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佐敦夏天盛开如花 » 第十五章 微光长明

第十五章 微光长明

    话说这傅瑶和赵天刚从店里走出来以后,回头看了一眼门楣上边那老化包桨的招牌,和时常闪烁的灯光,傅瑶轻叹了一声。

    “以后不要当着秦叙的面说店铺转让的事情,这家店意义非凡,不管怎么样,他都会守着的。”

    赵天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想捂着冰袋,手抬到一半才想起来早就化没了,问道:“你怎么知道?”

    “你看这店的位置,周围都是住户,可见以前就是自家住宅改的,那招牌坏成那样都不换,怎么也得有几十年了,灯箱的电路倒是新的,可是里面的桌椅线角圆润都要包浆了,桌面上还有经年累积的磕碰。”

    “墙壁上挂着的都是老照片,至少包含了三四代人的影子,这一切都保存的很好,可见他心里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换成任何一个年轻人,也不会守着这样不占天时地利的店铺这么久。”

    傅瑶的声音很轻,也就只有身边的赵天刚能听清楚,再小声一点,只怕夜风都能轻而易举的吹散。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傅瑶转身离开:“都是眼睛看见的,这里的邻居都是老人,来这几次很少能看见年轻人,秦叙跟他们虽然表面上并不亲热,但晚上会给下夜班的李叔留门,早上还会有王阿姨帮忙看店收菜,其实大家的关系都好着呢,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

    两人的脚步声在小巷子里渐渐远去,身后的吊灯微微闪烁,越发暗淡,只能照亮门口台阶五六步的地方,但并不影响那个“家”字在微光中长明。

    ……

    今天是周末,秦叙早早起床打开店门,迎接他的便是漫天灿烂的阳光。

    正因是休息日,周围的邻居们都仿佛懒散起来,早上的店铺反倒没有那么忙碌,只零星来了两三个客人,喝一碗粥,吃一份点心,便端着茶水在门口台阶的布毡上坐着聊天。

    有家小店只要秦叙不上班的时候,茶水都是管够的,而他自己也不管别人在门口坐多久,自顾自的坐在吧台后面,两条长腿支起来,点上香薰,拿着一本书就开始消磨时间。

    他并不是手不释卷读书的人,但相比于网络游戏和无脑电视剧,还是看书能让他感到宁静,至少文字有逻辑可循,并不吵闹。

    放下手里的书,端起手边的杯子,茶水的温度恰到好处,一片翠绿的茶叶透过滤网掉进杯中,随着他送到嘴边的动作慢慢悬浮,舒展着叶片上的每一寸脉络,将茶香在呼吸间送入鼻喉。

    他想到刚刚看过的一段文字,是杨绛先生的话,说“我不会带着面具做人,那样太累。我不会藏着坏心待人,那样理亏。我只想简简单单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谁对我无情,我便轻描淡写,还之以冷漠。谁对我真心,我便赴汤蹈火,报之以感恩。”

    这三十几年的生活,真正感受到温暖的日子对他而言,实在太短,短到如今再去回想,已经开始逐渐变得模糊了,那些存在过的旧人,那些音容笑貌,都只会在午夜辗转难眠的时候才会恩典一般出现,等到天明,又剩下自己一个面对工作上的蝇营狗苟。

    所以麻木、冷漠和孤僻渐渐成为秦叙生活的代名词,只有在柴米油盐之间,切身感受到灶火带来的灼热,才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那颗心如常的跳动起来。

    但他也从不会吝啬举手之劳,比如在史好运的手腕中保下赵天刚,比如在夜间给李叔留门,比如做出新的点心给王阿姨张伯伯和街坊邻居们送一些。

    纵然不会言辞,脸上一几十年如一日的冷若冰霜,但那份心意天长日久也总被人记在心里。

    他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天羽集团的工作能干多久是多久,身后的厨房只要还能升起炉火便要一直延续,人际关系何苦费心经营,一切顺其自然,从不强求任何人的好意,也不勉强自己逢迎而上。

    他不能左右风往哪边吹,也让自己的灵魂像风一样,不受拘束,自有放飞。

    思绪飘了很远,杯中的茶水一口口的喝个干净,直到没有一滴水进嘴,才恍然反应过来。

    起身去厨房添水的时候,听见门口的人在讨论尖东那块地皮的发展。

    “现在发展商已经开始拆迁了,很多住家都签字了,但是价格给的不高,有的人就是不签,僵持好几天了,政府出面协调都不行。”

    “我听说那块地要建起一个酒店。”

    有人反驳道:“不是吧?我怎么听说是要盖住宅呢。”

    秦叙听了一耳朵,想起在天羽地产旁听的那个项目会,应该讨论的就是东边地皮的开发建设,拆迁已经开工了,记得当初傅瑶和史好运的观点相同,都倾向进行景区建设,盖酒店,倒是赵天刚比较保守提议盖住宅。

    这次赵天刚去了国外,看来最后的方案也就在景区建设酒店上展开了,就是不知道傅瑶跟史好运能不能有共同的规划方案,要是出现分歧,肯定在会议上又是一场硬仗。

    不过这些他只听一听就算了,毕竟也没什么关系,还是去厨房重新冲泡一壶茶,接着把书看完才更舒服。

    秦叙的生活称得上枯燥乏味,看书,做饭,发呆,再看书,然后睡觉,门外的太阳东升西落,阳光由盛转衰,一整天的时间,除了早上来喝茶的几个食客之外,再也没人触动那个挂在门口的铃铛。

    他也乐得清闲,一日三餐给自己开火做个饭,炒两道家常菜,配上晚间新闻,又安静又平常。

    此时并没有恼人的工作催债似的上门,喝茶水的人们仿佛对天南海北的事件都很感兴趣,话题从东边的地皮转到南山果树的种植,好像一只蚕的蛹动都要挂在嘴边好好说上一说。

    幸运的事,这些茶客的音量控制的相当好,并不会让他坐在吧台后面觉得呱噪,与阳光照射进来的角度一样,恰到好处。

    蓦地,一阵刺耳的喇叭声从小巷外面传进来,那声嘶力竭的音量,要告诉这条街上的所有人,老子很贵。

    这两天,这样的鸣笛已经听见过好几次了,就是王阿姨家那个据说做生意很成功的儿子,每次出入必然要弄得人尽皆知。

    秦叙皱了一下眉头,难不成穷人乍富都是这样高调的嘴脸吗?

    王阿姨手上的沉甸甸的金镯子和那张明晃晃笑脸,还不够显示儿子的成功吗?

    不一会,外面就热闹起来,街坊们最近的话已经从羡慕变成调侃了,对王阿姨都是戏谑。

    “又跟儿子出去啦?买什么好东西开开眼界嘛。”

    “真是儿子出息的不得了啦!你以后享福啦!”

    不知道王阿姨听没听出邻居们话里的意思,反正秦叙听着是很讽刺,倒也不是仇富,那傅瑶也常常开着豪车过来,大家也很热情,只是这个盛辉啊太高调,那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做派不招人待见。

    正说这话,王阿姨就到了店门口,顺脚就要走进来。

    “叙仔,今天忙不忙,我来帮你一会吧?”

    秦叙抬起头看向门口,王阿姨一只脚刚刚踏进来,话还没说完呢,另一只脚还在门槛外面,就被盛辉拉着胳膊拽走了。

    “哎呀妈,咱们自己家还没收拾呢,你还管别人,他给你开工资啊?快回家好了。”

    王阿姨好像还要说些什么,一步三回头的看着秦叙,还是被拽着没了身影。

    听王阿姨提过一嘴,这盛辉好像在外地做工程项目的,发家致富的速度很快,但以前也就是到处混日子,看来这乍然暴富以后,连性格都高调了很多,大有报复性消费的意思。

    回来没几天,隔壁就没消停过,今天重新换个大门,明天给家里翻修,动静大得很,街坊邻居们天一亮就被吵醒,看在王阿姨的面子上,也就是私底下说说嘴,谁也不好意思找上门去。

    秦叙更是不在乎这些事情,只要那辆显眼的大路虎不挡着小巷门口,他根本不会去关注这个乍然暴富的盛辉。

    只是看着他如此张扬,和整日笑呵呵的王阿姨,就想到了李叔,但不同的是,盛辉已经初现端倪走回正轨了,并且是个孝顺的孩子,而李鹏那个败家子,自从在他店门口泼完油漆之后,整日在菜市场周边晃悠,变成了网吧和台球厅的常客。

    秦叙经常能看见李叔拎着儿烂醉的儿子,步履蹒跚的往家走,那步步哀叹,像是在忧心自己晚年不幸,也在忧心儿子招猫逗狗不务正业。

    这世界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比比皆是,秦叙只是做为旁观者看着,便能感受到李叔身上那浓浓的颓丧和失望。

    收回纷飞的思绪,看着手边的茶水冒着袅袅热气,外面穿过门楣上方的玻璃能看见流云在湛蓝的天空盘旋,随着微风渐渐向更深远处飘动。

    若是在二十出头的年岁,他也是满身干劲誓要搏出一片天地的热血青年,但如今三十五岁了,这些年就像对生活中一切事情都习以为常,不论是充满变数的工作调查,还是炉灶上明灭的炉火,都不能在他古井无波的心中留下印痕。

    手边这盏茶,从上下起伏的茶叶,到吸满了水分静止不动,看似短短一刻钟,但叶片本身,何尝不是释放香气的漫长一生呢。

    甚至秦叙现在都不再期待有人能带给他惊喜,因为惊喜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没有那个心力,宁愿就这样三餐四季的过下去。

    一壶茶水,一本书,度过了一上午,门口聊天的人都渐渐散去回家吃饭,这也并没有食客进门,秦叙犯了懒,到冰箱翻出些蔬菜,打算自己煮一碗素面,简单吃一口就算了。

    清爽的油菜叶在开水中烫过,与翻腾的面条卷在一起,旁边的平底锅上煎着一个鸡蛋,平整的圆边形态完美,手腕掂着锅柄,鸡蛋爽利的翻了一个身,撒上一些胡椒,香气被激发,将煎蛋放在热气腾腾的面条上,点缀起简单的午餐。

    桌上的梅子酒,是去年盛夏选取最饱满的青梅,在玻璃罐子里自己酿的,香气扑鼻中带着梅子特有的酸甜。

    因为数量不多并不对外售卖,一整坛过去一年了,还剩下半数,只有在自己安静的时候才想起让青梅香浸染,微微酒意涌上心头,那种清浅的迷蒙和醉意,让秦叙迷恋,仿佛天地间都变得轻飘起来。

    一杯青梅酒,一碗素面,就着门外洒进来的阳光,和屋子里空调制冷吹出的丝丝凉意,香港炽热的初秋仿佛也并不难熬了。

    面条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调味,伴着青菜爽脆的口感,再咬一口洒了胡椒粉的鸡蛋,秦叙满足的眯着眼睛,如此简单的一碗面,他就仿佛吃遍了人间至味。

    人生本就该像这碗面一般简单,放弃无效社交,避免任何繁杂,过自己的生活,不把任何人的态度放在心上,如同卸下重负,只对自己负责才好。

    一碗面很快就见了底,餍足的喝了一口汤汁,摸着肚子靠在椅子上,酒足饭饱之后,最适合在这样的午后放空自己。

    秦叙搬着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口的台阶上,长腿随意的搭在下面,手边放着梅子酒,玻璃杯里堆着几块凉丝丝的冰块,整个杯壁都染上了一层细密的水雾。

    午后的阳光耀眼又夺目,因为门楣的遮挡,阳光落在他身上,整张脸却在阴影下,一张报纸搭在脸上,感受着阳光一寸寸灼热着短袖下的皮肤,汗珠慢慢从额头上渗出来。

    手指在台阶旁边的花盆上缠绕,将叶片在指尖和指缝中玩弄,娇艳的花朵无精打采的低垂着脑袋,看上去仿佛主动低下头亲吻着他的指节。

    慢慢闭上眼睛,他能听见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能听见佐敦老街巷口三五人的闲聊声,能听见制冷机清浅的嗡鸣,就这样一种种分贝不高的声音混在一起,反倒将整个午后变得更显静谧。

    一直做到太阳西移,阳光渐渐从他身上转走,直到最后一片衣角也暗淡下来,秦叙睡了一个美美的午觉,伸着胳膊慵懒的伸着胳膊,扒拉下脸上的报纸,眨了眨尚且迷蒙的眼睛,这一身被阳光晒透的骨头格外酥软,每一个头发丝都在愉悦的呼吸。

    等日光渐渐沉寂,灯残人静,秦叙洗漱过后,发梢还沾染着水珠,将手上的毛巾整齐的搭在晾衣杆上,浴袍下的水汽还未散尽。

    手机上的购票通知提醒他明天上午预定了去博物馆,他惦记着“南海一号”的参观,正好趁着假期去放松放松,从西九龙站到阳江站只要二个半小时,8点出发,10点半应该就到地方了。

    想着纪录片里厚重的历史气息,慢慢沉进梦乡。

    ……

    “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途径阳江的一艘木质古船,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台风,就此沉没,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古沉船遗址,那部专门讲述此船的纪录片一直在他的观看记录中循环播放。

    秦叙穿着一件黑色的印花短袖,简洁的波斯猫图案是单一的白色线条,泛白做旧的牛仔裤包裹着修长的双腿,脖子上挂着耳机,站在博物馆巨大的落地窗前,远远看去,那年轻的背影就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博物馆的空调温度很低,他瑟缩了一下肩膀,摸了摸胳膊上被冷气激起的汗毛,拿起手机对着外面的海滩定格拍照。

    一排椰子树在海岸绵延,深绿硕大的树叶映衬着背景中泛着浪花的碧海,有行人赤足走在金黄的沙滩上,微风卷起姑娘的裙角,三两孩童踩着白浪调皮的嬉戏,即便隔着玻璃窗,秦叙也能从他们的笑意中感受到那份欢快。

    转身走向展览厅,两侧挂着巨幅标语,是仿古画轴的设计,让人一走进来,就能瞬间被代入进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气息中。

    秦叙没有租借讲解器,纪录片反复看过很多遍,他熟知这座沉船的历史,眼睛在樯倾楫摧的残木上流连,仿佛能看见当时风浪来袭,站在这根木板上的人何等惊慌恐惧。

    今天是工作日,来参观的人并不多,这个场馆安静极了,偶尔能听见几句低语,秦叙在一个个展柜前观看着。

    那些碎裂的瓷器,穿过年年岁岁,在社会风情截然不同的今天,向后来人讲述着穿上的风华。

    精美、细致、繁复,但那些裂纹又透着悲凉和破败,两种相反的基调融合在一起,就是复杂又神秘的历史气息,让他手中的相机一刻不停的记录着眼睛看见的一切,想把博物馆的专属氛围带回家里。

    他站在展厅看着一只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龙泉窑菊瓣纹盘,细细欣赏着每一道纹路,这些瓷器是他停留最久的展厅,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对饮馔的热爱,总会想象先人在使用这些精美器具的时候,会用来盛放什么样的食物。

    “嘿,你也在这啊?”

    肩膀上被陡然拍了一下,秦叙猛然回神,转身看过去,正是傅瑶满脸笑意的站在这,但那惊起的语气,好像很难想象他会出现在这里。

    “恩。”

    秦叙微微点头示意,又转回去接着欣赏展品,手中的相机调整曝光,咔嚓一声,又拍下一张照片。

    傅瑶转到他身旁,降低了声音说:“我手上有滨海明珠的项目在跟,就来大湾区考察逛逛,没想到能碰见你。”

    秦叙看的入迷,也没仔细听清她说些什么,总之他走到哪里,傅瑶的脚步就跟到哪里,遇上一些精美的物件,傅瑶也能侃侃而谈,听上去比那些讲解器还要精细。

    “……这只JDZ窑婴戏纹碗我家有一只仿品,还盖了四方小印,改天我送给你吧。”

    “不必了,谢谢。”秦叙拿着相机又往前走了一步,身后就像缀了一条小尾巴,叽叽喳喳的,让他连耳机里的音乐都听不太清了。

    “我觉得你用这些正好合适,就当做我谢你治好我厌食症的谢礼吧。”

    秦叙看了她一眼,那双大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含笑,但只看了一瞬,便移开了视线,说道:“大食代的饭能吃了?”

    傅瑶摇了摇头,发尾擦着脸颊轻轻划过,不知道她用了什么精油,发丝竟然能掀起一阵香风。

    “不太能,那个哪有你做的好吃啊!”傅瑶追着又走了几步,接着说:“等下你有事吗?没事的话我去你那蹭饭吧。”

    秦叙看着已经走到头的展厅,有些无奈,这姑娘亦步亦趋,看来剩下两个厅也要失去之前的安静氛围了。

    “我想吃海鲜面,再来一份‘一夜情’,这个咸咸的煎鱼真的很好吃。”

    总之,秦叙看了多久的展览,傅瑶就跟在身后报了多久的菜名,几乎把他店里墙上挂的菜牌都念了一遍。

    走到博物馆门口,热浪瞬间袭来,阳光晃着人眼,秦叙抬手挡了一下,看向身边的傅瑶,说道:“我走了,再见。”

    说完当即转身,大步流星的往园区外面走,身后的傅瑶高跟鞋哒哒敲击着地面,听声音就是又追了上来,心里想着,这姑娘真是热情啊,为了吃自己做的饭真够锲而不舍的。

    “这附近不好打车的,我开车了,粤港两地牌照很方便的,送你回去吧。”

    “不用,我去坐高铁。”

    “那我跟着你一起走,正好到午饭时间了。”

    秦叙看她这样子不吃到饭菜是不会消停的,也不再说什么,重新带上耳机站在路边等车。

    正午的阳光格外毒辣,没一会,身上的短袖就汗湿了,脸上也被晒的泛红,看向身边的傅瑶,那通红的脸颊,高热不适皱起的眉头,发梢被汗水打湿贴在鬓角。

    秦叙想起她档案上写的,原本是港岛出生,一直在国外,回来香港也没有多久,看来还没有适应这里湿润又闷热的气候,伸手在身后的背包里掏出一个小风扇,在手里拿着刚刚好,递给了她。

    “还有些电,用着吧。”

    傅瑶眼睛亮了一下,接过这个墨绿色带着仙人掌图案的小风扇,笑嘻嘻的说:“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可爱的东西,谢谢啦。”

    秦叙微微挑眉:“怎么,我看上去很无趣?”

    “何止无趣啊,简直不近人情,冷面阎王,大家……”傅瑶一不小心就把公司里盛传的“秦叙评语”说了出来,惊觉不对,连忙闭上嘴,转着眼睛去看秦叙的脸色。

    这些话都在秦叙意料之中,公司的风言风语什么时候能瞒过他了,他早就习以为常。

    正好园区有车来了,秦叙就率先上车去高铁站,下午本想着关门休息,想着傅瑶刚才那个馋嘴的样子,还是开着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