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红龙降临香港电影黄金年代 » 第十五章 轮椅战神

第十五章 轮椅战神

    何宝荣眉头微挑,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和玩味:“既然你这么开放,为什么会对我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纠结的亚洲男人感兴趣呢?”

    琳达的美眸在思考,她拨了拨一缕发丝,看着何宝荣的眼睛说:“其实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每次和你在一起,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不断的惊喜和深深的安全感。这种感觉让我好像找到了归属,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的感情是真实的、是深沉的。即使为了这份感觉,我再也不去和其他男生交往,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何宝荣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于是换了话题,笑意盈盈地指了指自己打着石膏的脚,“说起来,这破脚怎么让我接下来的戏继续拍呢?”他皱了皱眉,“虽然医生说只需要休息两周,但我得重新恢复舞蹈训练,又得再两周。我们的拍摄计划明显是赶不上的。”

    琳达闪过一丝调皮的光芒,趁机提议:“既然如此,何不让你这宝贵的大脑再写一部新剧本,我们可以先准备下一部戏?”她嘻嘻地眨了眨眼,明显带着一些顺水推舟的意味。

    何宝荣一时被她的快速反应逗乐,大笑出声:“琳达,你这个主意,真的是太‘无私’了!”他故作思考的摸了摸下巴,“不过说真的,如果下部戏有合适的角色,我一定还会再邀你,这个优先权你有了!”

    琳达的眼睛一亮,兴奋得像个孩子般地跳了起来。她的步履轻盈,仿佛在空中飘舞,围着餐桌欢快地旋转了三圈。在转动中,她的长发随风舞动,笑声如银铃清脆。每一个动作,都让胸前的曲线在宽松的衣服下起伏,展现出难以忽视的性感。然而,那纯真的笑容和顽皮的动作,又给她加上了几分可爱的魅力。

    两人思索了好一会儿,脑中的灵感似乎都被堵塞,无法产生一点新意。他们双双叹了口气,把头叹气地压在桌上,显得有些沮丧。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罗伯特欢快地走了进来。他眼珠一转,调皮地笑道:“哎呀,你们两个看起来好像刚做完一场激烈的运动,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何宝荣瞪了他一眼,但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抬起头,对罗伯特详细地说了他们现在所面对的难题。罗伯特手一挥,脸上露出一个促狭的笑容,“要不我们让宝荣在轮椅上跳舞?”

    琳达眉毛一皱,显然觉得这个主意太过离谱,“这种舞蹈我从来没听说过,导演你别开玩笑了。”

    此时,何宝荣仿佛被触动了某个记忆,仿佛穿越到了未来,他在脑海里迅速找寻:我记得一部电影,叫《纵横四海》。在那部电影中,男主角周润发为了救张国荣成了残疾,一直坐在轮椅上。但他和钟楚红共同完成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舞蹈。那段舞蹈非常唯美,周润发与钟楚红之间的眼神交流、轻柔的动作和电影中的音乐相结合,成为了那部电影中最打动人心的片段。

    何宝荣自然不能说他的idea来自二十年后,只得剽窃了这个创意,并且讲给两人听。

    “也许,利用镜头、特效和后期剪辑,让你坐在轮椅上与我一同翩翩起舞。这样既能解决你的脚伤问题,又能创造出一段新的、与众不同的舞蹈。”琳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已经被何宝荣的想法所吸引。

    “还有威亚。”何宝荣补充道。

    “威亚?威亚是什么?”罗伯特和琳达异口同声道。

    何宝荣看到罗伯特和琳达一脸疑惑,意识到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威亚”是什么,于是开始解释。

    “威亚,其实是‘WireAction’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钢丝来帮助演员完成一些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做到的高难度动作,比如在空中旋转、飞跃、甚至在墙上跑步。在我们的电影中,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作都是依靠威亚来完成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在拍摄时,演员会被系上特制的钢丝,然后通过一组复杂的滑轮和绞车系统,来控制演员在空中的移动和位置。这样,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些违背物理规律、但在银幕上看起来却极为震撼的镜头。”

    琳达眼中流露出兴趣,“哦,那就像是我们在演出中使用的滑索技术一样?”

    “对,有些类似,但威亚的控制更为精细,可以做到更多的动作和变化。”何宝荣解释。

    罗伯特笑了笑,“所以,我们这次是要让Willy你坐在轮椅上‘飞’起来了?”

    何宝荣点点头:“不见得一定要飞起来,比如如何丝滑地让倒下的轮椅在此立起来,镜头里是我用手搓起来的,实际上是用威亚拉起来的。在银幕上看,当然是前者更加震撼。”

    罗伯特皱起了眉,沉吟片刻说:“但我们团队里有谁会操控威亚呢?”作为导演,他清楚影片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但也知道威亚操作的复杂程度。

    不等其他两个人回答,罗伯特又叹了口气,半开玩笑地说:“嗯,如果成功了,这段戏势必将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可能会被后人津津乐道。”

    何宝荣与罗伯特、琳达的讨论还在进行中,突然,电话的铃声划破了房间的宁静。

    电话铃声切断了三人的对话。何宝荣走到电话旁,接起:“Hello?”

    “小师弟,是我,袁和玶。”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何宝荣一听就知道是谁:“伯哥!怎么了?你不是在香港吗?”

    袁和玶并非排行第八,其外号“八爷”据说源自他的兄弟们取笑他为人啰唆,像个老人家,称他为“伯爷”,后来以讹传讹,一音之转,变成“八爷”。事实上,何宝荣一入师门,便发现其他师兄弟都称呼袁和玶为“伯哥”,取自伯仲叔季当中的伯,意为家中的老大。可能正因如此,“伯哥”后来成了“伯爷”,最终以讹传讹,成了“八爷”。

    此时的袁和玶刚刚28岁,声音中透露着紧张:“事情有点棘手。我师父带了一群师弟应香港商人的邀请来美国表演京剧,刚结束旧金山的站。但他们刚到洛杉矶,那个商人就消失了,似乎是带着款项逃走了。现在师叔和师弟们都困在那里,身无分文。”

    袁和玶虽然从小随父亲袁小田习武,也就是何宝荣的师傅,但袁和玶和他的几个弟弟从师门上来说,都是于占元的徒弟。这源自当年京剧行里的规矩,“避师制”。这是京剧行业中的一种传统规矩,主要是出于对师父的尊重和京剧艺术长远发展的需要。按照这一规矩,师父不可以把自己的表演艺术传给自己的亲生子女或徒弟的子女,而是要另请高明的师傅教艺。

    一方面,如果一直由同一家族或师父传授,可能会形成一种封闭的学习环境,新的艺术创意和技巧难以融入,这样长期下去,艺术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而另一方面,另请高明的师傅教艺可以保证学生学到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更加丰富和多样,这有助于京剧的创新和发展。

    何宝荣脸色一沉:“师伯和师弟们被困在洛杉矶了?怎么会这样!那现在怎么办?”

    袁和玶叹了口气:“我这边正尽量联系香港的资源,但由于我不在现场,能做的确实有限。所以我打电话给你,希望你在美国那边能帮帮忙。”

    何宝荣毫不犹豫地回应:“明白了,伯哥。我会尽我所能的。你把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给我,先让他们不要太慌张,我立刻去找他们。”

    挂断电话后,何宝荣将情况简要地告诉了罗伯特和琳达。琳达的眼中闪过担忧:“这也太离谱了!那个王八蛋商人真的太过分!”

    罗伯特深吸一口气:“我在洛杉矶有些熟人,我尝试联系他们,看看能否提供点帮助。既然他们是来表演的,一定有当地的接洽公司和预定好的表演场地。另外,Willy你最好联系一下大使馆,看他们能不能帮上忙。”

    琳达自告奋勇道:“他们现在一定精疲力竭,我打电话问问那个地址附近的酒店,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入住。”

    何宝荣看着两人,点头道:“谢谢你们。这时候能帮上忙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