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际大明实录 » 第六十四章 宋通判

第六十四章 宋通判

    只不过双方的谈论才刚刚开始。

    远处就传来震耳欲聋的响声。

    与此同时,甚至说是比这个声音还要快一点的时候。

    龚磬与詹姆士就抬起了头。

    “这是?”

    李秋白更是眯起了眼睛。

    一处遮天蔽日的黑影出现在了天空之中,这也让原本的只有一点微亮的夜晚,彻底没有了光亮。

    只不过这样的环境是影响不了那些身体素质提升到非人程度的体修高手的。

    就比如一旁的马怀玉见多识广,咋舌道。

    “牛皮啊,竟然是天元号啊!”

    这句话一出,哪怕是张扬黄赐这些人,也是抬起了头,露出了激动莫名的神色,甚至还有人拿起手来指指点点。

    其实也不怪他们如此大惊小怪。

    实在是天元号这名字太过有名了。

    不同于船只编号的简单,帝国对于船只的编码方式一般为甲乙卫/所,丙字,丁戊己号。比如说中所顺字十八号这样是非常常见的编号模式。

    帝国只有在主力舰船的型号上才动一动脑筋,思考着给他们一个名字。

    比如天元号。

    这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字,最早要追溯到帝国还在母星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出海,天元号则是当时出海的那位最高负责人的指挥船,属于安全远洋航行的福船。

    在当年那个没有机器的时代里,天元号指挥船载重量达到夸张的七千吨。

    也正是如此具有纪念意义,帝国军方将这个名字作为主力巡洋舰使用。

    是的。

    在李秋白庄园上空。

    竟然驾临了一台帝国主力巡洋舰。

    张扬等人也正痴迷的看着这艘天元号。不得不说,天元号完全没有愧对于它那被称为暴力美学怪兽的存在,从正面看,它的线条平滑,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甚至可以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品而不是一艘战争机器。

    与常见的帝国的歼星舰的尖刀外形不同,天元号巡洋舰缺少生硬的棱角。只不过与歼星舰相比,天元号无论是体型还是攻击力,都要大上几分。

    别的不说,就连张扬这等外号,都已经看到涡轮激光炮、离子炮、牵引波束投射器和偏导护盾发生器星罗棋布地分布在飞船的圆滑表面。

    那些看上去像有机物的水泡状舱体似乎随机分布于其表面,但事实上,帝国那些研究人员,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美学,以及组合学概念十分高效地把传感阵列、嵌入式炮台和护盾发生器安装在了这些突出物中。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天元号降落的声势,可以用颇为吓人来形容。天元号首尾舰长五公里,还没有等它降落,在它覆盖的范围内所有的树木全部被硬生生压断。

    而一直以来,被梦德花园都销售人员吹嘘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证明,那些原本生活在这里的野兽也受了惊吓,四下逃蹿。无数野兽争相逃蹿,场面极为壮观。

    而李秋白却与那些欣赏者不同,他看得大为心痛,要知道,这么多年来的精打细算,让他对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格外珍惜,别的不说,这些原生木料倘若拿到市场上卖绝对可卖一个好价钱,然而现在却被尽数毁去。

    与之同时被毁去的还有无数其他在庄园内的植物,要知道,庄园内的自有植物可都是李秋白自己花钱养护的。

    这样一来,也意味着他又要事后出一大笔钱来修复。

    不过还好。

    在天元号即将降落之时,它竟然硬生生的悬浮在空中接近数十米。

    待到天元号停下动作,一行人就气势极盛的下了战舰。或许是这行人对于自己实力的自行,原本按那些视频中在此时应该投放的机甲战队都没有出现,这一行人只是穿了防护衣便出来了,肉眼看去,这些人手中最厉害的武器恐怕也就配置热线枪之类。

    只不过等到为首之人出现在众人眼前。

    大家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如此淡定。

    “宋通判!”

    “学府星的宋通判!”

    下面众人都认出了面前这个经常在各路媒体中出现的人物。

    作为学府星官面上除了第一区外的三号人物。

    宋通判掌握诉讼,服役,巡捕,水利,防海,管星际交通等事。

    可以这么说。

    按照《明律》规定,在地方官员不得驱使军方人员的情况下。

    宋通判在事实上就是掌握着学府星最大的明面上的武装力量。

    地面警卫部。

    也正是如此。

    他的到来,根本也不需要什么遮掩和注意。

    在他的地面上,如果他还需要当心别人,那么说句实话,这大明帝国,估计也快要亡了。

    倒是地下的刘柄周终于有所明悟。

    这恐怕就是顾安之最后的底牌和依靠。

    支撑一个时辰后最后的救星。

    可惜.......

    只不过刘柄周还没有来得及想什么。

    这位宋通判就黑着脸走了过去。

    面前的顾盼兮,李秋白等人,在他眼中就如同空气一般。

    当他与随从看到面前一滩肉泥后。

    宋通判的脸色更是差了几分。

    他语气生硬的转过头问顾盼兮。

    “庆霭有没有同步过自己的意识?”(注:庆霭是顾安之的字,大明帝国的上流人还是以互相表字称呼)

    面对宋通判的问题。

    顾盼兮先是一抖。

    然后大哭道。

    “爷爷并没有来得及将自己意识备份。根据家里的光网专家所说,对方已经将花园内部的光网上传通道拦截,任何备份动作都是自取灭亡。”

    意识备份,其实也是帝国数百年来所谓永生科研的一种方式手段。

    随着基因技术,冷冻技术,克隆技术以及大脑上传技术等等的发展。

    事实层面的永生早在两百年前就已实现。

    随着一代代的技术优化,成本递减。

    寻常百姓家也在百年前能够享受这样的服务了。

    但是无论是细胞延缓技术,还是克隆躯体再利用技术,都会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突发性死亡的无法避免。

    意思就是,哪怕你拥有上亿家产,一旦被人突然拿着枪将大脑与里面的芯片打烂。

    那么你作为社会人这个属性就已经被剥夺了。

    哪怕有人从你的血肉中给你提取出有效dna物质,再度克隆出一个你。

    但是按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规定。

    这样的克隆人已经是完完全全另一个生物层面的你了。

    因此。

    在那些足够富裕的人眼里。

    现如今的永生依然不够保险。

    于是乎。

    关于意识备份这样的技术也应运而生。

    只不过随着意识备份技术的完善,人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人们备份了的意识后,那个意识重新出现在营养仓培养的人体内后,那个人究竟是不是还是原本的那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

    不论是帝国,还是星域里的其他国家,都是开展了数以十年计的大讨论。

    认为是同一个人的一派认为,这就如同光网文件的复制粘贴,你的一切思维电波记忆,都在备份的那一刻进行了复制,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们就是一个人。

    而反对派只有一个论点,那就是,一个人活着,会认同那个意识备份的人也是他吗?

    他会愿意与那个人一同分享自己的家产,一同的妻儿吗?

    也正是如此一个观点。

    让各大主流国家无论是在事实层面亦还是法律层面对于意识备份都采取防备心理。

    特别是一些高层人士。

    除非迫不得已。

    他们都不会选择意识备份这样的选择。

    原因也很简单。

    自己的记忆那些东西实在是太过隐私了。

    他们信不过帝国的一切做这个生意的机构。

    他们以己推人,如果像自己这一身份的人上传相关意识备份。那么将会有无数人观看,欣赏自己的一生。

    也正是如此。

    除了那些底层的,觉得自己的一生反正都在大集团的监控之下,没有一丝隐私可言的人会选择备份自己的意识。

    像顾安之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做出如此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