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网络文学十六讲 » 第1节:网络文学世界里的“特立独行者”

第1节:网络文学世界里的“特立独行者”

    在竞争态势愈发显出“火月味儿”的网络文学IP世界里,同样身为参加全行业首届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的28家核心网络文学网站之一,半壁江中文网显得非常淡然,这种淡然,让行外人看来有点儿过于甘于平淡。

    但半壁江中文网创始人、顶着mo言全版权签约公司BJ精典博维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职位的董江波(本文受cai访于2015年1月初,发表于《出版商务周报》,经:原业伟整理,全文经董江波本人当时二次校对)不这么认为,“网络文学快15年了,大浪淘沙,剩下来的,不是王者,就是具备某一项或几项核心竞争力的王牌之站。半壁江中文网当然是王牌之站,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我们努力经营好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别人来抢,那是抢不走的。”

    在董江波看来,这个核心价值,就相当于一个人知识、人脉、经验等的储备,就算你把这个人所有外在的条件全部拿走,但他使用他的知识、人脉、经验和熟练已久的运营模式,东山再起,那也只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何况,面对这样子的王牌劲站,他的外在条件,那有那么容易被抢走,就算抢,那也是“杀仇1000,自毁800。”

    一、纯文学起家,念头单纯到仅是好文章放的时间久点儿

    半壁江中文网成立于2008年6月,那是董江波大学毕业后的一周年,也是他在杂志行业首刊《读者》杂志论坛当论坛管理的第二个年头。而且,成立时的半壁江中文网,并不叫半壁江中文网,而叫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2008年之前,文字行业内略有些名气的短篇文章作家作者,更有大批的文学爱好者,都活跃在《读者》杂志的杂志论坛-读者论坛里。08年春节后,一个在文学行业非常著名的女作家突然在论坛作家群里提意见,“发到论坛里的文章,很快就沉底了。读者网站能不能设一个版块,每天精选10篇文章,展示到网站首页。给作家作者们的文章更多的展示时间。”

    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具备,《读者》杂志本身又是一本非常传统的杂志刊物。读者网短期内无法提供这样的版块。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两个月后,确认杂志社短期内无法实现这个要求。董江波给当时身在兰州,专做程序员的两个朋友大粽子、宗龙通了话,知道单独建一个小原创文学网站,支出并不大。于是,连带域名和网站空间在内,董江波花了500块钱一年,再加请当时在京合着租房子的技术员舍友,在一个原有网站的基础上,更改模板模块后,两周的时间后,2008年6月1日,半壁江原创文学网上线了。

    那天是六一节。

    上线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拥有散文、随笔、故事、短篇小说、诗歌、古诗词、作文7个栏目,仅仅3天后,在作家们的要求下,又增加了十四行诗这一个栏目。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出名了,当时活跃在《读者》及环《读者》杂志的网站的所有作家作者,除了读者网及论坛本身,也跑到了半壁江原创文学网。他们,成为了半壁江原创文学网的第一批用户和宣传者们。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的成立之初,用今天的话说,那是相当的高大上和风花雪月啊。

    二、被网络技术试手破坏是二次问题,2010年元旦是一个新征程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出名了,但却也给自己惹来麻烦。网站程序,本身就是借用别人的(当然是获得了版权授权的),只是改了一下模版。这成为那些刚刚开始学网络技术的新手菜鸟们演练网站技术的场地。这对于一个只有每天全职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添加20来篇文章的编辑,也就是董江波本人,那真是一练一个准。网站经常出问题,也让来访问看文章的作家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们大为光火。每当网站一断线,董江波这里,总会接到几十上百个问责他的电话和留言,他苦于应答解释的时候,还得到处找人、求技术朋友们帮忙修复。

    想想那时候的茫茫长夜,苦比的他在与这些新人技术的斗争,就是满腔愤怒和苦水。这些小新人技术们,甚至都不能称之为hei客,称之为hei客是侮辱了hei客这两个字的初学者技术菜鸟们。

    2010年元旦,当时还是月光族的董江波,省吃俭用大半年,终于存了一万一千块钱,一方面买了更好的网站空间,一方面花钱请了一个技术朋友,帮他设计和搭建第二版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就在这选空间的过程中,凭相信两字,而不是合同约束的他,被一个朋友弄走了5000块钱,让本就很少的预算一下变成了6000元。幸好,大粽子和宗龙这时候帮了一把,充当了几个月免费的程序员支持,否则,第二版的半壁江中文网,最坏就上线不了了,最好也得推后三五个月了。

    第二版半壁江中文网新增栏目更方便,投稿、互动功能更强大,在作家群的建议下,董江波果断作了几个决定:

    1、在文学频道基础上,建立评论(也就是后来的资讯)频道,让杂文、影评、时评、书评等文章有了归属,让网站内容更丰富。

    2、建立作家频道,将达到一定影响程度的作家的文章,汇聚到这个频道来,形成核心阅读力。

    3、开设半壁江原创文学网自己的论坛,把互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董江波,也于2009年中因全职工作原因,离开了《读者》杂志论坛。2010年元旦开始,读者论坛逐渐也不再成为杂志社重心。

    改版后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迎来了会员入驻和读者井鹏的时代。可以说,2009年全年的空间和带宽花费,仅够2010年一个月的花费。

    三、商业化元年开启,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更名

    董总非常喜欢在一年的元旦做决定。经过跟网站近百位作家作者的商量,2011年1月1日起,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正式改名叫半壁江中文网,在原先资讯、文学(短篇)、作家(名家短篇)、论坛的基础上,新设生活(包括时尚、职场、旅游和生活四个二级频道)、笑话、读书(出版图书)、小说(网络文学原创长篇小说)四个大频道,形成共计8大频道的规模。

    为了让网站顺利而毫无缺钱争议纷争地发展下去,半壁江中文网从成立到最终被全zi收gou,所有花费都由董江波出。2011年开始,除去每月例行的空间和带宽花费、每年例行的域名费用,半壁江中文网因为发展需要,增设了兼职技术1名、半专职编辑3名,每月所需花费也井鹏式增长。

    这直接让董江波在BJ或者山西老家买房的愿望落空了。他和老婆每个月的所得,除掉吃穿住行外,就全部投到了网站当中。按董总的话是说:“当时穷到一年内,几乎没买过任何水果吃,只是过年的时候,象征性的吃一些。买新衣服,更是奢侈。”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半壁江被文学出版行业大公司问询的高峰期,很多有志进军网络文学的出版集团和IP下游厂商纷纷找到半壁江中文网,要求谈收gou。

    半壁江中文网的核心价值,就是四年多来积累下的4000多位超高质量的作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这个网站,就像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看着、参与着,一天天长大的。这些作家作者,始终对它不离不弃,坚守着。

    但董江波一一拒绝了,他觉得时机未到。他想让这个孩子更壮大一些,更耐受风雨一些时,再把它推向“可怕”的zi本市场。

    但在这时,他果断地决定,保留维持原先资讯、文学、作家、论坛、生活、笑话六个短篇频道的基础上,将精力向读书、小说(网络文学)倾斜。

    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要求这4000多位作家,将半壁江中文网的名称和域名,放到了自己的自媒体上,并号召更多网站读者来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在执著的董江波那里,坚持了好几年。第二件是借着跟《读者》杂志社的良好合作,以杂志奖励文学行业数量庞大的学校文学社们,据董总透露的数字,目前至少做到了超过500家文学社的合作,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申度合作的不下50家。半壁江中文网牢牢的占领了文学社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为他们提供活动奖品书,为他们提供活动平台支持。

    截止2014年12月,董江波和他的半壁江中文网,每月送出最新出版的图书和杂志超过200本,总计送出,超过9600多本。董总表示,每月这200多本图书和文学杂志,还要送出。他想让更多的人,耐下心来,读读书,看看好文章。一个月影响200多个人,这是大好事。这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文学,是一件长远而效用无量的大事。

    第三件事,也是最费董总心思的事情,2011年元旦开始,他几乎跑遍了各地各城书会,尤其是北jing书会,面见到了全guo各地的出版社、出版集团和出版公司,介绍半壁江中文网的优势,请求他们把最新出版图书的书讯和部分连载,授权给半壁江中文网。坚持到2013年春节后,半壁江中文网几乎跟gou内所有出版社和公司建立了联系,并成长为所有出版社和公司新书宣发最重要的一线文学门户站。半壁江读书网(原半壁江读书频道)也成为出版圈人尽皆知的最重要网站之一。

    董江波的愿望彻底实现了,他不仅打造了一家能让作家们的好文章首页展示时间更久点儿的网站,并且,如今,半壁江中文网上随便一个栏目的天点击量,也远远超过网站2008年时整站一天的全部点击量。

    半壁江中文网又一次出名了,而且在董总拒绝被收gou的两年内,半壁江中文网成为网络文学行业内一二线网络文学垂直网站中,唯一没被收gou的具备巨大品牌价值的网站。

    四、被北jing精典博维出手拿下,还是因为“纯文学”

    说董江波和他的半壁江中文网是网络文学世界的“特立独行者”一点儿没有错。2013年7月中旬,董江波与北jing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协yi,后者全zi收gou了半壁江中文网。关于成交数目,董总笑而不给精准的数字,但他表示,“肯定是2013年一件比较受著名的收gou事情。如果你不知道,说明你还真不是网络文学圈的核心人士。”

    北jing精典博维是著名作家mo言、mai家、阿lai、阎lian科、江nam等的版权方,旗下有大批一线传统作家资源。这些,就是董江波眼中的“纯文学”。

    担任北jing精典博维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一年多来,董江波和他的团队,已经梳理签入了超过300部传统图书电子版权,接近200余部网络原创小说;并且开发接入了包括移d、联t、电x三大阅读基地在内的所有主流13家分xiao方。半壁江中文网的短篇天均来稿也早已过千,可以说,“特立独行者”董江波和他的半壁江中文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董江波说,“我不是一个竞争者,我是一个合作者,可以跟网络文学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环合作。我的目标很小,就是做一个比较强势的内容提供商,把自己好的内容,提供给电子版权分xiao方、提供给影视剧公司、游戏公司、有声公司、出版公司等等,甚至把自己无法兼顾的精品内容,分给同样的内容提供商做。”

    他想要的是,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整个产业链的共赢。而未来,那个坐在桌子旁吃蛋糕的人里,有他就行了。他不想去也没必要去当切蛋糕的人。

    我想,他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董总在采访结束时说,“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喜欢读书。不管是捧着书读,还是拿着手机读。至少,那是一个喜欢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