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双鉴宝神瞳 » 第26章 初到黄城

第26章 初到黄城

    黄城在安城以北,直线距离约为八十五公里,实际路程一百三十公里左右。

    从安城出发,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地方,主要是出安城耗费时间较多。

    路上基本都是卢文泽开车。

    吴学道只开了一小会儿,其余时间都在睡觉。

    没办法,昨天睡得本来就晚,今天又起了个大早,实在困的很。

    在酒店歇息片刻,两人直奔黄城太庙街。

    太庙街类似安城的古玩一条街,唯一有一点不同,这里每逢周末摆大集,其他日子摊位比较少,人也不多。

    今天正逢周六,太庙街人头攒动,走道都费劲。

    吴学道本来还紧跟卢文泽,但没行出多远,就被人流分开了。

    两人也无所谓,甚至很有默契的没有再强聚在一起,来收东西分开更好。

    吴学道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到了一个摊位前。

    地上都是些泥陶造像,品相很差,只有一个土地爷造像看着不错。

    但被一老头把在手里,等了半天,对方直接掏一千买了。

    吴学道只能起身离开,赶往下一个摊位。

    真可惜被人抢先一步。

    刚才这个造像有些年头了,上边烟火气很浓,正经的传世物件。

    那老头一千块拿下,明显赚大了。

    随着人流,吴学道挤到了一处小摊前。

    说是小摊,实在是因为这个摊位小的可怜。

    别人摊子怎么也得摆个五米六米长,这个摊子只有一米左右,东西也只有一个瓷罐,一本佛经,五六块瓦片。

    吴学道首先注意到的是瓷罐,这是个唐越窑秘色青釉八棱盖罐。

    这种盖罐是庙里盛装圣水用的,由于年月长了,罐身颜色由青白转为了青黑,已经脱离了青釉的本色,有些不伦不类。

    “看上了?北宋龙泉窑的真东西,一口价二十万。”

    摆摊老头坐在马札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随口说道。

    你是真敢要啊?一开口就是二十万。

    还北宋龙泉窑?

    吴学道心中好笑,嘴上却吃惊道:“北宋的东西?”

    老头见了,知道又有人上钩了,浑浊的老眼放出了精光。

    一幅你没见过世面的鄙夷样子,得意的说道:

    “那是!二十万买个宋朝的瓷器,偷着乐吧你。

    要不是摊上没剩几件了,着急收摊,二十万我都不卖。

    怎么着,小伙子,要不要?”

    吴学道摇摇头,道:“太贵了,要不起。这个是佛经呢?多少钱?”

    老头把旱烟袋在鞋底磕了磕,又装上烟丝点上,随口道:

    “看你就是大学生,喜欢这些带字的东西。

    这是《金刚经》,经高僧大德开过光的,可保平安,价钱自然也不能低了。

    看你投缘,给两万得了。”

    佛经是《金刚经》手抄本,笔法流畅,停转得当,下笔没有犹豫,一气呵成,很见功力。

    可惜本子上没有抄经人姓名,实在奇怪。

    高僧都是发大宏愿抄经,甚至有人会以自身心血为墨书写。

    如此积累功德的事,怎么会不加上姓名呢?

    难道不是发愿抄写,而是另有他用?

    吴学道动了用宝珠鉴定一下的心思。

    一来,他有点好奇;二来,这本佛经越看越给他一种特别的感觉。

    凝神看去,果然见一片厚厚的黄光涌现。

    脑中宝珠转了三圈,飘出一行文字:“距今约1411年,弘浦方丈亲笔。”

    咦?也是1411年。

    日月寺秘宝就是1411年,难道这个弘浦方丈就是日月寺方丈?

    不会这么巧吧!

    不管了,这东西必须弄到手,反正也不贵。

    吴学道把佛经牢牢抓在手里,而后说道:

    “我爸信佛,这本佛经我诚心想买,能不能便宜点?”

    老头抽了口烟袋,眼睛一亮,嘴上却道:

    “那可不行,这上边的字写的多好啊,还经过高僧开光,不能再便宜了。就两万,一分不能讲。”

    吴学道装作为难的皱起眉头,而后说道:

    “两万也行,不过我还有个要求。”

    老头点头,示意说说看。

    吴学道期待的看向对方,问道:

    “你还有别的佛经吗?这种手抄的,越多越好,我想全买了。”

    老头眼睛瞪得老大,嘴里的烟袋都差点掉了,不可置信的道:

    “真的?”

    吴学道点点头,说道:“我想多买点捐给寺院,让高僧给家里祈福。”

    老头不太相信,狐疑的问道:“你有钱?”

    吴学道笑了:“我没有,但我家里有,你不用担心前的问题,佛经还有吗?”

    老头有些痛惜的拍了下大腿,哎呀一声,而后道:

    “要是比这厚的你愿意出多少钱?”

    吴学道摸了摸下巴,回道:

    “要品质和这一样,保存的也完好,按页算钱也行。”说着翻了翻手里的金刚经,接着道:

    “这个一页算两千,要是页数比这个多的,算三千也行。但经文可得全,残本我可不要。”

    其实这都是应付,但对方要真拿来楞严经那种大经抄本,他也可以收。

    这种东西就算是某个佛寺高僧手写,也绝对不会太多。

    多了也没关系,到时候就说写得不如这本金刚经,借口压价或干脆不要。

    老头听了狂拍大腿,连呼后悔。

    吴学道一听,有点明白了。试探着问道:“老先生,你就这一本是吗?”

    老头长叹一声,重重的点头:

    “嗯,我把钱都买了这破罐子了,这种佛经小本,我就买了个便宜的。

    足足二十多本啊,真是悔死我了,这得多少钱啊。”

    吴学道眼中一亮,看来,老者所说的地方有很多类似的佛经抄本。

    那倒值得一看,说不定不只佛经,还有很多佛寺中的古物,也许能找到日月寺的消息。

    出声询问,老者却支支吾吾不肯多说,似有难言之隐。

    最后,吴学道许诺包圆摊位,老者终于开了口。

    老头示意靠近点,而后低声耳语道:

    “后生,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外传。”

    “嗯,老先生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

    “太庙街最里边有一家泰山堂,门正对的架子上,摆着只玉貔貅。

    你进店啥也别说,直接交钱买下来,到时候自然有人给你引路。”

    吴学道想说这不是开玩笑吧?

    我把东西买了,人家直接给我轰出来,我找谁去?

    老头看出他的疑虑,继续道:

    “放心,东西是真的,就是贵了点。

    买完貔貅,对方会给你个邀请函。

    然后,你就能参加拍卖会了。”

    吴学道有些不解。

    既然是拍卖会,怎么还偷偷摸摸,生怕太多人知道似的。

    开拍卖会就是为了赚钱,限制人去,你还赚什么钱。

    老头故作神秘的说道:

    “买票进去的地方当然非比寻常,里边好东西很多,去了你就知道了。”

    见对方的样子,吴学道被勾起了兴趣。

    不管真假,先去看看。

    付完钱,吴学道拎着越窑青釉盖罐和金刚经抄本,走了。

    总共花了二十二万,几块破瓦是赠品,他没要。

    这买卖其实他赚了,不说隋代的金刚经抄本,就是越窑青釉瓷罐也能赚大几十万。

    吴学道走出去没多远,就接到了卢文泽的电话,说是有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