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红楼英雄传 » 第40章 刘姥姥回家

第40章 刘姥姥回家

    周瑞家的送刘姥姥和板儿出了贾府后门,让后门上的小厮给他们喊一辆车过来,刘姥姥急忙拦住道:“不用了,不用了,我们走着回去就成。”

    周瑞家的道:“你大早上就是走着来的,现在又走着回去,十多里路呢,省钱也不是这么个省法,这么大年纪,再把你累坏了......”

    说着硬给叫了一辆车过来,周瑞家的自己给出的车钱。

    刘姥姥感恩戴德,从银子包中捡小块的银子拿了一块出来,说道:“这次多谢周嫂子,这点银子不多,给嫂子您买些点心吃吧。”

    周瑞家的哪看得上这点银子,死活不肯收,打发刘姥姥和板儿上车去了。

    且说狗儿和他老婆刘氏、女儿青儿,眼巴巴的在家等刘姥姥回来,等到过了中午还没见人影,刘氏道:“起五更出去的,这早晚还没回来,敢是没找到贾府的门?或者连门都进不去......”说完,神色忧愁,眼中含泪。

    家里的米缸眼看就要见底,手里只有十几个铜板,如果母亲和板儿空手回来,一家人很快就要喝西北风了。

    谁知狗儿却高兴道:“回来的越晚就越有指望,这早晚还不回来,很可能贾府里留了饭。”

    刘氏听丈夫如此说,似乎有些道理,眼睛不由得就是一亮。

    青儿才六岁,含着手指,在一旁说道:“姥姥和板儿能吃上肉么?能吃上果子么?他们要是拿手绢给咱们包回来一些多好啊。”

    听了女儿的话,狗儿也忍不住有些心酸,对刘氏道:“那什么,咱们不用等姥姥和板儿吃饭,他们指定在贾府吃饭了,你煮饭吧,多放些米。”

    刘氏答应一声,走到灶下煮饭,虽然丈夫吩咐她多放米,但一看快要见底的米缸,只得把多舀出来的小半瓢米又给倒了回去。

    煮好稀饭,刘氏摆好炕桌,腌的萝卜缨切了一碗,青儿拿了碗筷,三口坐在炕头上正吃着,忽听得门口外有人吆喝牲口,同时传来刹车的声音,紧接着就听见板儿喊叫:“姐姐,我回来了......”

    听到这些声音,狗儿立刻直起了腰,伸脖子望向外面,希望从破了的窗纸缝隙中能看到外面的情况。

    刘氏和青儿赶紧下地,迎了出来。

    只听刘姥姥和赶车的人说话:“您受累喽,进家喝一碗水吧。”

    赶车人道:“您老慢点。不喝水了,要赶着回城。”

    刘姥姥道:“哪天走到我们村子,渴了饿了就到家里来。”

    赶车的答应一声,吆喝牲口离去。

    狗儿绷不住,终于下地,也迎了出来,见刘姥姥满脸喜色,又是坐车回来的,知道没白去,顿时就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挂起笑容。

    板儿乐颠颠的跑进院子来,从兜里掏出一块果子,一边跑一边嚷:“姐姐,果子、果子,我给你带回来的......”

    院子里泥土地不平整,板儿举着果子(糕点)跑,不留神一脚踩在坑里,扑通一声,摔了个大马趴,果子也滚到地上,板儿当即大哭起来。

    刘姥姥跟在后面骂道:“扎窝子的东西,在府里这么叫你作揖,就是不肯,一到家就欢。”

    刘氏上前将板儿抱起,青儿捡起果子来,虽然沾了土,但果子香甜的气味却直钻到她鼻子里,不由得就大大的咽了一口吐沫,拿着果子对后面她父亲说道:“爸,真的是果子,好香啊......”

    刘氏刚要开口问,却听刘姥姥说道:“进屋说,进屋说。”

    一家五口欢欢喜喜的进了屋,不待母亲上炕,刘氏就急忙问:“妈,你们哪来的钱坐车?见到王府姑奶奶了?说了什么不曾?”

    刘姥姥来到炕边,先上了炕,盘腿坐稳,才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手绢来,放在炕桌上,解开手绢,哗啦一声清响,竟是一堆崭新的铜板。

    刘氏满脸惊喜,上前来抚摸这些铜板道:“呀,这么多,怕不是有几百文吧,都是新钱,都买了米,够吃两个月的......”

    刘姥姥得意的笑道:“这是五百文整,雇车的钱却是周嫂子给出的。”

    狗儿见桌上那一小堆铜钱,脸上的笑容越发深了,刘姥姥果然没空手回来,这些钱可是救了大急了,说道:“您老辛苦!”

    就见刘姥姥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布包来,放在桌上。

    刘氏笑问:“这一包是果子么?”

    刘姥姥故弄玄虚,说道:“你打开瞧瞧不就知道了。”

    刘氏道:“看姥姥进了一回侯门公府,回来连北都找不着了......”一边说着,一边就去解红布包,触手硬邦邦的,笑道:“不是果子,还能是银子......”

    随着红布包被解开,银光乍现,刘氏的手就是一哆嗦,惊呼出声:“啊......”

    狗儿一步就跨到炕桌前,见那白花花的银子衬着下面的红布,更显得白得耀眼,惊问道:“哪来的银子?怕不有二十两?”

    刘姥姥撇撇嘴,说道:“哪来的?还能是偷的捡的?自然是王家姑奶奶给的。”

    刘氏也缓过神来,手哆嗦着拿起一块银子来,捧在手心,放到眼近前,看那样子,似乎是想把那银子一口给吞了。

    狗儿也拿起一块来,喃喃道:“上好的雪花银,这一两就能顶一两一钱用。”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刘氏对着银子不停地念佛,也不知道是在感谢银子还是在感谢姑奶奶。

    刘姥姥道:“这一路上,我都替你们打算好了。这些银子钱,这五百钱留着过年用,趁现在刚入冬,田地便宜,粮食种子也便宜,这二十两银子,先紧着买地,余下的银子买种子,这些都是眼下最着急的事情,千万不要等到开春,一开春什么都涨钱......”

    刘氏朝着刘姥姥念佛道:“阿弥陀佛,我的亲妈呀,您说得太对了......”

    二狗笑道:“五百钱过年,是不是少了点?孩子们的新棉衣总要做的吧?”

    刘姥姥道:“女婿呀,不要嗔着我总说你,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你到底是没有吃过真的苦,我年轻的时候,可是连树皮都吃过的,真饿极了,连土都吃。现在咱们好不容易有了这些银子钱,应该越发紧着过日子,多买地,先紧半年,等地里粮食下来,咱们的好日子也就来了,到时候成屯的粮食,吃不了就兑换成钱,锅里煮的是粮食籽,灶里烧的是粮食杆,从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会饿死。你如果因为银子钱来的容易,大手大脚的把它都花尽,等米缸见了底,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刘氏听了这话,在一旁连连说道:“很是很是。”又对她丈夫说:“咱们就听姥姥的吧。”

    如果依着狗儿的意思,先称二斤肥肥的猪肉,让孩子大人都解解馋,但此时听了刘姥姥和刘氏的话,这些银子又是刘姥姥拿回来的,他买猪肉的话就说不出口,况且刘姥姥说的也确实在理,就应承道:“我吃了稀饭就出去打听买地的事。”

    刘姥姥点了点头,说道:“我还有一说。”

    狗儿和刘氏都说:“您老人家请说。”

    刘姥姥道:“我这次去了贾府,虽然没看见大姑奶奶,却是看见了小姑奶奶,真是画里的嫦娥下凡,那金贵的模样,我都说不上来。听我说没吃饭,赶紧就给我叫了一桌席。末了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还给我一串钱坐车用。我就说,怪不得人家能享那么大的福气,这是人家修来的。咱们虽然穷,但却不能忘恩,这也是修咱们的福报。我想着,等明年开春,把咱们田地里最新鲜的瓜果菜蔬摘一口袋,仍是我和板儿给送去。人家并不稀罕咱们的果菜,主要是咱们的一份穷心。知道感恩,知道报恩,就是修的咱们的福报。”

    一番话说得狗儿和刘氏连连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