》中,有易书六十四卦武学,而非易术。

    虽还尚未修炼,但如果有需要,自己找个时间练习一番,必可用于对敌。

    “嗯,后面找个时间练一练,否则有朝一日与这些佛僧站在对立面上,这神通就能把我吃得死死的。”

    再说那叫【纳信还愿】的神通。

    很明显,这些僧众是受了【纳信还愿】的影响,所以才会觉得那佛像上有降魔金刚宝杵。

    且因为施术者没有抽取他们身上的愿力,仅仅只是让他们产生幻觉,所以没引起这些僧众的注意。

    反倒是因为对韦陀的信仰很深,更加深这幻觉的效果。

    诸般思绪纷乱,外面诸人定是不知。

    承法一边走,一边继续与吴哲交谈。

    “吾等为此方韦陀天域生人,论及根源,应也算是九州之人。

    “先祖乃是昔年自九州搬迁过来此方地界的信众,长此以往,加之几无天灾人祸,所以繁衍生息,遍及韦陀天域。”

    吴哲点头,这些信众,应该是特地挑选的信仰韦陀菩萨的善男信女。

    “可惜了,若无妖魔乱世,应当是一方恢宏佛国啊。”

    吴哲感叹着回答。

    “是啊。”

    略显悲伤,承法继续说道。

    “至于为何知道吴施主的来历,一者有师尊告知吾等,二者,施主,或者说九州之人的打扮穿着,却是与吾等不同。”

    “哦?”

    吴哲适时发出疑问。

    “穿过前方大道,便是有人烟的场所了,届时施主自然明了。”

    悠然笑着,承法面露些许骄傲,显然对那些穿着打扮很是自得。

    吴哲亦是回以微笑。

    “至于师尊为何请施主过去,却不是吾等弟子可以过问的,或许需要施主与吾师尊相谈,方能知晓,还请施主见谅。”

    话头一转,承法表达歉意。

    吴哲摇头,回了一句无妨,跟着继续往前。

    在佛像后方,有一条大道,一直通往后方吴哲看到的佛国。

    这通道两侧皆是高耸城墙,或是参天大树林立,上有重重佛光闪耀,或许是为了阻挡后方魔火而设立的吧。

    吴哲与承法就走在这条大道上,约莫两刻钟后,前方人影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