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文起 » 第十四章 赶秋风

第十四章 赶秋风

    改变就是好事,但陈余的世界好像要定格在这守一观了。在这里陈余尝试过用呼吸术引灵入体,但是丁点灵气也引不来,在余杭道院的时候,还能引来一点点,能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灵气。在这里好像是末法之地,不见半点灵气,也难怪这无垢和了然都不自己画符。

    恐怕也是因为此地没有灵气的缘故。

    六月下旬,署气渐退。本是坐等收成的时节,直州一带却进入了枯水期,眼看就要绝收。经水舆司勘察,荆州一带中江被截流,导致下游缺水。水舆司呈请朝廷,非常力可以解决。

    左国师张长林得闻,立即传讯李规。下达道令,让李规前去查明情况,全权负责相关后续处理。

    李规,也就是守一观里的那个邋遢道人,不是张长林弟子,却是张长林师兄的大弟子,一身本领还强过陈钟鸣,因此被派遣镇守守一观。

    荆州和黔州相隔不远,再加上陈余抄的经书起到了大作用,李规可以暂时抽身。加上中江下游缺水,事关数以亿计的民众的生机,陈国上下聚焦于此,李规不想动也不行。

    陈国地势东低西高、南低北高,有地势东南倾的说法。由西向东,纵穿三条大江。分别为平江、中江、上江。平江流域地势平缓,径流量最小,跨经五州,航运繁华;上江流域东西落差极大,经年发生决堤等灾害,河道改道时有发生,径流虽是最大,却也是最不稳定的流域,上江曾是中原地区抵御北方众多部族的天然屏障;中江在陈国流经的地州最多,流经十七个州,流域范围最广,中江径流第二,但河道广阔,最为平缓,在中江下游,淮中平原受中江的哺育,粮食连年丰收。淮中平原是陈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陈国粮食一半的产量来自于此。若中江断流,淮中欠收,那后果不堪设想。

    祸不单行,陈国境内天灾频发。

    守一观,又开始变动。李规,抽不得身了。

    陈余得再次出发了。李规将一个罗盘一样的东西交给陈余,让陈余先去查看中江截流的地方。罗盘是一个定位器,可以让李规快速来临。

    李规点燃一枚传送符,陈余随着符篆的燃烧消失在守一观。传送符运用到空间之力,相对一般人来说,独自使用传送符就是送死。肉体凡胎在空间之力下怕是被绞碎到渣都不剩,因此传送符一般配套有金刚符一起使用。金刚符,脱胎于佛家体修一脉常见的修炼法门——金钟罩。金刚符会生成一个全封闭的灵气罩,笼罩一片区域。保证人体在传送的过程中不会被空间之力切割。

    水舆司并没有给出精确的位置。前去侦查的人员没有一个回来的。只知道大概的地点是一个叫青城的地方。

    在一处不知名的小山处,空间一阵波动。陈余从半空中跌落,摔得七晕把素。虽有金刚符辅助,陈余还是受不了那份扭曲感,趴在地上干呕不止。

    上一次是了然护着,陈余没感到多少不适。此次仅仅有一个金刚符让陈余好好体验了一次空间的伟力。

    花了好半天时间,陈余缓过劲来。几经摸索,来到一条官道旁,沿着官道向前走。

    在荆州,商队很是活跃。当然,活跃的都是大商队,现在佛道二门广布天下,小的商队很难再见踪影。而大商队也只被允许游走于大城市之间,每个大城市之间基本都修建了官道,足够允许四五辆马车并排行走。

    七月流火,赶路的人嘴里骂个不停,说这鬼天气不知好歹,入了秋还热死个人,絮絮叨叨胜过林间散落着的知了。但世人皆骂骂咧咧向前走,有个目标,陈余则不然,他不知道去哪里,只知道在一个月前李规叫他带上一个黑不溜秋的铁盘来这个叫青湾的地方等着。

    青湾也就是青城这座小镇所在的地方。陈余在附近找了近一月,没找到青镇在哪。途径的商队亦是成为陈余询问的对象。

    但无人知晓这个青城在哪里,陈余奇了怪了。那水舆司的家伙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他又不能主动联系李规,只能像无头苍蝇在这个区域乱找。

    每个商队最起码有一个大道师级别的人作为护队。当然是由商队出高价雇佣,而且是必须雇佣。没雇佣有佛道二家的人担任护队的,是不允许走商的。

    当商队见到陈余孤身一人,每次都是如临大敌。不过当陈余出示李规给的腰牌,商队的护队见到后,一切都将迎刃而解,商队还会留下一定的物资。

    正值中午,艳阳高照。陈余只得在树荫里瘫着,熬过这个时候再往其他方向去找青城。远方来了一队商队,只见商队的旗帜上打着的是杜字。

    陈余本不抱多大希望的,试探着问了一下商队,没想到,真给他问到。杜家商队里的一个老人知道青城,老人就是从青城出来的。不过那地方已经荒废好些年了。

    老人叫高太阳,从青城出来二十年左右了。在二十多年前,青城爆发了一次瘟疫,整个青城基本死绝了。活下来的人都逃出了青城,也就没在回去过。以致于世人很少知道青城在何处。

    高太阳告诉陈余,青城离此地的还有些距离,但正好和商队顺路。陈余心里松了一口气了,总算听到一个好消息了,便放下心来和商队一起前行。行至一处山坳,高太阳告诉陈余此处就是去往青城的路。

    经老人指点,果然在官道旁看到那条岔路口。说是岔路口不太恰当,因为常年无人走,整个路已经快被树木长满了。只是隐约有路的形状。在路口分别,陈余问老人要不要回青城去看看。

    老人说道:“不去了,那里已经不是我的家了。看了徒增痛苦罢了,现在在商队了,还有一席之地,在青城,一席之地都没有了。我抛弃了青城,我就不再属于青城了。也不敢再回去了。”

    来人说话的语气很是平静,不见波澜。但陈余觉得老人并未真的放下了。

    沿着荆棘丛生的老路前行,陈余并未觉得多难。在洪谷,陈余可没少去黑林子逛,在这好歹有个路大概的模样,在黑林子,可啥也没有。

    接近傍晚,陈余走到道路尽头,是江岸。青城竟然就建在中江边上。放眼望去,中江刚好在此处有一个U形的河道。青城刚好建在江流回转的这片地区。河对岸在夕阳下是一片青色笼罩着的,依山而建的青城看得不是很真确。按道理来说就几公里宽的江面不至于这么模糊才对。

    再看向江面,江水浑浊不堪,像是泥潭一般,时不时翻滚一下,冒出一个个气泡。但不见半点难闻的气味就是很奇怪。江右侧,树仿佛像是撒了催长剂般,一棵比一棵高。上百米的树并不少见,而江左边,也就是青城所在的一岸,树木生长正常,左右两边形成了鲜明对比。

    路的尽头应该是有一座桥的,但现在已经塌了,就剩个孤零零的桥头。

    至此,陈余本应该按照李规的要求,驱动罗盘定位,让李规传送过来的。也不知为啥,一个月了李规没有联系陈余,而陈余呢是没有办法联系李规的,陈余也就忘了启动罗盘定位。

    吸引陈余的是青湾这个地方的奇妙,青湾原本无名,是青城坐落在此后才有的青湾之名。那座朦胧的青城对好奇心旺盛的陈余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陈余尝试着渡江,江岸极高。陈余只好顺着江岸往下游走去,来到江水转弯的地方,有了转机。

    江水到此处截流了。

    青湾以上江水滚滚而来,到此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青湾以下江底干涸留下的淤泥在太阳的暴晒下干涸成一块块大大小小的土块。

    在青湾这个地方,一棵树横贯江面生长。仔细看发现原来是一棵巨大的树倒在此处,增生根向江面长去,与上游来到漂流物,石块等形成的堤坝,将水流拦截了下来。

    但如此大的水流,这小小的弯道早该涨满水了才对。可不见江面水流有上涨的趋势,这水都去了哪里?

    渐渐接近那棵倒下的树,陈余愈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这倒下的树最起码有二十个成年人合围那么粗。在其身上长出来的树枝都有一人合围那么粗了。嫣然长成了一道绿色城墙。

    不知不觉陈余踏上了树干,在枝丫间转转腾挪,终于在太阳完全落下山之前从树干上跨过中江来到中江北岸。

    当陈余反身像河对岸看去时,竟然看不到对岸,好似江面的距离一下子被拉长到无线距离。

    开弓没有回头箭,陈余也不怕什么,继续向青城走去。继续向上走,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果园。只见果园里的果子多种多样都有,陈余忍不住大步向前走去。刚想摘下一些果腹,突然反应过来这果园打理得如此之好,肯定是有主之物,不问而取是为盗。要不得,要不得!

    果园里有个亭子,倒是可以暂借歇歇脚。

    从包裹里取出干粮果腹后,陈余本想躺在凉亭内休息一下,不曾想竟然睡着了。

    风起,果园里突的飞起一只黑色的巴哥,向着朦胧的青城飞去。嘴里嘎嘎叫到:“他来了,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