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梦境成真系统 » 第30章 化解修路的麻烦

第30章 化解修路的麻烦

    第一个月过去了,道路已经在修建,分成了十段,每一段都有大量的机械和人在修路,争取尽快将路修通。

    工人们发了工资,比以前的收入增加了好几倍,每个家庭都得到了以往不敢想象的收入,这让他们十分高兴。

    许多人拿着刚发的工资,去唐安市里给家人买了几件衣服,总算是不再需要穿打补丁的衣服了。

    有的人从工厂里辞工了,不是他们懒惰,也不是朱九对他们不好,而是他们找到了别的生财发家的路子,有些人采购了许多的猪肉和水果、蔬菜来贩卖。

    有钱的人家终于每天都吃上了肉。

    消费能力的提升带来了百业的兴旺,不仅有人做起了肉菜的生意,还有人开始琢磨给大家修房子,成立了工程队。

    许多村民的房子都是泥土垒成的,十分不牢固,而且不美观。

    有了钱的村民开始给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他们使用了砖头,砌起了砖头的围墙。

    不仅吃穿好了,还有了自己的漂亮的房子,而且,村子里还开通了来往唐安市的班车,为村民们的出行给予便利。

    朱九还聘请了几位老师,修建了一个学校,让小孩子们可以入学。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一个贫穷的村子,终于出现了像是城里一般的风景,有了笔直宽敞平坦的道路,有了砖头砌成的屋子,还有新买的衣服,每天都能够吃上肉菜了,小孩子也能够上学了,还有了来往唐安市的班车。

    这所有的变化,都是朱九带来的,他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唐安村总算是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脱胎换骨了,获得了新生。

    在和谐美好的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丝不和谐的音符,汉安村的村民看到道路绕了过去,没有从自己的田地里经过,他们赚取钱财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十分不满,开始阻挠修路的工人施工,不许他们修建道路。

    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道路经过的是荒山野岭,没有任何人敢说这是自家的地方,本就是荒山野岭,没有人的地方,凭什么不让修路?

    何况修路还有市政府发下来的公文,批准了道路的修建,村民们再蛮横无理,也不能反对市政府的决定啊!

    朱九听说了此事,就驱车来到了正在施工的路段,这辆车子是朱九刚买的,一辆飞驰品牌的轿车,使用的是自己研发制造的发动机,性能很好。

    车子来到正在施工的路段,这里是靠近唐安村的山腰,旁边是一座高耸的大山,另外一边是陡峭的悬崖,悬崖底下是一条清澈的山泉。

    在山腰的位置,一道弯曲而蜿蜒的道路伸展开去,走向远方。

    道路是四车道的,其中左边的车道正在施工,只剩下右边的车道可以行使。

    这条道路花费了朱九很多的资金,是他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关键,自然不容破坏。

    几十个工人驾驶着修路的机械正在路上施工,旁边的地方,坐着几十个汉安村的村民,多数都是老弱,他们坐在路上,挡住了施工的前进方向,不让工人们继续施工。

    这样下去,也许几年的时间,都修不好道路。

    朱九下了车,走到村民面前,大声喊道:“大家听我说,这条道路修通了,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好处,家里的东西能够更快地卖出去了,赚的钱更多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对附近的每个人都有利,大家不要听信谣言,破坏施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一个消瘦老头的村民说:“你别说了,我们是不会听的,没有补偿,就不许修路。”

    朱九听了这话,知道事情有些难办,但是再困难的事情,朱九也经历过,自然不会害怕麻烦,朱九继续劝说,众多的村民一意孤行,就是不肯让路,非要补偿不可。

    这就是刁民了!

    朱九打了个电话给市长,说了说这里的情况,市长也是十分支持朱九的事业,毕竟乡村脱贫了,功劳也有一部分算到了市长的头上,对他的仕途是有帮助的,所以市长十分重视朱九的修路和工厂,这是帮助村民们脱贫的关键所在。

    市长听过了这里的情况,就亲自坐车来到了这里。

    车子慢慢停下,市长下了车,走到众多的村民面前,大声喊道:“各位乡亲,我是唐安市的市长,这次来是想听取大家的意见的,大家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老头喊道:“我们要补偿,每亩地一百万的补偿,没有补偿,就不许修路!”

    市长听了这话,十分不满意,老头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百万元的补偿,谁有那么多的钱给他?不修路,大家都贫穷,这是对大家都不利的。

    市长继续劝说,希望能够减少捣乱的人数,但是众村民仿佛铁了心,寸步不让。

    双方陷入了僵持。

    市长怒了,他与众人磨了半天的功夫,都没能改变任何一个人的主意,市长知道,软功夫是不行的了,只能来硬的了。

    市长打了个电话给公安局的局长,说了这里的情况,让公安局的局长派人来这里维持秩序。

    公安局的局长亲自带队,带着三十多个警察,开着八辆的汽车,呼啸着来到了施工的现场。

    穿着制服的警察纷纷下车,站到了市长的身后,对村民们虎视眈眈。

    村民们看到这么多的警察过来了,都感到有些不安,开始左顾右盼,希望找到一个主心骨。

    老头喊道:“大家不要怕,他们不敢对我们怎样,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不让他们得逞。”

    众人听了老头的喊声,开始强硬起来,纷纷拿出了拼死一搏的气势。

    市长和公安局长走到一旁,开始商量对策。

    “市长,该怎么办,你说句话吧,我们一定执行。”公安局长是个魁梧的汉子,方形脸庞,一脸正气的样子。

    市长也感到有些棘手,虽然他占据了道理,村民们实在是没有道理,但是这是群体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引起了众怒,导致众人失控,恐怕会给市长的官途留下不好的名声。

    市长左思右想,说:“你让同志们留下来,保护施工的工人和机器,只要村民们没有过激的手段,你们就看着,不要轻举妄动。”

    “如果村民们攻击工人,捣毁机器呢?”公安局长问。

    市长想了想就说:“一切按照法律办事,我们只要占着道理,以法律为准绳,一切依法办事,就不怕村民们捣乱。”

    公安局长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公安局长召集了警察们,诉说了市长的要求和决定,让警察们守在旁边,监视村民们,不让村民们破坏施工。

    朱九得到了市长的保证,就让工人们开始修路。

    工人们驾驶机械,开始修路,汉安村的村民们就纷纷坐在了道路上,阻止工人们施工。

    双方陷入了对峙和僵持。

    工人们看到村民们人多,便不敢挑衅,只好将问题丢给了朱九。

    朱九看了看公安局长,走了过去说:“局长,是不是该考虑动用警察了,他们这样,我们没法施工,道路修不成,村民们生活就依旧贫困,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啊!”

    局长点点头说:“我知道,不要急,我们先看一看,只要我们占住了道理,就不怕村民们耍赖。”

    双方对峙起来,局长就过去劝说村民们离开,他口水都说干了,村民们依旧是不为所动。

    局长也怒了,他召集警察,下达了清场的命令,让警察们开始抓人,只要对方反抗,他们就抓,如果对方不反抗,抓到之后,很快就放了,免得引起更大的事情。

    警察们纷纷拿出手铐,朝着村民们走去,首先抓捕带头的几个人。

    几个老人坐在地上打滚,喊道:“警察打人了,警察打人了!”

    几个警察手里拿着摄像机,正在拍摄,这些录像将作为证据,将来在法庭上,这些证据就能够发挥作用,证明警察们没有滥用武力。

    警察抓了几个带头的老头,用手铐铐起来,带到一旁去。

    局长就对剩余的村民们说:“大家都看到了,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们偏偏要捣乱,我们是不会容忍你们这样的,凡是捣乱的,一并抓起来。”

    局长的态度十分强硬,引发了村民们的鼓噪,他们喊道:“凭什么抓人?我们没有犯法!快点放人!”

    “我们没错,快点放人!”

    “再不放人,我们就不客气了!”

    村民们开始站了起来,纷纷鼓噪,警察们上前指着带头的几个人说:“你们想做什么?想要攻击警察吗?这可是妨碍治安的大罪,只要你们敢动手,就得到牢里蹲上几天。”

    村民们纷纷鼓噪,但是不敢攻击警察,他们还是知道好歹的。

    几个警察看到村民们不敢动手,便放心了,他们最怕惹起群体性事件,那样就麻烦了。

    警察带着几个带头的人关入了警车里,准备来回去关上几天。

    工人们开始继续施工,汉安村的村民们无可奈何,只好让开了去路。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施工继续,道路慢慢地就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