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际大明实录 » 第六十六章 街道

第六十六章 街道

    这是一个繁华的街道,无数的霓虹灯闪烁着。地面上的人形通道上还闪亮着从母星时代就采取的红绿灯设施。

    只不过现在的面前红灯亮着,却没有一丝人注意它,人们自由的穿梭往来,只不过带着行色匆匆。许多犬型的机器狗正紧紧的跟着人类,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把噪音和细菌清除,还可以随手把面前人类随手丢掷在路上的垃圾收集起来。

    只不过它们的动作并没有引来人类的欢迎,甚至有几个人还用力狠狠的踢着它们的身体。

    哪怕是合金做成的身体,都在这些人大力的脚法下,摔了个真正的狗吃屎。

    而这样的举动,也引来了周边人的喝彩。

    在官府眼中,这些来自安心堂骅雨集团的智能犬不仅仅可以把垃圾捡起,还可以变成可回收的材料,用来制作各种食品,给那些需要领取救济补助食物的百姓吃。

    但是在这些百姓的眼中,正是这些烦人的狗出现后,在光网上,人们称呼他们这些领取免费救济食物的人为食垃圾者。

    这也让这些哪怕经过多道处理工序,味道香甜的食物,出现了一种存在于精神世界的恶臭。

    除了这些电子犬,路上还有许多机器人,它们能把路边的垃圾分类,把收集到的垃圾变为可回收的材料。

    街道上空有很多汽车在极速飞驰,在没有监控的今天,很多人都选择驾驶权从人工智能的手里拿了回来,好好的体验一把速度与激情。

    李秋白漫步走着。

    那些白痴使用的刺眼的白灯差点闪瞎了他的视野。

    这些无所事事的大明百姓,他们没有工作,出生下来除了一个有用的户籍就再也没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他们大多数生理上的父母是因为官府的减税政策,选择随机基因的结合。

    这也意味着,从一出生起,他们就是事实层面的孤儿。

    而官府开办的济幼院等到他们十二岁后。

    会统一将他们赶到社会上去。

    除了官府免费给予他们的最普通和廉价的工业脑机芯片。

    他们拥有的就只有一条没有价值的生命。

    也正是如此。

    很多人选择跑去那些地下组织,试图拼搏出一个远大前程。

    当然,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一堆地上的肥料。

    还有的人就和李秋白,张扬他们一样,沦落到垃圾场里面捡垃圾。

    至于李秋白嘴里的白痴。

    相比他们这些杂草来说,算得上是运气极好的一堆人了。

    这些人不仅仅有着生理上的父母,还受到了父母的养育。

    这也意味着在李秋白他们在垃圾场里面捡垃圾的时候。

    他们可以大把的时间用来浪费。

    比如骑机车。

    虽然他们的家庭有资产。

    但是这里的资产并没有多少值得他们挥霍。

    于是乎,这种在陆地上开的机车,是这些人最喜欢的玩具。

    他们仗着机车拥有的自动防撞系统,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

    当听到人群因为他们即将要接触之时发出的尖叫,他们会痛快畅意的大笑。

    当机车紧急转头时候,他们会被自己体内分泌的荷尔蒙所带动的更加疯癫。

    只不过这样的东西确实是太过刺眼了。

    这让李秋白第三次皱起了眉头。

    “詹师傅的武馆就是在这里?”

    他忍不住再次问了一下身边跟随的张扬等人。

    这一次在李秋白的身边,除了原本张扬带着的几位放心的弟兄外,他特地拖了徐梦凡的关系,找了几个放心的下的保镖,护卫自己的安全。

    这些保镖按照徐梦凡的说法,一个个都有着在帝国军队从军的经历。

    除此之外,他们也在数家安保公司工作过。

    也正是如此,徐梦凡一提供名单后,李秋白就花大价钱挖了过来。

    说实话,他的安保公司无论是从设施,亦还是装备来看,什么都不缺。

    但是恰恰缺少这些经验充足的保镖。

    要知道,在大明帝国,一位合格的保镖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安全方面,他们要时刻保护主人的安全,让主人能够安心地享受生活。他们要时刻把主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可能确保主人的安全。

    还要保护家里人的安全。一旦家里有小孩或老人受伤,他们都要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安全。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

    但是真正在细节的处理上,才能看出里面的底蕴。

    也正是如此。

    李秋白决定假公济私。

    带着几名保镖,也带着张扬等人一同出门。

    让张扬他们好好看,好好学。

    张扬对于李秋白的询问,只能再一次的点头。

    说实话,要不是曾经看过詹姆士的实力,他真的会劝李秋白不要在这里试图找到什么真功夫的武师。

    原因也很简单。

    在帝国,除了那些真正核心的街道。

    大部分地方,是人越多,就意味着越落后。

    在交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充沛的物流。

    堪比享受的家庭娱乐方式。

    给人划分了足够的等级。

    那些踩在大地上的,受到接近四十度高温炙烤,还在马路上行走的人,必然都是低等的人。

    而这么多低等人汇聚的地方,一看,也不是什么有能耐的人会居住的地方。

    就比如说李秋白现在视野所在的地方,有着一群虽然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是眼中充满着沧桑的人坐在那边。

    他们端坐在那边,用几块布,展览着他们认为值得交易的东西。

    李秋白倒是对这个行业倒是并不陌生。

    无论是前世,亦还是今朝。

    摆摊,永远都是大多数生活窘迫试图改变生活困境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年轻人在那边挥洒着汗水,这里还有很多小摊贩,他们其实就是长大以后的年轻人,他们挤在一起出售各种似乎有一点价值的商品。

    是的。

    似乎有价值的东西。

    帝国对于自己的百姓,会定期发放免费的物资。

    这里的物资包括粮食,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而这些生活用品的随机性,就促使了这一行业的孕育而生。

    或许对于那些发放物品的官僚来说。

    有时候这些物品只是他们随手解决一下人情关系的往来。

    但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些物资的好坏甚至能决定他们能否过一个好年。

    而且这些拥有着帝国下发的物品的小贩,往往是人群之中最亮眼的仔,数不尽的人在他们的摊头上看来看去。

    提出用相关的东西交换。

    是的。

    交换。

    在这些市场里。

    大多数人的物资都值不了一枚银元。

    因此,以物换物的方式,是一处市场最常见的手段。

    而拥有着帝国下发物资的摊主,则是老神在在,高坐钓鱼台,一点都不心急。

    相比那些没用户籍的外国人,他们的户籍,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只不过如此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在一些人眼中,并不喜欢。对于那些居住惯安静优美环境的富裕人来说,面对大家都挤在一起,显得嘈杂的街道让人感到恶心。

    特别是街道上还可以看到一些行乞者,他们穿梭于人群中,他们将自己的脸扭成一团,尽力地乞讨着。

    他们身上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一点可以卖的物资。他们穿梭于人群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能有人能够帮助他们。

    也正是如此,哪怕是张扬等人。

    要不是有李秋白将他们从垃圾场里拉了出来。

    现在的他们,过的不一定有这些小摊主们好。

    即使这样,他们的眼中也透露出一丝厌恶。

    只不过张扬他们眼中出现的厌恶,估计是厌恶曾经的自己的人生会更多一点,而不是厌恶这些没有办法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