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月鸿影 » 第十八章 拜师(三)

第十八章 拜师(三)

    私学门口当真是人山人海,刘备与简雍好不容易挤到一个能站稳脚跟的地方,只见人群突然安静下来了,学舍内走出一个年纪在三十左右的人,身着深色服饰,发髻上用竹板固定,约有九尺高,面色刚毅,眼神十分锐利,他一到场,人群十分肃静,安静的能听到隔壁坊市传来商家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只见此人说道:“尔等既来我处,便要遵守规矩,任何人不得大声喧哗,还有这里不需何等荐书之流,通过贿赂郡国文学前来的学子,一律不得进我门。

    一听此言,下首众人一片哗然,顿时走了大半人,剩下的也足有三百余,而刘备简雍就在此间,同时就在刘备身侧,站立了一位身高约七尺有余的人,他在这些人群之中显得十分突兀,面色十分刚毅,但眼神之中却略带骄傲之色,身着浅色服饰,腰间配有一柄装饰较为华丽的三十炼环刀。

    刘备见到此人面容的时候,脸色突变,失声道:“伯圭兄......,没想到还能再见兄长,兄长待吾最好,最后竟落得自焚下场。

    公孙瓒突然转头看向刘备,然后道:“这位君子,我们见过,刘备脸色转缓,施礼道:“不曾,只是君十分类似在下多年未见的好友,再见君面时,不禁将君看做他。真是失礼。

    “我想君好友已经故去,不然君言语之中,透出一丝颤身,似悲又似喜...

    刘备回道:“是余无礼了,某姓刘,名备,字玄德,本地人,不知君高姓大名。公孙瓒笑道:“不知者不为过,刘君,某复姓公孙,名瓒,字伯圭,辽西人,刚才与君一语,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是有缘。

    刘备心想:“何止是似曾相识,简直是万木逢生,枯骨生泪,见到兄长,乃刘备此生最大的幸福,定然保住君之子嗣,不至于后嗣绝灭。

    想罢,刘备遂道:“定是前世有缘,今生得以再度相见,公孙兄,备遇见君,乃三生有幸也。公孙瓒亦道:“刘君不必如此,公孙伯圭痴长弟数岁,你我兄弟相称即可。

    “那么刘备在此见过兄长了。说罢,刘备便向公孙瓒施礼,而公孙瓒则回礼,二人不时发出笑声,但所幸声音不到,因此上首的卢植并未听到。

    只见卢植说道:“我想剩余之人,都不是投机取巧之徒,现在排队报名,不要喧哗。下首之人纷纷施礼道:“诺。

    报名持续了数个小时时间,待到下午时分,报名终于结束了,刘备只感到肚子咕噜咕噜作响,而公孙瓒与简雍,也是如此。

    三人看到天色日渐西沉,而报名虽然已经结束,但卢植还未出来,所以众人还是等候。一炷香之后,卢植终于出来了,对众人道:“明日诸位前来此处,按照身高次序确定座次,待一月余后,由各位的表现而定,今天就到这里了,各自回去吧。”

    等卢植说完,众人各自散去,而刘备则与公孙瓒告别,而公孙瓒突然道:“不如我们前往酒肆吃些酒食如何?刘备道:“就以伯圭兄之见。而简雍在一旁,则是表现的十分无所谓的感觉,迎来二人大笑不止。

    酒肆内,公孙瓒叫来酒保,点了不少菜肴,还有二壶酒,公孙瓒道:“考虑玄德年纪尚小,不宜过多饮酒,所以今天只是叫来两壶,其中一壶是给忠伯的。

    忠伯在一旁摆手,而公孙瓒执意道:“忠伯驾车劳累,理应如此,当然晚上还要劳烦你送二位贤弟回乡,自是不能过量。

    刘备也道:“忠伯,这是伯圭兄一番好意,你还是收下吧。忠伯道:“那就多谢这位君子了,还有公子你不要饮太多,郎君他虽然知道,但姑奶奶却是不知情的,所以公子还是少饮为好。

    刘备回道:“多谢忠伯提醒,余会注意的。

    话音落下,酒菜也一并上齐,几人便开始饮用了,待半个刻钟,几人用过饭食,便并行而去,路上刘备提起李文学之事,公孙瓒道:“此人不足为虑,玄德之仇包在公孙伯圭之身,自会给玄德一个交代。”

    刘备遂拜道:“多谢伯圭兄.....”

    几人在城门口告别,牛车载着刘备与简雍,一同返回了楼桑里,公孙瓒在城门处见牛车远了之后,对身边人道:“玄德,乃是余遇到的,最为契合我之人,也是一个好对手。呵呵,还有李文学之事,区区小官,死了也不值一提。”

    从人道:“诺。”

    待二日,涿县发生火灾,郡国文学全家莫名其妙被烧死在家里。而刘备得知之后,对简雍道:“论手段之狠辣,我与伯圭兄,就如同繁星与皓月相比。

    简雍笑道:“玄德也是手段高明之人。”刘备道:“备只是想教训那李文学,备自认为实力不如人,但不得不靠智谋取胜。”

    简雍斜眼一笑,不置可否。

    回楼桑里路上,由于尚未完全入夜,所以路上还是比较亮堂堂的,过了一个多时辰,牛车终于到了楼桑里刘宅。

    门前一直站着还是阿母,刘备从车窗前跳下,然后跑到阿母处道:“阿母,我回来了,你快进屋吧。刘氏道:“习惯了,以前是等你父亲,现在轮到你了,走,回屋吧。

    “嗯,阿母。刘备回道。

    而牛车之上,简雍也相继跳下,然后向自家走去,刘备在迈进家门时候,回头向简雍挥手道:“宪和,明天见。

    简雍也回道:“玄德,早些休息,明天见。”

    进入院内,刘雄已经在大厅等候多时了,见刘备过来,便问道:“孙儿,如何了....刘备回道:“禀阿翁,今天顺利报名。但郡国文学却在孩儿拜见他时,任由下人讽刺阿翁,我气不过,遂离开文学府,后来去了私学,才发现卢公当真是君子。

    卢公当面言道凡是贿赂郡国文学者,一律不准进门。而孩儿侥幸不在其列,遂成功报名,明日便正式入学。

    刘雄道:“哈哈,卢子干居然是如此性情,当真有趣,只是那李文学,老朽当真错看于他。大郎,你做的很对。

    这边刘备与祖父说话,那边刘元起得知大郎意欲与刘备断绝往来,顿时大怒,便道:“就是你那个母亲整天胡言乱语,还有你,我让你与刘备交往为了是你的将来,而你呢?汝听从母亲之言,与刘备断绝关系,还和宗族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交往,你是想一辈子呆在这个楼桑里?”

    刘德然道:“大人,我觉得母亲的话,很有理,大人太不寻常了,竟经常去资助刘备家,这导致很多宗族之人,在旁边说闲话,说你与刘备母亲有染。还有的人说,你纯粹巴结元毅公,贪图富贵。”

    刘元起怒道:“那些人的话你也信,你与你那母亲真是一样的蠢,整天在意别人怎么想。我听闻刘玄德拜师卢植了。刘德然道:“是的,不过他得罪了郡国文学掾,恐怕以后日子不好过了。

    刘元起呵呵道:“李文学不过一区区百石小吏,你觉得他会冒着被除名的危险,去整刘玄德吗?恐怕他自己的日子要不好过了,我听闻卢子干将一干贿赂郡掾祭酒的学子,全给除名了,你是否知情?

    “啊!这,卢公这是要得罪郡国文学呀!刘德然大惊失色的道。

    而刘元起笑道:“应该是李文学不敢得罪卢子干,卢子干曾求学太尉陈球,随后在好友郑玄引见下,拜师关西大儒马融季长公,季长公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你若在卢子干门下学到些许皮毛,便可依仗身为卢公弟子,在幽州区区百石之吏,自然不在话下。你给我听清楚,必须前往卢子干处求学。还有父亲还会继续资助刘氏,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罢,刘元起便要起身离去。刘德然向大人走的方向施礼:“大人之命虽重,但母亲之命,孩儿也要记在心中,何况家中长者都对刘大耳抱有微词。

    刘元起喝道:“这些年,族中人才凋落,族长都有担忧,家族是否会因此衰落,而现在少数宗族子弟还在内讧,真以为周边虎视眈眈的其他家族,不会乘机兼并刘氏田地,霸占刘氏宗祠。我看汝等真是不知火大烧眉。

    刘德然突然道:“族中长者认为刘大耳将会给族中带来大祸。刘元起道:“区区迂腐之言,大郎也要听信。刘德然听到大人如此言语,才明白父亲在外经商,走南闯北,自是比族中长者懂得要多。于是刘德然伏地而拜:“孩儿知错了。

    刘元起叹息道:“大郎,为父做这么多,还是为了你呀,为父经商多年,在外面也是走南闯北,对于识人,为父也是颇有心得,刘玄德是个不错的人,乃我族中不凡之人。未来将有大成就。如果大郎跟随,那我家也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