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双穿:这个大唐不一般 » 第七章

第七章

    李治看着李贞问道。

    “我是来看看火器的制造情况。”

    李贞说着,便见到工程苑的官员走到面前。

    “臣李淳风参见太子殿下。”

    白须中年人说道。

    “府监大人不必客气。”李贞谦虚的说道。“这次来找李府监似有重要的事情。”

    “莫不是和来复枪有关?”李淳风问道。

    “是的,李府监有所不知,现在朝廷正在备战,武器方面肯定需要大量的。不知道这来复枪的产量如何,以及迫击炮的制造情况。”

    李淳风听闻李贞的话,便吩咐人送上记录薄。

    “太子殿下,来复枪已经可以量产,只是这产量恐怕会不尽人意。迫击炮已经能做到太子殿下所说的那样,但射程可能只有三百丈,远远没有达到殿下所说的数里之远。”

    三百丈便是一千米左右,对于迫击炮来说倒也算是个不错的距离。

    “来复枪和迫击炮加紧生产,另外大炮方面有什么进展?”

    李贞比较关心的便是大炮的问题,明清时大炮已然流行,往往能有数公里之远。没有相对应手段,便是很吃亏。

    “因为锻造工艺的提升,大炮射程已经可达数十里之远。”

    “很好。”李贞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淳风。

    在他的想法里,能有个四五里便已经是天大的满足了,没想到竟然给他来个这样的惊喜。

    要知道就算是乾隆时期的红衣大炮,最远距离也不过两三公里。

    数十里已经远远超出了寻常的红衣大炮了。

    “火器方面需要加紧赶工,如今大唐战火将起,火器便是我们的利刃。”

    想想装备来复枪和迫击炮的唐军,就像八国联军打清末一样容易。

    八旗子弟的骑兵在来复枪和迫击炮面前便是送死的份。

    更不要提大唐冷兵器巅峰的陌刀军,以及如今还健在的玄甲铁骑。

    ……

    李贞和李淳风商讨着火器的问题之时。

    关中守备军队将领已经入长安。

    李世民看着兵部的递上的文书,整个关中以及长安之地总计有守军三十万人,八万长安守军驻扎于长安城外。

    便是这三十万,也足以是个撼动整个清朝。

    大唐士兵讲究兵精而不多,招募之时多为英勇之人。

    与西域诸国战斗,通常都是万人不到的唐军加上数万的其他小国兵种。

    “末将参见陛下!”宫殿之下带甲将士齐声道。

    “众将士起身吧。”

    李世民郑重的说道。

    “如今天下以乱,中原之地沦落于突厥人之手。关中仅为尚存之地。”

    “故而天下须平,大唐须兴,你等可愿驱蛮夷,复大唐河山?”

    “末将愿意!”

    请愿之声回荡在大明宫。

    远在北京的乾隆还在和他的妃子嬉戏,想着什么时候再下江南。

    丝毫不知道兵戈将至。

    ……

    汾州府,宁乡县,县令从小妾的被窝中起来。

    拍了拍身旁女子的浑圆,志得意满的在侍女的服侍下穿好衣物。

    看着铜镜中穿着官袍的肥耳大肚形象,县令是极其满意。

    “老爷~怎么今个起来的这么早。”小妾光滑的胳膊裸露,娇滴滴的抱着县令叫唤道。

    县令是乐呵呵一下,在侍女的目光下与小妾温热半刻后,才端着架子慢声道:“几日未曾去县衙中,多少也要去露露脸。免得别人还以为宁乡县没有县令呢。”

    “你且在睡会儿,那母老虎回乡探亲,没个几日是回不来。”

    “哎哟,老爷。你对我正好。”

    在小妾的腻歪的声音里,县令老爷只觉得美滋滋。

    大叹这人间乐趣,也莫过于如此了。

    小妾还是他先前强硬纳进来的,是个富贵人家的闺女。

    可惜那老东西不肯,他这做县令的也没法。只能送老东西进去几天呆着。

    一番下来倒是老实了不少,乖乖就将自己宝贵的闺女嫁了过来。

    起初这小妮子还闹别扭,整了几天后就乖巧。

    这水灵灵的模样比起自己那个面黄肌瘦的母老虎,着实是差别甚大。

    县老爷是想着事,带着家仆就朝县衙慢慢走去。

    还未入县衙大门,就听到衙役鬼哭狼嚎的声音传来。

    “大人!大人!出大事了!”

    衙役一脸惊恐,衣冠都不争气的窜到县令面前。

    县令见他如此模样,微微皱起眉头,大为不解的看着他。

    “如此模样,成何体统!到底是何事让你这般惊慌?”

    “大人!出天大的事了!”衙役缓了缓气,接着说道。“宁乡县,宁乡县外面突然来了群军爷,正要求进县城来看看。”

    “军爷?什么军爷?”县令一脸懵逼,随后跟着衙役前往县城的城墙边。

    此刻的城墙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就连驻军都懒散几分。

    毕竟宁乡县位于太原府下,距离京城也不算远。

    这里自然是满清贵族们的重点防守地带,少有叛军能够过来。承平日久,大家自然就怠慢了很多。

    县令是朝着城墙下看去,就看到一批穿着银甲的兵卒正在县城不远处安营扎寨。

    期间有武将举着怪异的东西看向他们,随后与身旁之人指指点点。

    这是啥?叛军?匪患?县令有些人傻了。

    他倒是见过叛军匪患,但那些都是群不成器的家伙。

    只要城门一关,这些穿着褴褛,连个像样武器都没有的家伙不攻自破。

    哪里比得上眼前这货皮甲持戈之辈。

    便是太原府中的守军,比起眼前这群人恐怕也是远远不及。

    这怕不是哪个贝勒爷要来了吧?莫不是京师中的几位?

    县令思索着,见对面兵卒也没什么过分的举措。

    那文明有礼的态度,比起自家的驻军都要好上太多。

    观察了一会儿,县令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他一脚踢在一旁的衙役屁股上,骂骂咧咧的说道:“都怪你这狗东西,说什么出了大事。这哪是出了大事,是来的大喜事。”

    “分明是京师中的贝勒爷们来了,你倒是叫人将他们关在城外。瞎了你的狗眼!”

    县令骂骂咧咧,起身就朝着城门走去。

    而在城外的小将薛仁贵,他此刻正疑惑的看着眼前的县城,露出不解。

    “怎么会突然有座城?”

    薛仁贵皱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