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门长生录 » 第十二章 阴阳动定之机

第十二章 阴阳动定之机

    “荫为木阴,风木感太阳寒水而生,助君阳,为阳之属。”

    “相火未得金收则浮于大地,其为阳极,浮于地面之上,无处不存,无所不在。”

    “是以夏时呼吸间,自有天阳之气补益人体,弥补人身之阳气。”

    “是以绝不可久闭于重阴之地,如山洞,地下室等。”

    “遑论你说热中冰寒之地。”

    “夏时唯有行于室外,吐纳天地阳气以补己身,方为道法自然。”

    “哦。”王明之点头,随即又问道:“那冬日当如何?”

    “夏浮冬沉,夏日阳气浮于表,冬日为太阳寒水,沉于里。”

    “冬日为潜藏之季,外寒而阳气内敛,是以外感病多发于春夏,而秋冬无病也。”

    “冬日为寒时,阳气内敛。”

    “然冬时元阳从不嫌多,只嫌少,或是封藏不足。”

    “是以冬时仍需补阳,如烤火,晒太阳……”

    “或是食阳热之物,如羊肉大葱等辛温之物。”

    “羊亦通阳,为大热之属,最是大补阳气。”

    “但亦需注意,阳气郁结,引起气滞、忧郁、易怒等。”

    “夫肝属木,有理气解毒之效,若肝气郁结,则气滞不通。”

    “严重者,其郁气化火上绕神明,表现为易怒,烦躁,肋下胀痛等。”

    “人体小天地,其血为阴,气为阳……”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推血行,血运气生。”

    “肝郁为阳气郁结,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液不通。”

    “若有怒火之助,则肝郁化火,上扰神明清静。”

    “是以暴怒之人常行常时不可为之事,有俗语言:气昏了头,就是此理。”

    “另则木旺则乘土,克伤脾胃,致脾胃失和。”

    “脾胃失和,升降失司。”

    “胃气不降则呕逆,脾虚则运化不利,以至于水谷精微不足,身体不得濡养,致气血亏虚。”

    “若是妇人,则肋下胀痛,或是**不利,其行经时血色黑紫,经前经期经后俱痛。”

    “你说这是为何?”老爷子考验道。

    “妇人**为肝之属,**为胃之属,肝郁气滞,横犯脾胃,是以**不利。”

    “其经血紫黑,为阴阳两战之象,气为阳,血为阴,肝郁化火伤及阴血,是为呈紫黑之色。”

    “其经前与行经时疼痛,为气滞不通,经脉堵塞所致。”

    “经后疼痛,则为脾虚不运,气血亏虚不荣而痛。”

    “嗯……”王大鹏满意的点点头,这小子上课总算没偷懒。

    妇人经痛,大体来说经前或者行经时痛经,多是不通而痛,为经脉阻塞所致。

    经后疼痛,则多为气血亏虚所致,为不得濡养,不荣而痛。

    “以后看话本时,多关注里面的民间俗语。”老爷子叮嘱道。

    “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精满不思淫,人胖必食甘等,皆为民间传承之精华。”

    “冬日烤火,多吃萝卜通气;夏时内里虚寒,吃姜升阳。”

    “人胖定喜食肥肉,若不喜肥肉,则多是脾湿水肿之类,并非本身肥胖。”

    “精满不思淫,精完气足之人大多对男女之事并无欲望。”

    “反倒纵欲过度之人,精血亏败,易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些俗语便是真传。”

    “就如很多人都知医家至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药性之偏纠人体之偏。”

    “却不知补法亦有三补之说,为药补、食补以及气补三法。”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食气,此为道法自然也。”

    “如:阳虚之人,每岁小满起,至烈日下活动,呼吸天阳之气。”

    “夏至前后,更是一岁至阳之时,此段时日于室外活动,呼吸天阳之气,最是养人。”

    “若有余财者,亦可配合药食进补,双管齐下效果最佳。”

    “只是也需注意,烈日炎炎下活动,易汗出伤及津液。”

    “可熬制清茶绿茶等滋阴汤水,即热即饮,滋阴暖胃。”

    “若有不适,则回避于屋檐树荫之下,以免津液亏虚,暑热伤正。”

    “其个中奥妙,就在一个‘动’字,而非枯坐。”

    “静为阴,动则为阳,阴阳动定之机,暗藏玄妙,是以补阳当感烈日而活动。”

    “总之不管你干啥,重点就在人动起来,‘动’便是此法总纲。”

    “那冬日静坐、烤火,也是道法自然咯。”王明之笑问道。

    冬日为阴主令之时,以静为主,补阳为辅,是以并不适宜剧烈活动。

    “嗯。”老爷子点头。

    “不过也需注意,医家最重要的就在适量二字。”

    “不可过热,如屋中热气腾腾,致大汗淋漓,元阳外泄,阴液亏虚,却是落了下乘。”

    “那烤火可还有讲究?”王明之继续问道。

    “然也。”老爷子点头。

    “草木为春属,为阴中之阳,为凡火,最适合烤火。”

    “为何枯草落叶易燃尽,而树干不易?”

    “皆因枯草落叶尽为阳属,而树干却负阴而抱阳。”

    “为何枯草落叶之火猛烈却不持久?”

    “却是纯阳之物,一经激发则阳气泄露,随即消逝。”

    “草叶有先天限制,一岁一枯荣,阳气有限。”

    “大树却不同……”

    “十年树木,百年树林可不是白说的,其阳气比之草叶,如云泥之别。”

    “树木负阴而阳者,阳火生而阴气制约,是以持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