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刘海柱的修车铺 » 第48章 镇里大采购

第48章 镇里大采购

    农村人每天干活就那点工分,任谁冷不丁看到那么多钱都眼晕。

    刘海英也瞅了一眼,不过她内心更多的是震惊。

    惊的是不知道什么起柱子竟然有这么大本事了,有了钱就有了希望,可以给娟子治病,如果尽早手术的话那条腿应该可以保下来。

    两人收拾了半天才收拾完,刘海柱到外屋地把簸箕拿来,装了满满一下子。

    到屋外倒东西的时候他还四外扫了两眼,村人都离开了,孙溜子也走了。

    刚才揍他的时候听说什么要债的上门,难不成他借钱去赌了?

    这种人,活该挨揍!

    回到屋内刘海柱看了一眼炕席,炕梢那已经破破糟糟的了。

    那时候的炕席都是用竹皮子编的,一但起刺了很容易扎手扎脚,何况现在缝隙里还有那么多的碎玻璃渣子,根本清理不出来。

    “这炕席不要了,我去镇里买个新的,再割几块玻璃回来。”

    刘海柱卷起炕席,看到下面还压着几块钱,已经被炕烟熏的半黑了。

    刘海英看到之后连忙拿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放这的,都给忘了。”

    刘海柱也没细问,把炕席卷成一卷子抱到外面。

    反正也是破的,扔了都不可惜。

    捡起一根比较直溜的小木棍,刘海柱在窗户框子上比了几下,然后分别做好了刻度。

    去邻居家借了自行车,骑上就去镇里了。

    本来他可以从自己的系统商店里购买,不过屯子里和四九城不一样,哪都没去就把东西变出来有点太莫名其妙了,走一躺就走一趟,反正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到了镇里,依旧还是那个老样子。

    玻璃还好说,拿出小木棍割了几块,他想买的地板革镇里根本就没有。

    他不想用那种竹皮子炕席了,直接躺炕席上动不动就夹头发,容易坏不说而且炕上的土灰也很容跑到被褥里面。

    地板革光光溜溜的扑在炕上多好,咋轱辘都不会扎手,也不夹头发。

    到了没人的地方,刘海柱打开了系统商店,从商店里买了两块地板革。

    一块给姐家的炕上扑,另一块给他爸。

    如果二东子够快晚上就能把他爸找回来,今晚就好好吃一顿。

    青菜自己家的园子里就有,刘海柱买了鱼、猪肉、干粉、大米白面,还特意给娟子买了一只烧鸡。

    这些还不行,娟子那么瘦一部分是因为病痛折磨,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营养根本不上。

    刘海柱又买了些奶糖、水果罐头、肉罐头、巧克力还有一些孩子们爱吃的小零食饮料什么的,甚至还给娟子买了身新衣服。

    其实娟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能遗传了老刘家的基因,比同龄孩子高了不少。

    到了村口,刘海柱下来推着走。

    因为车上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后座一袋白面一袋大米,车胎都快给压瘪了。

    村路本来就不好走,在颠得几下东西全都的掉下去不可。

    村人看到刘海柱买那么多东西,纷纷过来帮忙。

    其中两个爷们分别扛起大米和白面就往刘海英家里走,还有两个人帮着抬地板革,一个大娘帮忙拎着兜子。

    “柱子,你这是挣了多少钱啊?这么可劲儿买?”

    “不太多,不过比种地强点。”

    身边一个小伙子羡慕的说到:“我们要是也有刘哥那闯荡劲儿就好了,听说外面现在做买卖的都挺挣钱的,咱们天天在地里刨食儿也刨不出个啥名堂。”

    “你以为人人都挣钱呢?再说做买卖得需要大本钱,对吧柱子?”

    刘海柱心情好了一些,点着头应着。

    村人们都有点好奇他的大斗笠,不过也没有什么人多嘴去问。

    给刘海柱送到院里,刘海英早都出来了,娟子也一瘸一瘸的跟在后面。

    “柱子,你咋卖这老些东西啊?”

    那一袋大米一袋白面已经送到屋子里了,刘海柱给两爷们发了根烟。

    “吃吧,吃没了再买!”

    吃没了再买,多豪气的一句话。

    那个时候别说是农村人,就是城里也没有多少敢这么夸口的。

    刘海英打开了兜子,一看里面的东西都傻眼了。

    “罐头???”

    “我还给娟子买了一只烧鸡,可香了。娟子,那烧鸡整只都是你的,你捧着吃。”

    黄桃罐头,在屯子人眼里是顶级奢侈品。

    那个时候逢年过节或者给老人过寿,有钱的人家才会买上两瓶黄桃罐头送礼。

    里面那黄橙橙的大桃瓣,还有又稠又甜的罐头汤,都是所有孩子们心中梦寐以求的。

    有的孩子或者大人病了,家里条件好的就买上一瓶罐头,吃了病就好,很神奇。

    其实罐头治病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只不过是吃了罐头后内心会有一种非常好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人内心愉悦,自然病情也好的会很快。

    甚至就连罐头瓶子都是好东西,那些人把罐头瓶子刷干净,当做水杯来用。

    屯子里不像城里人,可以有闲钱买那种专门喝水泡茶的杯子,能有个罐头瓶当水杯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肉罐头,根本别想。

    平时连生猪肉都买不起,哪来的钱买肉罐头?!

    更别说什么奶糖、巧克力小零食饮料什么的。

    娟子看了欣喜若狂,甚至连腿疼都给忘了,拎着兜子就往屋里走。

    “别着急,我买了两块地板革,你和孩子把炕先铺上,我钉窗户。”

    “地板革?你在哪买的啊?”

    刘海柱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怎么解释这件事呢。

    那时候村里穷,全村能有一两台电视就不错了,刘海英应该是从电视里知道有地板革这种东西的。

    笔者小时候家里曾经有一台电视,有一天放白眉大侠的最后一集,不少村里人都来看了,当时就记得屋里站了一帮人。

    那时候屯子里真的很穷,冬天根本烧不起煤,都烧苞米瓤子,毛嗑杆子。

    有烧木头的都是自己去树地里面捡的木头叉,因为那些树都是公家的财产,个人不能砍的。

    有些人觉得东北有钱应该是解放前,那时候东北城市经济因为特殊原因才会发展起来,农村屯子里根本没那么富有。

    言归正传,刘海英也去过镇里,知道镇里根本没有卖地板革的。

    柱子是从哪买的?!

    刘海柱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蹩脚的谎话。

    “啊……二东子从县里稍的,看咱家那张炕席不行了。”

    “你兄弟人真好。”

    “嗯,过命的兄弟。”

    刘海柱很少撒谎,说句谎话满脑门子汗,擦了擦之后就找了锤子准备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