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星记 » 第二十五章 菩提子

第二十五章 菩提子

    …

    进了五凤楼,所有的车架官轿也都让内城的侍官抬去了御马监。若是平时,除了个别老臣可以坐软榻或车马,其余人等,都得老老实实的走进去。

    李年牵着小立春,举目四望,

    倒是没觉得此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毕竟某个地方六十门票,就能进去参观。

    大魏宫廷也就是生得更加威武一些,屋檐上的瑞兽给人的感觉有些压抑,又因为魏人尚黑,所以皇城肃穆,让人望而生畏。

    小立春此时就像一个鹌鹑,明明心里害怕,却咬牙不让自己发抖,只是拉着某人的手越攥越紧。

    李年感受到他的异常,拍了拍他的小脑袋,轻声安慰道:

    “莫怕,年哥在…”

    见赵立春嗯了一声,神色稍微有些减缓,李年转头看向御道尽头。

    那是奉天殿

    群臣上朝的地方,大魏的命脉中枢就在那里,老百姓的民生政令也都出在那里。

    记得当初花门票进去,导游介绍奉天殿是皇家供奉天地祖宗的地方,到了这儿倒成了上朝的地方了。

    李年压下心中的种种疑惑。一行三人跟着近侍的指引,一路文华殿走去。

    “此处原本就是陛下与大学士们讲解经义的地方,此次论道在此,倒也是相得益彰。你一会儿跟在我身后莫要随处乱跑,皇城不比外面…”

    赵仲来边走,一边小声的嘱咐着。

    昨夜他就得到消息,皇族中人差不多也都会来,而洛安士族之人昨天就被鸿胪寺的人安排了客栈,国子监再加上那些达官贵族的子弟。

    也就说,这次论道,是该来的来了,不该来的也都来了,除了第一次论道之会以外,其余任何一次都无法于这次相比较。

    文华殿在皇城东边,里头就是文渊阁,文渊阁藏书甚多,国朝官员若是想查阅孤本史集也都来此。

    天下有学之士自然都知道,洛安士族因为传世千年,所以藏书不计其数,其次就是三台书院的旧书楼,因为大魏国师喜爱看书,所以旧书楼中包罗万象。三教书卷比比皆是。

    而其次,就是这皇城内的文渊阁了,寻常官员自然是进不去那两处地方,而这文渊阁倒是成了这些官员常来之处。

    此时的文华殿已经是人声鼎沸,认识的官员早已经是相互寒暄起来。

    赵仲来领着两人去往大殿上首位置,此时大多都是皓首许多官员学子也都依次落座。

    “见过恩师…”

    端坐于案几上的苍苍老者含笑看着行礼的一大两小,额首笑说道:

    “起来吧,立春快过来,坐师爷这边…”

    老人自然是喜爱小孩子,赵立春拘谨一礼,乖乖的叫了一声师爷就坐了过去。

    赵仲来转头对李年说道,

    “这是我的老师,国子监祭酒…”

    不待赵仲来说完,李年便撅着屁股作揖说道:

    “学生拜见柳大人,祝柳大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长命富贵…”

    老祭酒哈哈一笑,指着李年说道:

    “听仲来讲过你,今日一见果真是油腔滑调,口绽莲花,老夫且问你,为何一定要进书院,不进我国子监?”

    国朝官员大儒之流,家中子弟若想进学,要说愿意去何处,自然都是愿意往书院去的,若是实在进不去书院,才会选择去国子监。

    而皇族中人,也都是进国子监,皇帝不知为何,对于书院中出来的人极为倚重,但是却不许自己的子孙进书院。

    李年听见老祭酒发问,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就好比老师问你什么不选文科偏偏要去理科。更何况又是国子监祭酒发难,这可是相当于教育部部长的位置。

    赵仲来在旁边也不帮腔,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略微思索一番,李年说道:

    “回柳大人,师命难为呀…”

    无法只能让先生背锅了。

    老祭酒嗤笑道:“你这娃娃倒也是真会推搡,也罢,今日且拿出你的本事来,若有真才实学,老夫拼了老脸也要把你弄国子监来,能抢一个赵仲来,自然就能再抢一个,别人怕书院的方脑壳,老夫自然是不惧的…”

    说完,挥挥手就让李年退下。

    赵仲来施礼拜别,就带着李年回了大殿角落案几处。

    “赵大伯,方脑壳是谁?”

    “自然是如今的书院院长…”

    “为何叫方脑壳呀?脑袋是方的嘛?”

    李年很疑惑,怎么叫这么个名号。

    赵仲来笑而不语,只是示意李年往殿外看去。

    此时断鸿在前,皇帝身穿青衣缓缓进了大殿,身后是一众皇子,除了李年见过的太子之外,还有两个明黄袍服的小孩子,年纪也就和李年差不多。

    再后面就是十来个穿紫袍的官员,自然是几部的尚书,几位三品大员此时正含笑和三个儒服老者谈笑风生,老者身边都跟着一个年轻人。

    最为出彩者自然是为首的白袍青年,剑眉倒立面容俊朗,嘴角挂着一丝相得益彰的微笑。

    一行人走入殿中,众人都起身拜见,李年看见当初在朱雀桥遇见的白首老人,虽然早就知晓他的身份,此时也不由得心中咋舌。

    皇帝,还他妈是活的皇帝。

    皇帝径直往上首落座,众人也都坐下,断鸿暼了一眼角落里的某个身影,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朗声说道:

    “陛下言,学子论道之题不变,不知哪位学子敢为天下先?”

    话音刚落,一老者坐于案几前,笑道:

    “敢问陛下今日魁首有何彩头?”

    皇帝并未说话,只是转头看向断鸿。

    断鸿从身旁的小太监的托盘上接过一个紫金盒子,踱步走至大殿中央,环视四周面无表情的打开盒子。

    盒子打开的一瞬间,并无任何特殊。但是片刻之后,大殿中人都感受到了一股奇异的波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檀香。

    李年身体一震,只感觉什么有什么无形之气环绕在四周,心中更是骤然间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凝神望去,只想把断鸿手中的紫金盒子看穿,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不仅是他,其余人也都如此。

    刚才说话的老者,更是面色潮红,颤抖得声音说道:

    “这…这这是菩提子…”

    话语回荡在殿中,犹如波澜不起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得涟漪四起。

    除了少部分人能保持冷静之外,大多数人都倒吸冷气,惊叹不已。

    “菩提子?不是说自佛门五百多年前消亡之后,就再也不见此物了嘛…”

    “听说此物能开人心智,若常伴于身,便是不修行都能延年益寿…”

    “陛下当真是大手笔…”

    “哎呀,只恨早生三十载…若老夫还年轻,定要争上一争,一举夺魁…”

    不等李年发问,赵仲来就赞叹道:

    “菩提子,传说中乃是上古佛门的先贤自佛祖悟道的菩提树上摘下,此物能延寿,能清心明目,若是自小伴身更是能开心智。佛祖本身就是有大智慧之人,所以必须沾了佛韵,是人间一等一的神异之物,佛门五百多年前被灭之后,便再也没有菩提子流传世间,想不到此次陛下将此物拿了出来…”

    看着众人都发红的眼睛,李年也是知道了菩提子的贵重。

    “小子…”

    赵仲来面目有些狰狞,咬牙切齿的说道:

    “此物绝对不能落在士族手中,所以你使尽浑身解数,也要夺魁…”

    李年脸一垮,苦恼说道:“不是说我争不争都行吗,再说了,赵大伯也是士族的,怎么还怕世家之人拿走这个东西…”

    赵仲来冷冷道:“屁的士族,我族不过是士族眼里的一条狗,这世上士族也就只有他们那几家才算…”

    李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三个老头此时已经是面色潮红,眼看就要激动得背过气去,而那三个年轻人也尽皆坐立难安,眼中贪婪呼吁而出。

    而大殿中其余人等,除了皇帝和断鸿仍旧平静如水,其他人也都神色复杂得盯着断鸿手上的盒子。

    没拿到也就罢了,真要拿到,得被这群恶狼给撕巴烂了

    “我看这东西除了延寿,好像也没别的用呀…”

    赵仲来看着李年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恨恨说道:

    “你懂个屁,若武道中人服用菩提子,顷刻间便能旧疾尽愈,也就是说,三境武夫要是服了这东西,那就是能安安稳稳活过两个甲子,那可是彼岸境修行者才能有的寿数…”

    寻常武夫能活一个甲子就是邀天之幸,大魏军中除了一个秦国公,其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将早就凋零了,不仅大魏如此,漠北王廷也是如此。

    若武夫没有这寿命限制,当时的女帝若是想坐上那张椅子,怕也是痴心妄想。

    “陛下糊涂呀,怎么把这东西拿出来…”

    赵仲来一脸悲愤,实在是想不通皇帝今日怎么到底是怎么了。

    皇帝端坐在上面,抚须不语,一旁的太子面露难色想说话也被他一个眼神给顶了回去。

    只见刚才问话的老者已经站起身来,拱手问道:

    “敢问陛下,若我王家之人得了魁首,此物…”

    皇帝淡淡说道:“只要是我大魏之人,夺得魁首,皆可拿走…王芝,莫不是你洛安八家,就不是我大魏臣民?”

    王芝在族中辈分极高,此次也是他领着族中弟子来京都。

    他们八家同气连枝,向来是和大魏宫廷不对付,此事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可这些暗处的龌龊,到底不敢摆在明面上说,此时被皇帝一问,王芝老脸一僵,连声说不敢。

    “我洛安八族,当然是大魏臣民…”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不容他人质疑。

    皇帝呵呵一笑,面容慈祥的问道:

    “既然是大魏臣民,为何朕御极四十年,不见你八族族长进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殿中的人此时也都从菩提子中抽出了心神,皇帝的质问大家也都听到了。

    朝中官员谁不知道,洛安八族,谁都能进京都,但是其族长却是从来未曾踏入京都一步。

    要说皇帝不耿耿于怀,那才是咄咄怪事。

    王芝面色晦暗不明,半晌后才拱手幽幽说道:

    “族中事务繁忙,族长实在是抽身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