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网络文学十六讲 » 第一节:网络文学逐渐主流化今天,引导扶持成为重中之重

第一节:网络文学逐渐主流化今天,引导扶持成为重中之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19年,网络文学进入第21个年头。自从1998年,一本叫《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网络小说,连载在一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BBS论T文学版块上,网络文学经历了文学L坛时代(1998年到2002年)、文学网站时代(2003年到2009年)、移动阅读平台时代(2010年到2015年)和文学IP多维度版权衍生孵化时代(2016年至今)。

    20年的发展,让网络文学已全面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听书、纸质出版、动漫漫画、游戏、影视剧、H外出版等全版权衍生维度立体开花,进入数以十亿计的读者观众听众身边,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主流化文学现象。

    而今,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网络文学评论工作的全面开展,各级作X体系网络文学中心、网络Z协、网络文W的成立运营,网络文学公司业务的立体成型、甚至网络文学作家C议Z在各地方省市,……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可喜事情的发生,用事实在表明,网络文学,已逐渐成为当前文学的主流化现象,已足以引起文学评论界的特别关注。

    一、网络文学不止是网络文学,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学概念

    当前,按照文学常识,或者分类的便利,当前文学在大概念,或者说大领域上,被分成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个大类别,这是称谓上的约定俗成,或者说叫着方便。但实质上,是不存在什么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分的。文学,实质上就是创作质量的好与坏,写的好、有价值有意义,写的不好、自娱自乐。

    而我认为,网络文学,却更能代表一个综合性的文学概念。怎么讲呢?

    网络文学,自1998年出现,到现在走过整整20年的道路,网络文学本身,一直是两个大方向,一种是50万字以内的精品文,比如,首开网文风潮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以及蜘蛛的《十宗罪》系列,欧阳乾的《江湖凶猛》,月关的《秦墟》,夏龙河的《被诅咒的要塞》等等。

    这样的网络小说精品出版文,能够举出几十万本,是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文学白金大神唐家三少,也写了三部精品网络文学系列《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拥抱谎言拥抱你》和《守护时光守护你》。

    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作品”(注:在网络文学领域来讲,50万字以下的书,都只能算短篇,50万字及以上的,才算长篇),在遣词造句、文学性、艺术性,以及小说本身的起承转合GC结尾、人物X格塑造、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白描,及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探索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果说,未来网络文学,真能够在文学G原上,生长出G峰,我想,这些G峰,应该在这些网络文学精品文当中。

    第二个大方向,就是大长文,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总字数在50万字及以上的网络小说作品,但在网络作家本身来讲,起码百万字起。这一类别的作品,不胜枚举,目前在正常情节完本,或者相对情节完本的总计2000万部网络小说当中,占据绝对的数量。

    如果说,网络文学精品文,完结的作品有几十万部,那么,大长文,就是其余的一千九百多万部。这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比如:唐家三少、血红、我吃西红柿、辰东、猫腻、龙人等等。

    因此,综合来讲,网络文学是一个精品文加大长文(或者说超长文)结合的综合性的文学概念。

    二、网络文学已渐成文学主流,要引导和扶持并重

    虽然文学界和评论界,因人因群而宜,都有着不同的判断,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文学(其实是类型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壮大),已经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现象。它已经在阅读、影视、有声、动漫漫画、游戏,甚至当前文学H外内容输出市场,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上游内容源。

    我们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看来排行,最靠前最受欢迎的前十几部,一大半都是网络文学转化来的,网络文学,已经实质上成为当前内容衍化转化改编一枝秀美式的存在。

    传统文学不是没有市场,有,但它实质上,一直在固守原先的市场,而对新的市场和新的年轻读者,缺乏发展和考量的具体实质措施,这也导致传统文学市场,近些年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至少是不再占据绝对主流地位。

    但网络文学作者,我更愿意称之为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作家,这一代年轻作家,必将也必须从上一代作家手中(绝大多数是传统作家)接过当前文学的接力棒,薪火相传下去。

    可是,不争议的情况是,网络文学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和努力,跟相应给予的引导和扶持,并没有相匹配起来,或者说,只是部分匹配。这显然对当前文学的承上启下,是不利的。

    传统作家领域,各级文X、Z协每年要扶持,每年要评奖,小的Z协好几十位,大的Z协上百位。但目前只有寥寥几个省份,开始尝试进行针对网络作家的扶持和奖励了,而且,也没有直接与传统作家一同等视,而是另起一套,进行尝试。这种另起一套,不太利于作家群体的新老交替,互帮互扶。

    可能,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作家有Q啊,还需要什么奖励、扶持、引导,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有Q的网络作家,那说的是网络作家的前五十位,这些网络作家,确实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但不要忘记,网络作家拥有着巨大的数量,保守估计,至少有近七十万位签约网络作家,非签约的网络作家群体,更是高达千万级以上。这“丰厚”的50位之后的网络作家,可谓是天壤之别。大部分的网络作家,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写50万字一部小说,就只能拿到500-2000块钱,如果签不了约,那实际所得,就是零。说实话,就算是签约成功,这个数字都是非常少,非常尴尬的。他们的写作生活还是很凄惨的,而且是以量换质,超时超负额的写作生活,网络作家健康状况很成问题。

    这些年来,大家也能看到,我们很少听说,哪个传统名作家因写作积劳成疾、重病去世的,但网络作家,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这样的噩耗,只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网络作家,毫无名声,不为人知罢了。

    因为,这些网络作家的创作生涯惨淡,所得很少。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难以进入正常的文学推荐体系。不管是网络作家,还是传统作家,从开始到入门,再到被认可,都有一条漫长的创作路要走;而这对网络作家来讲,更是不容易。

    我们也能看到,各级Z协也在努力培养新一代年轻作家,可显然效果不是太显著,用不太形象的比喻,可以说,年轻传统作家,就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年轻网络作家,却是沙漠里的小草。

    网络文学现在百HQ开,以60后70后为先导,80后90后为主力,00后为新生代,一茬一茬成长起来了;可温室里的小花们,真正成长为茁壮花朵的,却较为鲜见。

    为新生一代年轻作家,不管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设立单独评J,这也是文学界的惯例。欧M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以及文学较活跃的其他非发达国家,都普遍设有新人文艺J,新人作家层出不穷,年年代有新人推出。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有,在这个年轻作家还没有人认识,没出名的时候,我们把他推出来了,这是成功。如果人本身已经出名,再给他,这种锦上添花,当然没有前一种意义大。

    前一种,就是扶持和引导,而后一种,却是表彰。在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上,扶持和引导,远比总结性的表彰意义更重大。

    我对现在很多名家名人推荐X学生和Z学生阅读的图书小说,有着补充性,甚至不一样的看法。名家名人推荐的那些书,存在太多,X学生和Z学生不仅不愿意看,而且看不懂的书。那些书,甚至很多,我们都不愿意看、有一定的阅读困难。

    设身处地的想想,阅读本是兴趣培养、业余爱好的事情,不适合阅读读者本身,就成了乱推荐。网络文学新一代年轻作家的书单,很少被名家名人推荐过,网络文学存在大量的精品出版文,这个数量,过去20年来,是数以几十万计的,它是适合兴趣阅读的,而且,在阅读市场,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市场,它是绝对的主流。

    但我遗憾的发现,对这一阅读市场,我们缺乏引导和扶持,从另一方面来讲讲,这也导致了其自顾自生长。

    不管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写作,绝对不是随心所念的事情,引导、扶持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事情,有一段时间,网络文学当中XH文盛行,正是这种YM生长长出的恶果。

    主G部M、评论专家、名家学者的引导、扶持和评论非常重要,这是要告诉行业,下一步的方向、下一步的重点。Z管部M扶持什么,什么就丰富,如果没有扶持就难免会唯市场论,市场要什么写什么。而一唯地市场化,往往会导致庸俗化;过分S业的行为,甚至会让这种庸俗化触及到了文学底线。

    可以说,一大半的网络小说,甚至是传统作家的小说作品,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S业化影响,导致一度泥沙俱下、一开始就是纯市场化商业化的东西,严重缺乏引导。文学创作,是社会化的行为,社会化的行为其根本重要在于产出社会化的效益,而经济效益,却是附带性质的。

    对于社会化效益的文学作品,只有有了扶持、支持、引导、监D,它的社会效益才会大而广知起来。

    如果没有扶持和支持,网络作家的主要运营方——企业,为了生存和赢利,过于赢合市场,就可能导致出问题。文学是市场化和公益性兼具的事业,如果没有对它扶持和引导,它就会往极端化的地方走,就会迷失了文学的本性。

    三、阅读,是一个兴趣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容许跳过

    怎么样才能让网络文学不要极端市场化,让网络文学不要YM生长。各级各位,在多次会Y上,明确肯定了当前文学创作几十年来的巨大成就,尤其是网络文艺的可喜发展。

    但各级各位也明确指出,文学领域,有G原,缺G峰,缺少具备特别巨大影响力的作品。这确实是有原因的。

    我仅仅谈谈网络文学领域,这20年来,我们确实没有专注认真地去做作家梯队建设。我们没有做好一种机制,让源源不断的文学爱好者通过鼓励和扶持,让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成为新人作家,我们看不到这个梯队,这个事应该由企业主导,各级Z管部M扶持参与,但目前,却尚未看到明确的行企合作的经典案例。

    梯队建设怎么做,除了扶持和引导,还有各级Z协体系的培训、学习、表Z,一定要让网络作家充分地参与进来。我认为,现在的参与变成了事后奖励,几千或几万块钱的扶持鼓励,对于新人级的网络作家来讲就是甘霖雨L,但对于出名已久的网络作家来讲,这个奖励只是一种荣誉性质。

    目前,扶持出名网络作家的多,奖励新人网络作家的很难看到,十不占一二。

    在目前仍然是考试分数为核心的情形下,出来一个作家很不容易。G考目前是最公P,但也是最残酷的一场大考。我们8090后,都是亲历者,上学之后根本没有时间课外阅读了,我身为1985年出生的人,那会儿寒暑假还得补课,现在不补课了,课外班可又跟上了。

    所以,现在的小孩儿,有点时间看书,而且看书是兴趣,那是相当不容易啊。阅读,不是非要读世界名著,我国名著,读这些最深最难的书。阅读,是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上来,就读大部头。一开始阅读,就读大部头,一百个有看书兴趣的孩子,倒有九十九个,最后失去了阅读这项爱好。

    阅读,应该从绘本开始,从《T话大王》这样的启蒙读物开始,然后由一个领域精读(比如我就喜欢读通俗的科幻小说,也是从科幻小说,开始喜欢上阅读的。最终,父母不用担心,最后捧在一个爱书之人手中的,必然是世界经典名著,我国经典名著。

    阅读,是一个兴趣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容许跳过,跳过的后果就是,失去了阅读这一个习惯和爱好。

    而且,我认为,读童话,读科幻小说,甚至读通俗故事,这没什么不好的,阅读就是兴趣和喜欢。只要是好故事,让人受益深思,具备正能量的,就值得阅读。以往,我们的扶持和奖励过程中,对于好的类型的小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

    四、网络文学本身也在进步,从业者已经有意识在做梯队建设

    但2016年之后,全部转型发展,都在往精品阅读平台走,而且网络文学行业本身,这种转型,也越来越明显。说到底,现在网络作家Q约,比传统作家还要严格,你要写一本网络小说可以,但先要准备一个身F卡。

    传统作家,基本上不需要这个。但网络文学需要准备了,作者简介,三百字的内容简介,人物小传,主要的几个人物写一下大略,再加上2000字大纲,分卷细纲;这样几年持续坚持下来,网络文学本身,质量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光准备这个身F卡,没有几天时间,网络作家,写不出来。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提升的过程,很残酷,但进步的效果显著。

    这是网络文学本身需要的进步,是从业者有意识的在精品化题材,在做梯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在大踏步的进步,我们非常渴望看到的,网络文学自主进步,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重视社会效益的可喜现象,出现了。

    我们也希望,对于有成就的新一代年轻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纳入各S作家的P级评Z称体系,让网络作家,享受跟传统作家一样的荣耀。具体来讲,实际的实质性的措施,目前仅有不到五个S份,开始实际执行,或尝试进行,绝大多数S份,都在观望,并没有具体制度。

    新人型的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也就是说,目前20岁、30岁、40岁,这些作家们,才是当前文学的未来和希望。

    未来就是二十岁、三十岁和四十岁人的未来,还在努力奋斗而没有成名的这些作家们,我们需要给他们梦想。

    我想,这些梦想,就是网络文学逐渐主流化的今天,引导和扶持的重中之重。