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新庶女生存日常 » 第十八章 乞巧节宫宴(一)

第十八章 乞巧节宫宴(一)

    翌日一早,韶暖便恭恭敬敬的在如意轩等着。

    郑氏在屋里陪着韶靖用早饭,丫鬟通报韶暖已经在前厅等着了。

    卢韶靖神态不屑的说,“也是个不安分的,听到能入宫,一大清早就巴巴的来学规矩。”

    郑氏不屑的说道,“京中贵女尊贵和美貌于一身的,你算是头一份,听你父亲说,太子也有意拉拢,你好好表现…”

    卢韶暖等的哈欠连连,终于等到韶靖一脸高傲的出现在眼前,俩人一块跟着汤嬷嬷去到院中。

    “乞巧节晚宴,勋爵世家的公子姑娘们都会到场,礼数上不能有差池,行为举止上更要端庄贤淑…”

    汤嬷嬷的话都落在韶暖旁边,看似是教两位姑娘规矩,实则需要学习的只有韶暖一人。

    卢韶靖本就是以太子妃的标准去培养的,什么规矩礼数都拿捏的死死的。

    卢韶暖反应过来后,一个脑袋两个大,这都特意请韶靖的教导嬷嬷来教她,到时候若出了丑态,指不定多惨呢…

    晚膳时分,韶暖拖着僵硬的身体回到八角院,越过一桌菜肴,有气无力的趴在床上。

    胡氏紧跟其后,安慰的开口,“再累也得吃两口再睡…”

    卢韶暖挪了挪身子,找了个舒适的姿势,“不吃了不吃了…”

    胡氏看着韶暖一脸疲倦,贴心的拉过浅褐色锦衾给韶暖盖上。

    朱瑾跟着胡氏离开床边后,掰着指头数着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头顶碗,小碎步,姿态正,步伐缓…

    睡了一小觉之后,卢韶暖被饿醒后,嚷嚷着,“朱瑾?朱砂?有饭没有啊?”

    朱瑾抱着一碟子糕点跑了进来,“姨娘果然料事如神,说姑娘饿醒会找饭吃,特意给姑娘备着芙蓉糕。”

    卢韶暖摸着饥肠辘辘的肚子,无奈的问道,“有没有饭菜啊,饿的厉害,不想吃糕点。”

    朱瑾摇摇头,放下糕点后,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我去问问朱砂姐姐。”

    朱砂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进来,韶暖叽哩咕噜的干了一大碗阳春面,刚吃完,准备继续睡觉,结果吃的太猛,有些撑得慌。

    在房中逛来逛去,想着明天晚上的乞巧节宫宴,问道,“乞巧节宫宴会有很多人吗?”

    这种事情,朱瑾同韶暖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朱砂缓缓讲着她知道的事情,“大臣的官眷都会到,皇后娘娘和贵妇人们会在宫宴上考验女子的品行,姑娘到时候可要谨言慎行,切不可莽撞。”

    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古代版相亲大会吗?卢韶暖想起那日在祠堂听到‘太子妃’的事情,问道,“太子殿下也会去吗?”

    朱砂重点在提醒韶暖要注意言行,韶暖的重点却放在了都有哪些男子赴宴上。

    朱砂不确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未娶正室的皇子只有三位,太子妃的人选,皇上和皇后娘娘心中定已有打算,还有晋王和九皇子的皇妃没有消息,这次很多贵女都是冲晋王妃的位置去的。”

    卢韶暖听后点点头,又突然反应过来,问道,“那九皇妃呢?没有贵女去争取吗?”

    朱砂轻咳一声,刚准备开口,就被朱瑾给截胡了,“这我知道呀!差不多两年前,别说是九皇妃,就算是九皇子身边妾室的位置,很多贵女都争破了脑袋的往上爬。”

    卢韶暖露出惊讶的表情,肤浅的思考着,这得是什么样的美男子,这么有魅力?

    “但是呢?现在怎么了?”

    朱瑾难得做一次场外讲解,很是骄傲,神采飞扬的继续讲,“现在可不一样了,九皇妃的位置,京中的姑娘都避之不及,生怕会被皇上赐婚给九皇子!”

    朱瑾战术性停顿,喝水,韶暖扶额,讲故事还真会吊人胃口,这本事不去说书,可真是可惜了。

    卢韶暖又接着问,“说重点!重点!”

    “这位九皇子啊,那可是位年少有为的少年英雄,想当年……”

    朱瑾的磨磨唧唧,二人都听不下去了,朱砂直接截了朱瑾的话,直击重点,“九皇子突发急病,御医诊断说命不过二十五载。”

    卢韶暖恍然醒悟,活不到二十五岁,这要是嫁过去,那不就直接守活寡了。

    朱瑾觉得自己故事讲得好,拉着韶暖的手不依不饶的继续讲着,“九皇子当年那是一战成名,回京途中百姓纷纷夹道相迎…传奇往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九皇子他…年纪轻轻,眼看就要封王…现下,还在宫中居住,由湘妃娘娘照料,连个封号都没有……”

    卢韶暖躺在床上听着朱瑾叽叽喳喳,还没听完就睡着了。

    乞巧节这日,韶暖给太太请安后,在如意轩又学了半晌规矩。

    午饭过后,回到八角院,换上太太给的纱裙,带着两个可爱的粉紫蔷薇样绢花。

    韶暖的衣服基本都是淡冷色调,很少穿这么娇艳的衣服。

    胡氏看着韶暖姣好的气色,开心的多看了两眼,嘱咐道,“进宫之后,跟着你大姐姐,千万不要乱跑乱说,更不要多管闲事…”

    韶暖有些好奇的问,“宫里的膳食是不是格外好吃~听说还有宫廷玉液酒…”

    朱瑾张着小嘴一本正经的听着,听到好吃的便接话道,“还有贡柑,贡梨~应该也格外好吃…”

    俩人都是小吃货的样子,胡氏便看向朱砂,“跟紧姑娘,别闯祸!千万记住!”

    韶暖点点头,就带着朱瑾朱砂离开了。

    快到宫门口的路上,一辆接一辆的华丽马车,咯哒咯哒的往前走着。

    韶暖面对太太和韶靖两个高气场的女人,在同一个马车中,感到空气中有些压迫的氛围。

    马车行到宫里的一条高墙宽巷中,韶暖紧跟在韶靖后面下了马车,亦步亦趋的跟着到了后花园。

    卢韶暖走在浅灰色的石砖路上,低着头左瞅瞅右瞧瞧。

    宫墙的颜色略深,明亮而不刺目,绚丽而鲜艳,落落大方,威严感扑面而来。

    绿色的琉璃瓦素雅大方,印象中的红墙绿瓦生动地出现在了眼前。

    乞巧节本是民间的节日,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广泛流传,文人雅士对乞巧节创作了无数的佳作。

    皇后娘娘在闺中时便很喜欢热闹的节日,入主中宫后,也增加了很多宫宴,凡四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带家眷参加。

    乞巧节便是其中一个。宫宴主要借助祭祀,占卜,祈愿等形式,来验证女子是否聪慧,心灵手巧。

    宫宴中不乏有勋爵侯府的贵公子,还有几位皇子也正值少年。皇后和贵夫人也会通过乞巧节的宫宴,查看女子的品德和能力,以让到场的贵夫人查看女子德容,为自己儿子挑选良缘…

    郑氏及一众妇人围着后花园的莲花池,曲曲折折的莲花池中,肩并肩密密连接的叶子上,三五片叶子上便婷婷玉立着粉色的花朵,美丽而不妖艳。

    淡淡的莲花香气弥漫在整个后花园中,卢韶靖和另外一位年龄相仿的姑娘被围在人群中间,看俩人的表情,虚荣心像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开心的掩嘴说笑着。

    韶靖等一众贵女后面不远处,有几棵粗壮的海棠树,粉色的花朵开的正旺盛。

    韶暖不愿往人堆里凑,也不敢离韶靖太远,怕在宫中坏了规矩。

    朱瑾一直陪韶暖待在寺庙,对京中贵女也不甚了解。

    韶暖想打听一下那些贵女的情况也无从可知。

    朱砂年长几岁,前几年才机缘巧合的来到韶暖身边,对几位贵女倒是有所耳闻。

    朱砂往韶暖耳边凑了凑,“大姑娘旁边的是镇西侯府的嫡二小姐姜茹雪,姜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皆通,是京中第一才女…”

    这第一才女的名号难道不是韶靖吗?韶暖疑惑的摇了摇头,才女和第一才女也是有区别的~

    那姜姑娘一眼看去,眉眼显得温柔得多,而韶靖更多是美丽惊艳。

    韶暖站在一旁,打算等着开宴后,安安稳稳的坐在那里吃美食便好了。

    结果还没等到开宴,韶靖身边的丫鬟思齐过来传话。

    卢韶暖跟着思齐走到一堆贵女身边,韶靖看到韶暖过来,十分亲热的从人堆里出来,挽上韶暖的胳膊。

    一脸温柔体贴的和其他贵女介绍道,“这是家中庶出的三妹妹,前些日子刚回府中,母亲特意让我领着和诸位姐妹认识一下,姐姐妹妹可要给我点面子,照顾一下三妹妹。”

    韶暖带着标准八颗牙齿的微笑看着前面一堆贵女,她们脸上大多都带着好奇和鄙夷。

    韶靖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位身着水红百花裙,浓妆艳抹的女子,妆容过浓,应该是想弥补她的单皮小眼,以及两腮帮上高高隆起的肥肉,可惜妆化的很失败,本不够直挺的鼻子显得更为塌陷。

    听完韶靖的介绍后,上前几步,一副充满怨气的模样,满脸肥肉中挤出的大红嘴唇嘟囔着,“这位三妹妹怎么还带着面具?莫不是见不得人…?”

    其他女子仿佛得到共鸣一般,齐齐发笑。

    韶暖看着面前一群十几岁的小姑娘,不以为然的看着她们的小孩子把戏,抿了抿嘴角,低头不语,不想惹起纷争。

    “是不是太丑了,不敢见人啊~”

    “哼,装模作样”

    “…”

    一声声讥讽传到韶暖耳边,韶暖看着她们,总像是在看一帮幼稚的小孩,心高气傲的不屑于搭理人。

    卢韶靖看着韶暖默不作声的样子,误以为韶暖是胆小怕事,又没见过什么世面,不敢开口说话。

    摆出一副疼爱妹妹的大姐姐姿态,“三妹妹脸皮薄,妹妹们可别再这么说了~”

    盈盈一笑间,既透露了韶暖戴面具真是因为貌丑,又赚足了“好姐姐”的虚荣人设。

    韶暖心中冷笑,原来专门让自己到这里来,就是为了供她们取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