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吾乃大明第一神童 » 第三十六章 知行合一

第三十六章 知行合一

    “且不说‘格物致知’了,‘知行合一’那些文人臣子做得到么?”

    常景瑜嘲笑的说:“就说胡祭酒,他能做到么?孔圣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位胡祭酒就没有做到吧?!若是他真的懂什么叫‘因材施教’什么是‘因材施教’,能够做到知行合一,那还会出现昨日的事儿?”

    “昨日我听他的课,那也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空顶了一个国子监祭酒实际能力也就那么一回事。”

    “所以我的书院里需要的不是那样的先生!”

    朱瞻基虽然听不懂但大受震撼,尤其是说道了胡俨他更是非常的认同了。

    在皇奶奶的面前他还可以仗着隔辈亲为自己辩驳一下,可是在自己的爹娘面前就完全没用喽。因为他们啊是真的会收拾自己的。

    “所以你皇后才说那些知识虽是无用却得学,当今圣上便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常景瑜见到朱瞻基非常认可便趁热打铁的说:“而那个胡祭酒啊就是‘照本宣科,学而无用’的典型代表。”

    ‘抱歉了胡先生,这可不是我对你有意见,实在是不得已呀~’

    常景瑜倒是记得历史上这位貌似是成祖,仁宗,宣总,英宗,四朝老臣。同时也颇有作为的一个人,历史书上对这位的评价也是颇高。

    但想要团结一个人,让他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那最好是给他找一个敌人。

    用这个敌人把他拉到和自己一条线上。

    胡俨呀~还真是天然的敌人哟。

    “所以说治国修身平天下也是同理。”常景瑜又道:“学习四书五经是学,学习王霸之道也是学习,学习之后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也无法明白古代先贤的治国经验便也是无法治国。”

    “哦...”朱瞻基看着手中三棱镜似懂非懂的说:“我明白了。”

    “不。”常景瑜晃晃指头说:“你还是不明白,你其实只是一知半解而已。科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实事求是’。”

    “这要求人能做到既能批评别人,客观的看待别人,同时也能批评自己,客观的批评自己。”

    “我...”朱瞻基想说什么,却又停了下来不知道怎么说。

    “这就对了,我的长孙殿下。”常景瑜非常满意的说:“不要轻易的去否定什么,也不要轻易的说明白什么,因为往往被轻易否定的可能是正确的,说明白的却是什么都不明白的。”

    “书院之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景瑜在这里谢过长孙殿下了。”

    “如果长孙真想要帮助书院的话,不如给书院提字如何?”

    “这倒是可以。”反正不花钱,朱瞻基也很爽快的答应道:“你要什么字?”

    “嗯....”常景瑜想了想说:“这样,您就提‘皇家理工学院’如何?”

    “我敢向您保证,假以时日皇家理工学院绝对是未来我大明第一学府!”

    以‘皇家’冠名这是作死,给自己拉仇恨,但常景瑜现在急需一张虎皮以壮声威。

    只要能拉上这张虎皮,对他未来的布局也绝对是有利无弊。

    朱瞻基虽不懂什么是‘理工学院’但却知道‘皇家’二字是不能随便冠名的。可未来的‘大明第一学府’这个大饼他还是很愿意吃一口的。

    “好~”朱瞻基决定赌一把道:“笔墨伺候!”

    不龙飞,也不怎么凤舞,年幼的朱瞻基的字并没有什么特点,常景瑜并不是什么书法大师,也不太懂得鉴赏这一块。

    看朱瞻基的字,他只觉得平淡无味,突出的就是一个工工整整。

    不过没问题,他要的就是‘皇家’两个字。

    “这又是什么?”等朱瞻基写完字,他又很好奇的拿起另一个原型的琉璃物件。

    “这叫凸透镜。”常景瑜拿过琉璃物件说:“你也可以管这个东西叫做‘放大镜’,至于怎么用,顾名思义就是放大作用。”

    “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放大,就是将一个物体变得很大,而是通过光线折射远离让物体看的很大。”

    说完常景瑜顺手就用放大镜在朱瞻基的写的字上晃悠两下,果然放大镜所过之处一切都比原本打了好多。

    “哦~这倒是有意思。”朱瞻基更是惊奇。

    “不仅仅是有意思。”常景瑜注意到放在窗户边的桌子上正巧爬了几只蚂蚁,他便拿着放大镜过去放在太阳底下。调整距离将光线都集中一点然后移动到蚂蚁的身上。

    没几秒钟,那只倒霉的蚂蚁便被烫成一团焦炭升起一律青烟。

    “这个好玩!这个好玩!”朱瞻基更是兴致大发道:“让我玩玩!”

    说罢,他便一把夺过放大镜找蚂蚁然后学着常景瑜的样子将蚂蚁给烧成一团焦炭。

    果然,人类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朱瞻基瞬间就沉迷于烧蚂蚁的游戏之中不可自拔。

    “你们也过来,看看这个。”朱瞻基兴奋的招呼着包括常景秀在内的三个女孩一起过来烧蚂蚁玩。

    看朱瞻基玩的不亦乐乎,常景瑜才凑到小鼻涕身边小声道:“那啥,小鼻涕向你打听个事儿。那两个女孩是什么人,我妹妹现在再东宫是个什么位置啊。”

    “这个奴婢可不敢说哟。”小鼻涕一脸小心却垫着脚,伸长了脖子望着朱瞻基的烧蚂蚁小团体很想要加入的样子。

    “我这里的琉璃盏,琉璃碗,放大镜。”常景瑜顿时心领神会道:“待会您走的时候我让人给包好送您这边。”

    “昨日您与我带路,又提醒我,我还没来得及谢您嘞。”

    “是选出来的女官未来会嫁于长孙。”小鼻涕道:“现在选出让太妃养在身边,知根知底也可培养情感。”

    “看,学,知,行,免得未来当了长孙的妃子之后没的规矩丢了皇室体面。”

    “啥还有这规矩?”常景瑜一愣,怪不得这小子上车的时候说‘未来也得叫哥啊。’

    怪不得嘞,要是景秀嫁给了长孙那自己就成了他的大舅哥了。

    这...

    这...

    明朝有这规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