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余生沧海情 » 冲动

冲动

    妻子最近买了很多漂亮的花瓶。

    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自己设计一款,然后去制作出来?

    小时候会有这样的冲动。

    十岁的时候,很想要一艘航模,然后想方设法从大人那里要来泡沫,然后找到一个粗糙的墙面去磨。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装上玩具四驱车的引擎,雪糕棍做螺旋桨,两节五号的电池驱动。

    满满的成就感,且不累。

    但是做出来的航模在水中原地旋转,无法推进。

    没有人指导我,如果螺旋桨改变一下叶片的角度,或者由两个相同功率的引擎同时推进,抵消旋转的力量,不就可以前行了。

    或者,以如今的科技,我可以搜集且购买到更多的推进装置,而已经全然失去了去将梦想落实的冲动。

    所以,我欣赏那些手工达人。

    他们可以将自己向往的变成现实,他们就是魔法师。

    三十岁去买二十岁朝思暮想的东西,去十八岁想去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来信奉的“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该做的事儿”,可是这种“该”又是谁定义的?

    现在,我是一位初中老师,办理一队青年男女。

    陷入了爱情。

    他们对于爱的看法,应该是最原始的,最有冲动的。

    这比成年的人爱情,掺杂了物质和利益的爱情,难道还不如吗?

    奇怪的是,我们成年人的第一感觉是应该阻止。

    那阻止的是早恋吗?

    那最初的懵懂的纯情,应该在大人的评判中湮灭吗?

    冲动,多好的词,结果变成了魔鬼。

    冲动,是人性的释放,不是兽性的觉醒。

    我觉得,所有的人能表现出来的性情,都应该是符合人性的。

    嗜学、杀戮、欲望、自私,这不都是人性吗?

    规矩、自律、规则、强制,这才是反人性啊!

    我们口口声声的说着要培养人,结果用的全是反人类的标准,这,能教好人?能教出真正的人?

    教育似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是否应该从根源上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学校在当下的意义。

    前一段时间,我的电瓶车需要修理,几个职高的半大孩子在修车,和他们聊起了学校这件事儿,有个小伙子说:“我们自己都知道,父母只是找个地方,让我们混到处成年而已。”

    作为一个老师,这句话刺痛了我。

    应为这是大家都默认,并且没人觉得不妥的事儿,连孩子们都已经了然。

    可这正常吗?

    这几年我开始反观自己的内心,开始与自己对话,慢慢了解我是谁?

    越了解越害怕,因为随着自我剖析的深入,渐渐地发现,隐藏在心底的那些丑陋——不,应该说是人性——见到阳光的那一刻,没有感到羞耻,而是一种久违的释放的感觉。

    就像炽热的夏天穿着棉鞋行走,汗湿的脚暴露在阳光和微风中的一刹那的痛快。

    我自私,自私到自洽,曾经麻痹自己,照顾好自己后才有力气去关爱身边的人。

    我觉得不会,因为能量守恒,我们在付出时一定会索取,而付出的和索取的一旦失衡,心灵会扭曲,会崩溃,至少会委屈。

    所以我们照顾好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自私,是没有错的。自私至少保证了不会崩溃,不会伤害别人。

    那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将自己的快乐构建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或者说有些人见不得你好呢?

    这不能叫自私,这应该是嫉妒。

    是的,第二步我要面对的就是嫉妒。

    社会上流行这一句话——除了父母没有人真正的希望你过得好。

    我大学的好兄弟最近买房了,听说这个消息真心为他高兴。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超出了我的认知,甚至是造成了我的困扰。

    他向我借钱了。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都是穷人,至少彼此交流下来,达成了共识。我拼命地赚钱,商演、家教、奖学金、助学金,大学里过得至少有滋有味。我能感受到每天都玩儿的他眼睛里的嫉妒。不过暂时的金钱满足也没有治愈我的自卑,和他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出去吃饭,先要考虑下自己的口袋,再比如,如果能付得起的客,会争着买单,其实这也是自卑的一种体现。

    他说,在上海买房了。

    我在无锡已经买了两套房,也刚买了一辆奥迪车,应该是比他好太多了,所以我可以真心为他高兴。

    结果,他说双方父母各给了两百多万的时候,说实话,我嫉妒了。

    嫉妒让我变得丑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当他跟我借钱的时候,我的心痛了。

    我买房子的时候,爸妈都不知道这件事,如今三百多万花出去,房子也装修好了,可谁知道我付出了多少。

    他轻松就可以拿到四百多万,我嫉妒了。

    嫉妒,为什么不公平,为什么我的父母可以如此心安理得。

    但是,道德的约束立刻让我冷静下来,不可以怨恨父母,我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打拼已经是比他厉害多了。

    这又怎样?这说服不了我心底生出来的嫉妒啊。

    这就是我的人性。

    如果任由这种嫉妒发展,不会发生什么,该借钱还是借,该称兄道弟还称,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一旦周围有声音点破我的这种嫉妒,或者这种人性剖开来给大家看时,就产生不好的影响了。

    人性,我没办法消灭它,也无法阻止它从我的心底汹涌澎湃的涌出来。

    于是,我需要救赎。

    道德、法律、人情、情义,一瞬间,好多可以给我救赎的抓手升起来了,我该用哪一个?

    借钱是情分,不借是本分?兄弟情义值千金?仗义疏财大丈夫?

    这与我内心是背离的,因为我是自私的。

    所以,嫉妒应该是自私的另一副面孔。

    讨好,身边的人似乎都在试着讨好,讨好别人,而非自己。

    讨好别人,低声下气,怕得罪人,看上去是因为有些人理直气壮,盛气凌人,实际上是性格里的自卑,原生家庭导致的自卑。

    一个自卑的人也会自大。

    自大,是自卑者的护盾。

    谦虚,是自卑者的道德。

    性格里的自卑最近很少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