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雨婚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雨婚

    婚车快要从蓬州至山西的南丘村岔口下道时,突然下起雨来。

    朱友康心里有些紧张,他怕村南这一段泥泞的路线耽误了婚车进程。

    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几声闷雷过后,就听到了雨点落地时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听得见是非常大的雨点,地面上一会儿工夫就湿了一层,路面上的泥土立刻开始粘在车胎上。

    这里距离村子还有三四里的路程,又是泥泞的山路,婚车车队一下子慢了下来。

    坐在轿车里面的娘家人,开始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欣赏着下雨天山区的风景,还有大声说话的,非常热闹。

    从坐在中间的轿车里却传来了时尚的青春歌声。

    外边的天空中还飞舞着燕子的身影,地上的鲜花和绿草更加鲜美。

    绵延的太行山脉,从车边慢慢地向后飞去,大自然形成了自然的油画世界,令人陶醉。

    朱友康当年挖石头的那座光秃秃的山岗上,如今已经被绿油油枝叶茂密的果木树和中药材所代替。

    大面积的玉米林像南方的青纱帐,与天空的飞鸟,与此起彼伏的蜿蜒崎岖的大山,形成了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看来亲戚们对雨天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他们甚至认为下雨的日子才是好日子,都在用各种方式向新娘新郎表示祝福。

    此时此刻,车里的热闹和家里的忙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时候,院子里堆满了婚事上用的各种食材和用品,现在只好把重要的东西先搬到屋子里,然后再把剩下的东西用塑料布盖上。

    伴随着风声雨声雷声热闹声,橱子们、蒸匠们、打杂的人们,都忙得团团转。

    中午要按时开席,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婚车很快就要到来了,娘家人就要下车了,这可咋办啊?

    主事儿的朱总管,是一位有着20多年管理红事经验的,久经沙场的老将,心里十分平静。

    只见他手里端着茶杯,慢慢地喝着茶杯里的热水,张三你去东,李四你往西,不慌不忙,指挥若定。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各种防雨物资就及时地运抵了院子里。大家一起下手,开始搭建帐篷。

    院子里厨子和蒸匠处的两个帐篷几乎同时搭建成功,参加婚宴帮忙的各位老乡,立刻又各就各位,开始了正常的操作。

    熬菜的、切肉的、炒菜的、一切如常。不一会儿,炒肉的香味儿,熬菜的腥味儿,掺杂着烟酒的味道儿,夹杂着煤火的烟雾,蒸馒头的热气,到处散发着婚庆的气息。

    朱总管关注的是娘家人,因为,这一天的忙活其实都是为了把家娘人安顿好。

    他从见过世面的,在外地工作的人员,和村干部人员中,抽调精干力量迎亲,集中安排陪同伺候娘家人。

    他嘱咐这几个人说,今天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娘家人安置好,陪好吃,陪好喝,陪好迎送,只要娘家满意,晚上再犒劳你们一场。

    这几个人都备用了几把雨伞,以便娘家人下轿时使用,如果送娘家人时继续下雨,可以让娘家人继续使用,直到满意为止。

    迎宾队伍里的其他人员按照具体分工,各负其责。

    一切就绪,院子里,屋子里,都是忙碌的人影。鞭炮已经挂在了街门上边,随时就可以点燃。

    妇女们切菜的,刷盘子刷碗的,到处都是忙碌的人。

    朱友康一家远门亲戚早就给朱友康定好了送一场电影,这时也赶来了。

    说来也怪,进村时还雨滴如注,到了朱友康家门口,轿车还没有停稳,雨已经停了,停得干净利索的一滴都不落下。

    村里帮忙的朋友,还有看热闹的乡亲们,都感到非常吃惊,纷纷议论着张美珠的命运就是好。

    说张美珠是娘娘命,朱友康娶了一个好媳妇。

    嫁到本村一户煤矿工人的珍珍,今天心里却不是滋味儿。

    她心里非常矛盾,既想去看一看这没良心的朱友康,到底娶了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又怕触景生情,给自己制造心理负担。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天气竟然下起雨来,她心里想,下、下、下、猛下、下它七七四十九天,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恨,油然而生。

    令她遗憾的是,下轿的鞭炮响起的的时候,老天居然一滴雨都没有落下,相反,天空中竟然出了太阳。

    冯方慧倒是毫不含糊,奔跑者挤到人群里去凑热闹看新娘。

    那些和朱友康年龄相仿,曾经给朱友康介绍过的女人们,因为村里的人结婚早,大部分已经嫁到了外村,只有少数几个嫁到了自己村里。

    嫁到自己村里的这几个女人,现在都已经是为人妻为人母了,都出来大大咧咧地跟在新娘子后边,往朱友康洞房里钻,有的手里还拉着孩子。

    洞房闹完之后,宴席正式开始。

    因为朱友康的老乡同学,一下子借给了朱友康1000块钱,所以宴席做的非常丰盛,非常体面,张美珠听到娘家人的叫好声,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

    晚上大家都散了场,朱友康和父亲清点了一下账目,共收到56户亲戚送来的19斗小麦,22斗玉米,和15家亲戚送了68块钱的礼金。

    另外还收到了89户乡亲的礼金365元。同学32人礼金30元,被面18条,毛毯3条,座钟1台,床单4对等。

    还收到了学校送来的一套桌椅和一对枕头。

    除了礼物之外,共计收到礼金463块钱。

    尽管结婚的开支大了不少,但是,婚庆办得风风光光,娘家人,朋友们,同事们,乡亲们都表示满意。这才是最大的功劳。

    朱友康觉得不能在第一个晚上就丢下张美珠,计算完之后,礼金交给了父亲,礼物交给了母亲。自己赶快回到了洞房。

    张美珠已经把床收拾好了,简单的装修之后,因为有了白报纸吊顶,屋里显得比平时亮了许多。

    光亮的灯光下,张美珠光彩照人,那美丽的脸庞,苗条的腰肢,让朱友康心动。

    看着心爱的新娘,心里一下子涌满了幸福。

    朱友康脱鞋子就要上床,张美珠说,稍等,你刷牙了没有,先去刷牙。

    朱友康刷完牙又要上床,张美珠说,稍等,你洗脸了没有,快去洗脸。

    朱友康洗完脸还要上床,张美珠说,稍等,你洗澡了没有,快去洗澡。

    朱友康先完澡仍要上床,张美珠说,稍等,你一切完成了,还有我呢!

    朱友康这才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搞得大错特错了。

    他应该先把新娘伺候好了,自己再行动也不迟。

    尽管被张美珠折腾的心里已经有些烦躁,但是,念于是初夜在一起,只好压住心里的怨气,耐着性子,帮张美珠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再重新做一遍。

    村子里哪有洗澡的地方,朱友康只是从水缸里淘来几瓢凉水,倒在脸盆里,隔着一层布帘,冲了冲身子而已。

    新娘子能够用冷水冲洗吗?他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人家是县城里的人,还是用热水把。

    他很快又跑到院里,在厨子做好的炉子上,加了几片柴火,放上了坐壶。

    等张美珠刷完牙,洗完脸,赶紧把坐壶提过来,给张美珠兑好了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