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吾乃大明第一神童 » 第四十七章 教育问题

第四十七章 教育问题

    对人才的渴求随着工厂的膨胀愈发剧烈。

    不仅仅是管理型人才,更是需要技术型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厂的发展壮大,常景瑜感觉自己已经开始触及到了厂区规模的天花板了。旧时代的匠人并不能称之为‘工人阶级’,其组织性和纪律性都不如前世的工人。

    除了组织性和纪律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创新性也不够。

    制约这些旧时代的匠人向工人阶级转变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读书!从这个时代搜罗来的匠人不能说是大字不识一个,也能说普遍就只认识自己的名字。要说他们能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当然是能。目前的玻璃厂的生产规模不大,机械化程度不高,重要的并不是创新而是根据常景瑜给出的方向复现。

    如此这些人还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安全事故出现的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但是一旦扩张和扩产开始,匠人的数量就会成倍增加。而且常景瑜也会考虑在一部分的生产之中引入机械化。当初选择在上新河也是这个考虑,在初期没有蒸汽机的时候他可以使用长江充沛的水力资源。

    而这就必然要求提高工匠的素质,现有的匠人素质和纪律性,就算不考虑创新这个高难度的活,在扩产的道路上也是必须的。

    只是...

    这个时代的匠人对学习知识文化的追求并没有前世那样疯狂,用前世的话来说他们就处于一种半躺平的状态。

    安排新来的人跟老师傅学手艺,他们可能会很积极,但安排他们进书院学习文化。他们就像是晋西北铁三角的名言里说的话‘学习?学个屁!’,这些新来匠人对自己的标准也就是认识自己的名字而已。

    就算是自己建立了奖励制度,学多少字,学到什么程度都有对应的奖励,绝大部分的人也都没有太多的积极性。

    甚至包括厂区里被常景瑜安排在了生产主管岗位上的老张和老王,他们已经算是厂区里学习比较积极不仅仅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能能多认几个字的人了。

    但就算是这样,让这两位写一个报告都写不出来。

    “少东家。”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又出现了一个人影,一个年青点的人。头戴方巾,穿着一身道袍,看起来有点读书人的意思。

    “是范云啊。”常景瑜放下手中的笔看着那人道:“有什么事儿么?”

    “书院的子长先生闹着要辞职走人。”听到少东家叫自己,范云才迈步走了进来作揖行礼恭敬道:“不打算继续在书院里教书了。”

    “嗯。”常景瑜没有丝毫挽留的意思说:“那就给他结清工钱,让他走吧。”

    厂区书院主要的学生就是工匠与他们的妻女,创业初期常景瑜主要的经历在烧玻璃和制药上,只对身边的一些工匠进行了教导。对其他人几乎没有太多管,开设书院之后教育工作也不是他来管而是从社会上找来的读书人。

    这些个读书人啊,生活状况就像是没中举之前的范进,腿被打断前的孔乙己。

    有没有本事不知道,反正家中拮据又没有别的赚钱能力。

    看常景瑜这边给的工钱不错就过来教书,可内心之中却又对工匠极为看不起,稍微遇到点问题就嚷嚷个没完没了。

    对于这样的旧式文人,他是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还需要继续找先生么?”范云问道。

    范云现在是厂区的人事部主任,厂区别看还保留着这个时代作坊的形态,但架子常景瑜搭的还是有模有样。按照前世公司搭起了一个大概的架子。而这个范云吧应该算是整个厂区除了常景瑜和教书先生之外第二高学历的人了。

    唯一一个识字非常多且能写报告的人。

    而范云识字多,也读了很多书却并不是读书人,他是个道士。

    自己说是山中香火不好养不了太多的嘴,他就被师傅赶下山来让他自己谋求个生路。

    “不...”常景瑜本想要说不找了,那样的先生找多少都没用。但转念一想,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你也不能完全拒绝他们。

    “找,这次不找教书先生了,我另有安排,让他们抄书去。”

    抄书,古代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这我国古代虽然很早就发明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也确实起到了打破知识垄断,降低知识传播成本的功能。但并未引发技术大爆发没有做到迅速的推进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而在知识的传播上抄书依然是一种极为重要,可以说不可无视的方式。

    而且常景瑜自己现在也想过了,自己去把脑海中的知识都写下来是很耗时间的。

    他没怎么接受过这个时代的教育,也不怎么会用毛笔。

    没有趁手的工具之前找人过来,他说别人录入是极好的节约时间的方式。

    “教书的事情我亲自来。”常景瑜。

    “少东家要亲自来?”范云极为吃惊道。

    “怎么?不行?”常景瑜反问道。

    “不不不~可以,可以。”范云道:“既是少东家的意思,那我就这样安排便是了。”

    反正自己只管人事方面的事情,其余的他不管,也不需要多嘴什么。

    范云前脚刚刚出门,没一小会小鼻涕便风风火火的冲进了他的办公室。

    “小鼻涕?!”这回轮到常景瑜吃惊了,他看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小鼻涕惊讶道:“你这是咋回事?看你这个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

    “小官人,您是不是将汉王府上的人给打了?”

    小鼻涕还没来的喘息便一脸担心的问道。

    “汉王府?”常景瑜皱着眉头稍微想了一下便说:“对,是有这么一回事。”

    “您可真是条汉子。”小鼻涕当时就无语了说:“汉王您也敢招惹。”

    “又不是我想招惹他们。”常景瑜不屑道:“是汉王府上的杂碎仗势欺人想抢我的东西,难道我还得让他们抢了不成?”

    “哎~您可真是的。”小鼻涕叹息道:“先不说那么多了,汉王带着人到东宫闹事儿。”

    “您先与咱回东宫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