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吾乃大明第一神童 » 第九章 蓬莱真人呀

第九章 蓬莱真人呀

    朱棣刚刚走出宫门便见到匍匐在地张荣。

    “张卿家随朕来吧。”

    朱棣让张荣跟随,并让亦失哈将其余人等屏退到十几步之外,只剩下张荣和亦失哈跟着自己。

    “张卿家是朕的肱股之臣。”朱棣双手插袖说:“可明白朕的苦心否?”

    “臣明白。”明不明白都得说明白,张荣又不傻大体上就猜出来了。‘夏洛’估计是个混淆视听的假名,陛下是不想现在就让人知晓‘夏洛’就是‘常景瑜’这个事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朱棣似苦口婆心的说:“让他去东宫太子府上,多看看,多听听,让太子好好打磨一下,未来必是大明栋梁之材。”

    “陛下为了臣的侄子费尽心思,臣感激涕零不胜荣幸。”张荣拍马屁道:“臣这就回去尽快将其送到东宫。”

    “嗯。”朱棣点点头说:“还有一件事儿,你可知他的老师是谁?”

    “老师?”张荣在这个事情还真不敢胡编乱造,如实回答:“这是臣失责了,平日里疏于管教也不知道他在外面跟谁学了这些本事,既能烧出琉璃盏又能凝练如此神药。”

    “那琉璃盏也是他自己做的?”朱棣有点意外。

    “正是,是昨日刚刚烧制出来品相最好的一个琉璃盏,连臣都不知道就被他拿出去卖了。”张荣唏嘘的说道:“说来也是这是他自己在外面开的作坊,找的工匠,在一这些年为了做法花钱如流水一般,可没少问臣的如夫人王氏要钱。不知道倒腾什么。因为这个事情臣也不少说过王氏,王氏也自然训斥过侄儿。只是训斥完了侄儿不听依然我行我素,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出格就让他闹腾去。”

    “实是没想到,臣这侄儿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呐。”

    现在想来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反而给他带来大利,若是强行管束怎又会有今日。

    “连你这个当姨夫的都不知其师傅是谁。”朱棣玩味的说:“张卿家这个家看起来治的也不怎么样么。”

    “臣知罪。”张荣诚惶诚恐的说。

    “罢了。”朱棣并不在意的说:“这事儿不许第二人知晓,尤其是汉王!不能让汉王知道夏洛就是你侄子,还有回到府上之后万不可将今日宫中的事情说出来。若是那小子问便说是因为汉王,还有若是问道朕了就说朕是你认识的朝中大臣或是郡王便可。”

    “朕观此子聪慧,你可不要被他看出来什么,若是因为从你这里让他猜到了朕的身份,朕要你脑袋!”

    “至于为何要去往东宫陪皇太孙读书,你就说这是你自己和朕彻夜力争还有他祖上萌荫赚来的好差事。”

    “臣晓得了。”张荣恭敬的说。

    “等一会你先行出宫。”朱棣又说道:“隐秘好行踪,将他带到鸡鸣寺,不得让任何人知道就连你府上的人都不行。至于他本人,你可以不用管。”

    “朕在鸡鸣寺候着他。”

    交代完,跪了一夜的张荣真的是很疲倦出宫上轿回到自己府上。

    “来人!”他刚进了府门便迫不及待的说:“快将王氏和老夫的侄儿侄女都从柴房里放出来。给王氏赏银一千两,给侄女赏银五百两沐浴更衣多带几个琉璃盏一并送到东宫去,还有让侄子快快沐浴更衣,老夫有要事与他商量。”

    在柴房里睡了一夜,常景瑜睡得那可是非常的安稳完全没有王氏和常景秀那样坐立不安的样子。

    前世就有习惯睡懒觉的他,没有制作出相对成熟的青霉素和玻璃之前他可是硬生生的两年时间早出晚归,晚上睡觉还复盘想着工艺的问题。

    今日总算是尘埃落定,对自己的药和玻璃盏有极大自信的常景瑜自然不像是王氏和常景秀那样担心什么,进了柴房到头就睡。任谁叫都叫不醒,模模糊糊之中他感觉自己好像被人剥掉衣服泡到温水中仔细的洗了一遍,又被换上了一身衣服被背着放到了马车上。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摇,半睡半醒的睡了好长一会才终于被马车摇的极不情愿的醒了过来。

    “呜呜呜...”常景瑜揉揉眼睛,伸懒腰打哈欠说:“姨夫真乃大才也呀~”

    “老夫还什么都没说呢。”张荣有点奇怪的说:“你就知道老夫做了什么事情么?”

    “姨夫被立即召见进宫无非就是因为三个事情‘汉王’‘玻璃盏’和‘青霉丸’。”常景瑜无聊的靠着车窗试图将帘子撩起起来看看这是到哪儿了,发现撩不起来便作罢说:“我惹了汉王手底下的人,若是汉王执意要为一个下人出头那很掉价的。他出头的原因无非是自己的面子问题,因为我打人的时候下人已经说了自己是汉王府的了,这时候我就不是打人而是打了汉王府的脸。其次玻璃盏价值千金,我不觉得汉王不会动心。”

    “但姨夫是水军右卫指挥使,靖难之中虽无建树却也无错,汉王有当太子的心思加上姨夫又是勋贵,随意对您动手对他不利,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捅到皇上那边但肯定不会说实话。”

    “而那位大叔,我估摸着他应该是东宫的人。”常景瑜双手插袖盘腿坐着说:“在街上打架的时候他就来了,若是汉王的人即便不出手也会呵止。但什么都不做反倒是等散了在专门派人来找我,那对他来说这事儿算是汉王的一个把柄,如果汉王提及此世他就站出来,因为这事儿本就是汉王不对。他站出来可以呵斥汉王一方面可以打压汉王,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忠臣的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己在东宫的地位。而琉璃盏是证据,在找个恰当时机献上青霉丸就是锦上添花。”

    “以姨夫的才智和政治眼光肯定知道战队战哪一方。”常景瑜笑呵呵的说:“我感觉我这个大明第一神童,现在应该算是‘简在帝心’了,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

    张荣一脸无语。

    这...这叫...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