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爱情不用大数据 » 第177章

第177章

    人潮涌动,物流站的院子热闹非凡。分发完物资,已到下午,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有的村民送来水和粮食,几个战士坐在墙角下,喝着水就着干粮,心满意足。

    焦小凡用胳膊肘推了凌尘,他抬头望去,村子里的小路上,不远处海灵端着东西走了过来。粗布长裙,层层叠叠,很有当地人的名族风。凌尘瞪了眼小凡,抬了抬下巴。

    小凡明白,他肢体的意思,是让他去把东西归还,把眼前的状况处理好。

    便放下手中馕饼和水壶,起身迎了过去笑言,“海灵,又来资助我们的伙食了。”

    海灵一双乌黑的大眼睛,黑色长发垂在胸前,随着风飞舞又落下,她白皙的脸庞在凌乱中愈加的明艳动人。微笑着,看向了凌尘。

    小凡从身后伸出了马鞭,“少校说了,不能收人民群众的礼物。您还是收好吧。”

    海灵面色暗了下来,失望地看着小凡,“是让你找的借口吧,规矩再怎么严苛,也只是一条马鞭啊。”

    小凡咧着嘴尴尬不失礼貌的笑着,“我们少校脾气古怪,不是很正常。还是收回去吧。”

    海灵看向了那个熟悉高达的身影,连一眼都不曾往这边看过来。十分窘迫眼圈渐渐红了起来,将手中的奶酪一股脑塞进了小凡怀中,抓起马鞭,扭头朝远处跑去。

    小凡走过来,烦躁地说,“以后这种事情就不能让刚子去吗?”

    刚子懵地抬起头,一脸正气地说,“我就不会接这些啊。少校之前训话就说过了,不能收群众的礼物。”

    “行行行,你们都是大公无私的人民战士。你稍微长得低调一点,那用的着这么多事?我这到底是为谁忙活……”小凡一再的抱怨。

    刚子吞了一口水,打断道,“少校耀眼的明明是重情重义。”

    “刚子!”

    刚子眼珠转了一圈,惊恐状的捂着嘴巴。

    乐鱼在房间再一次被吵醒,尖锐的钉子的声响,是从未听到过的。“阿姨在修什么东西吗?”叮咚叮咚,有节奏的令人难以忍受。

    她光着脚摸索着开大了音乐。子渝去了东北,蓝星也极少过来,代可可随公司出外三个月,整个公寓安静了不少。她不想看时间,也不想打开窗帘,她不喜欢打开社交软件,不想说话……整个人就这样在地球上某个不被发现的黑暗角落,不被打扰的自我沉淀。有时脑袋里恶魔的声音暂停,状态好的时候,她会努力思考,“不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腐烂,必须做些什么。在自己身体不排斥的情况下。”打开墙角的微黄小灯,环顾整间屋子,她想让自己做些什么,至少做一件事情,让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在白白的放任时间流走。眼睛停留在了满满当当的书架上,只要是和他有关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

    她记得他浅淡温和的笑容,举着胳膊说“别浪费这么好的劳力。”

    她选书,他接着。又一本一本的在书架上摆放整齐……

    她想起不知道在哪看到过的一句话,“当你茫然无措,无从选择的时候,看书总是没有错的。”

    “对,看书。”她像下决心一般对自己说。

    灯光照射在墙角的懒人沙发,点燃了房间唯一光亮,她窝在房间的角落开始了书中的冒险与探索。

    读书真的是很美的一件事,跟着作者的文字好奇、沮丧、流泪,也因此开心,释怀,大笑……忍不住把动听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

    书里的生动与能量,充盈着贫瘠困乏的内心。像干涸的田地,涌入了涓涓细流。滋养着她的身心为之喜悦。

    跟着季羡林前辈的文字:“石林就像是木变石,不是一株,而是千株万株,参差不齐,错错落落,汇成一片大森林……眼前清泉一泓,参天怪石倒映其中,显得幽深渺远,恍如仙境……”,她感慨道,即使真的身在石林,也不会比此刻的感受更加美妙了。

    《包法利夫人》中“黄色布帘散落下白蝴蝶般的纸屑”令她惊讶,文字竟可以使偷情的情欲之事表现的如此美丽生动;

    也感叹村上春树描写车祸时“如纸张皱成一团”,没有任何血腥词汇,却比满地鲜血更让人毛骨悚然。

    《百年孤独》里的名字太长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乐鱼只得拿了本子来,将每个人的名字写下,每多出一个名字,就在纸上画出一个人物关系的分支,起初只是坚持看着一页页尽是琐碎无奇流水账一般的讲述,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一代人又一代人,足足写了七代人的兴衰。一直到接近尾声,心灵彻底被震撼,如醍醐灌顶般酣畅。她恨不得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放大,贴在书桌旁,日日膜拜。

    语言温润深刻,她轻轻地读出了声音:“在晚年无法穿透地孤独中,她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能察觉到家中任何不起眼的小事,也第一次看清了过去因忙碌而忽略的真相。”

    “尽管阳光仍然照耀在秋海棠上,午后两点依然炎热难耐,欢闹声还不时的从街上传来,这个家却越来越像她父母那座殖民时代的生宅。”……

    “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出于对孤独的深刻理解。通过最后一次造福世人的举动来补就自己卑微的一生。”

    也用最平常不过的话揭示了大多的真相,“她发现家里的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中重复同样的路线,做同样的事,甚至在同一时刻说同样的话。只有他们偏离这些刻板的常规时,才会有丢东西的危险。”

    全文没有豪言壮语的指示,却悄无声息地击破了对习以为常生活重新理解…

    随着《挪威的森林》,一同踏上通往直子疗养院的路,拔地而起、遮天蔽日,幽暗阴影中的杉树林……

    沙发挪至书桌前,趴到床上,又靠在窗户旁……

    冬去春来,房间里的书,房间外的书,已被一扫而空,她在独处的空间里安静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