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二百章 井台

第二百章 井台

    老朱嘱咐老婆丽芝第二天早点做饭,吃了饭还有事干。

    随后推着自行车和朱友康一起出了门,朱友康在后面把街门和大门从外面插上,坐在父亲骑着的自行车后边,在隐隐约约的乡间路上向东出发了。

    为了按照四哥的拖拉机道路寻找,到了牛棚拐弯的地方,直接往北过了大桥,向东沿着以前县社马车运送石头的方向驶去。

    他们走一阵子,就停下来听听前面有没有动静,等过了东丘村仍然没有任何发现。再有四里地就是四哥的四里庄新村了。

    “四哥是不是没有走这一条路啊?”朱友康问父亲,觉得一路没有半点动静,有点反常。

    “既然走到这里了,快要到他家了,咱就去他家里看看吧,要是没在家,咱再去别处找找!”老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朱友康又上了父亲的自行车,大约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四哥家,二姑家非常好找,就在一进村路北第六户。

    四哥家外面一个宽大的场地,拖拉机经常就停放在那里。

    “爹,你看,这不是拖拉机吗?”朱友康已经发现了拖拉机,兴奋地告诉父亲。

    “嗯,我也看到了,你四哥应该没问题的。”老朱说话间听得出心里比较平静,和刚出门那种焦急的心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当当当”敲门声惊醒了家里人,开门的是二姑夫。高高的胖胖的,身材非常魁梧。说话声音很有力量。

    “你们俩咋来了?”二姑夫吃惊地问道。

    “四哥回家了吗?”朱友康问道。

    “我是不放心,本来不让这孩子开拖拉机回来,把他放在三金屋里和三金一起睡下了,谁知道三金一觉醒来看不见人了,这不赶紧找来了!”老朱没等朱友康说完,就立刻向姐夫解释起来。

    “是这事啊,我们睡得早,也没有听到他敲门。老四,老四,”二姑夫一边说着,一边喊着四哥的名字,一边往院子里走。

    四哥打开西屋门,站在院子里给二舅赔不是儿道:“二舅,二舅,都怨我,都怨我,我知道自己喝酒的毛病,不该让长辈操心!”

    “你是怎么回来的,太危险了!”老朱提醒他说。

    “二舅,我知道的酒量,我睡醒觉得啥事也没了,一点也不晕,因为第二天村里有人要用拖拉机,就想着晚上回家了,第二天不误事。”

    四哥继续解释说:“我醒来很晚了,不想再打扰家里人了,就偷偷把拖拉机往东拖到牛棚那里,才发动机器开回来的。”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知道你没事,就放心了,我们走了”老朱跟二姐夫和四哥打了招呼,朱友康跟他们说了一声再见,和父亲一起准备出家门。

    “待一会吧,天还不明哩,等天亮了吃了饭再走。”本来打算走,二姑也起来了,从北屋走出来,要留下他们。

    “不,不了,回去还有一大堆事哩!”老朱父子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整整一个晚上,因为喝酒,都没能好好休息。这也算不错,四哥没有出问题。总算是有惊无险啊!

    快进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麻麻亮。

    父亲跟朱友康说,干脆,咱俩先别回家了,咱把昨天卸下来的石头去打落一下吧。打落在南丘村一带就是拾掇、收拾、整理的意思。

    到了石头堆跟前,放下自行车,准备搬腾石头。

    是的,因为昨天晚上最后一车石头拉回来天已经大黑了,也看不很清楚,所以,把石头卸的东一头,西一头的,十分零乱。

    他们父子俩趁着早起的功夫,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石头一块一块垛整齐。关键是要垛在挖跟脚,也就是挖基础不碍事的地方。

    这个尺寸很难把握,因为没意见多长,还没有定下来,中间的隔墙基础更不好说,因此,只能大体垛在无妨碍的地方。

    “三金,你不是这两天没事吗,咱这两天就把这口井的井口装砌起来。等明年一过年就能用上了。”老朱告诉三金说。

    “好,这正好有活干了,我还想着去拾煤块哩。”朱友康说。

    “估计你娘该做好饭了,你去告诉你姐夫让他也过来帮忙,这活儿咱仨人就行了!”老朱想的有道理,三个堂哥都已经干了好几天了,这点小活儿就不再麻烦他们了。

    “哎,爹,你不说,我还想去看看我的小外甥哩!这次在正好一举两得啊!”

    朱友康高高兴兴地去了赵家沟姐姐家里去了。

    去姐姐家走东边的大桥会绕很大一段弯路,所以,朱友康就沿着救命河的河沟北岸下到河里,这里是过去一直去庄稼地干活的老老路,是很窄的一个小道。

    从这里下去,再从河南岸上来就直接到赵家沟街口了,这里的路线非常近,比从东边走要节省三分之二的路程。

    不过,这条平时的小孩子们是不管路过的。

    这条小路下了河沟不远处,有一个老君洞,这里是善男善女行善修行的地方,洞里面供奉着三四个神像。

    要是搁在过去,朱友康宁可绕弯儿,也是不敢从此地路过的。

    到了姐姐家,一股小孩子身上那种尿骚味儿,一掀开门帘就能闻到。姐姐已经在怀里逗小外甥,看来是刚刚喂过奶了。

    姐夫赵大友在屋底下的灶火前烧火做饭。

    这一家日子也很不好过,赵大友上高中花了家里不少钱,高考落榜给家里又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先是父亲因情绪不好,睡眠不足,不小心致四队里油坊起火,本来损失已经不小了,家里需要多少年省吃俭用才能还清债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母亲又禁不住着火的打击,人在中年,竟然走上了绝路。

    一个妹妹也不得不辍学在家干活。本来想着能指望妹妹给看孩子,妹妹却早早谈了对象,不到结婚年龄也出嫁了。

    姐夫赵大友因为喜欢姐姐而结婚,所以,在家里很勤快,不让姐姐吃半点苦受半点罪。洗衣服做饭,下地干活,伺候姐姐非常周到。

    他觉得这个家因自己才造成目前的困局,对姐姐越发热心。

    朱友康进了家门,看姐姐心情不错,心里就放心心来,然后接过姐姐怀里的小外甥,抱起来双手往上举,一边举着,一边逗着。

    小外甥已经三四个月大了,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三金,咱家里今天忙啥活儿哩?”赵大友见小舅子朱友康逗孩子,就随便问了一句。

    “姐夫,咱今天还要砌井台,爹让我来告诉你,让你也去,这次就不找堂哥他们了,就咱三个人就行了。”朱友康解释说。

    “好,一会咱们一块吃了去”赵大友高兴地说。

    他觉得友钟能嫁给他家是万福,给她娘家做点活心里很踏实,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